<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个好天气,午后气温升至17度,有点微风。老赵说去友谊宾馆转转,于是我们马上出发。</p> <p class="ql-block">初冬阳光斜斜地洒在街道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树叶早已变成金黄,随风轻轻打着旋儿,落在地面,</span>像是给大地铺了一层“黄金甲”。</p> <p class="ql-block">北京友谊宾馆建于1954年,伴随共和国共同成长,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宾馆是由一组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群所组成的园林式酒店。</p> <p class="ql-block">宾馆占地面积2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余平方米,绿地面积多达6万余平方米。建筑古朴典雅,环境优美、景色怡人。</p> <p class="ql-block">中式建筑静静伫立在秋色里,红柱绿檐,在晴空下格外明丽,门前的石阶两侧蹲着石狮子,沉默地守着岁月,增添了一份庄重与高贵的美。</p> <p class="ql-block">宽阔的石阶前,草坪上零星散落着落叶,我顺手捡起了两片奇特的大树叶子;搜肠刮肚的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它好像叫“黄马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次居然没记错🤓</span></p><p class="ql-block">📎鹅掌楸(马褂木)</p><p class="ql-block">因叶子像古代黄马褂而得名。</p><p class="ql-block">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属木兰科鹅掌楸属。北美近缘种则称“鹅掌楸”。秋季叶色金黄,观赏价值高。</p> <p class="ql-block">苏园在宾馆的东北角,另三个角的雅园、颐园和乡园我们没顾上去😅</p> <p class="ql-block">北京科学会堂</p><p class="ql-block">1963年9月,中国科协建立世科联北京中心,为筹备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会做准备。为保障会议顺利召开,1964年在北京友谊宾馆北侧修建了科学会堂,会堂内安装了多套同步翻译设备。</p> <p class="ql-block">“北京科学会堂”六个字,由邓小平一九八四年三月题写。</p><p class="ql-block">那是改革开放的春天,那是改革的进程迈入了深化阶段。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勾勒出一幅蓬勃向上的时代画卷。</p> <p class="ql-block">↩️回顾1984年国庆阅兵式,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担任阅兵首长,秦基伟任总指挥。</p> <p class="ql-block">之后,群众方阵中来自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同学们离天安门城楼越来越近,突然间拉出“小平您好”四个字的横幅的动人场景,依然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的摄影记者王东,是一名从业30多年的老摄影记者。他参加过抗美援越和唐山大地震的报道,也曾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拍照。</p><p class="ql-block">出于老记者的新闻敏感,王东来不及细想,“咔嚓、咔嚓”摁了两下快门,历史就在这1/125秒中定格。第二天,王东拍摄的这张名为《小平您好》的照片登上了《人民日报》。1985年,王东拍摄的照片《小平您好》荣获“全国新闻摄影最佳奖”和“全国好新闻特等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雅园、颐园、乡园没去,待有空闲的好时间,我们还会再来。</p><p class="ql-block">初冬的一抹阳光,照亮了美好的一天。大自然以四季为笔,在岁月的画卷中书写着生生不息的传奇;我们在人生的长卷中,需<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坚韧为墨,</span>读懂自然节律里的智慧;所有的等待都有意义,所有的坚持终有回响。努力加油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来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