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规则的河流中,寻找不沉没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重温电视剧《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距离《岁月》首播已十五载。再度重温,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这部交织着理想与妥协、坚守与无奈的生命交响曲,轻轻掀开现实的面纱,让我们窥见其中涌动的暗流。对我这个曾置身体制内的人而言,它的启示虽迟却仍震撼心灵——只是不免感叹,这份领悟来得太晚。</p><p class="ql-block"> 《岁月》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世情长卷,细腻描摹了梁致远在体制内的挣扎与蜕变。剧中通过他与许小曼、秦梅的情感纠葛,为我们开启了多重审视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理想与现实交错的复杂图景。这两位女性犹如映照梁致远命运的双面镜,折射出他在人生不同阶段的选择与转变,让“成长”这个命题显得愈发饱满而真切。</p><p class="ql-block"> 许小曼,是梁致远青春岁月里的一个预言。她洞明世事,深谙现实逻辑,那份“务实”并非圆滑世故,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清醒。她曾试图引领梁致远走向一条更为平顺的道路。那句“人不是靠本事活着,是靠关系活着”,在年轻气盛、未经世事的梁致远听来,既刺耳又俗不可耐。于是,他毅然转身,选择了与他身处“同一世界”的秦梅。</p><p class="ql-block"> 离开许小曼,意味着他拒绝了那条看似轻松的捷径,也预示着他将因不懂规则而在前路上跌跌撞撞。多年后,当梁致远也开始学着运用规则处事时,他其实正在一步步走近那个曾经不屑一顾的、属于许小曼的世界。这种命运的呼应,让他的转变既显得必然,又平添了几分悲情。</p><p class="ql-block"> 他终究活成了自己曾经抗拒的模样。而那个最早看清一切的许小曼,则成了他青春记忆中一道美丽而怅惘的剪影。</p><p class="ql-block"> 秦梅,则是梁致远理想丰满而现实骨感的最佳写照。如果说许小曼是他精神世界的知音,那么秦梅就是他现实生活的伴侣。初遇时,她的温柔质朴宛如未经雕琢的美玉,恰好契合梁致远对纯粹爱情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然而婚姻与生活,终究要直面现实的拷问。日常的琐碎与物质的压力,让她渐渐显露出务实甚至焦虑的一面。房子、待遇、对丈夫“不上进”的埋怨……这些都成了梁致远必须肩负的“现实重担”。</p><p class="ql-block"> 秦梅的渴望与不安,既是压垮梁致远理想主义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推动他走向“成熟”的最直接动因。为了家庭,他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放下文人的清高,去争取那些曾经不屑的名利。</p><p class="ql-block"> 从秦梅身上,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塑造力:一个人的选择,往往是被现实一步步雕琢而成的。梁致远的转变,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正是在许小曼的“预言”与秦梅的“驱动”之间,梁致远的成长显得既真实又充满无奈。许小曼象征着他可能拥有却未曾选择的“另一种人生”,秦梅则代表着他无法回避的“眼前现实”。</p><p class="ql-block"> 从一个不屑规则的青年,到熟谙规则的体制内人,这不仅是他与世界的和解,也是与这两位女性所代表的两种生活理念的握手言和。</p><p class="ql-block"> 《岁月》留给我们的,远不止于一部电视剧的余韵,更是一场关于人生的深度思考:</p><p class="ql-block"> 成熟的真谛,不在于放弃理想,而在于学会与现实共处却不迷失自我。梁致远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成熟不是从理想滑向现实,而是在认清规则之后,依然能够守住内心的价值准则。外圆内方,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清醒的处世之道。</p><p class="ql-block"> 人生从来没有完美的选择,每条道路都标定了它的代价。选择许小曼的清醒,或许要牺牲纯粹的自由;选择秦梅的安稳,就必须承担生活的重负。而梁致远所走的道路,正是大多数人的缩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调适,寻找那个微妙的平衡点。</p><p class="ql-block"> 成长自有其阶段性,每个“当时的自己”都值得被温柔理解。从炽热的理想,到迷茫的碰撞,再到价值的重塑,梁致远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必苛责年轻时的清高,也无须否定中年后的务实。每个阶段,都是成长必经的阶梯。重要的是时常反躬自省:“此刻的我,离最初的自己有多远?”</p><p class="ql-block"> 在规则的河流中,守护自我才是永不沉没的救生圈。梁致远最终没有变成另一个闻庆臣、吴过或罗清水。他以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适应规则,不意味着要全盘交出自己。我们依然可以在内心保留一方净土,或许是专业的良知,或许是善良的本性,或许是某种不容退让的坚守。这,才是我们在时代洪流中保持不沉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归根结底,人生的智慧不在于找到标准答案,而在于培养一种在矛盾中前行、在困境中调适的能力。梁致远之所以打动我们,正是因为他让我们看到:在理解了许小曼的清醒与秦梅的无奈之后,在见识过罗清水的淡泊、吴过的圆滑、闻庆臣的智慧之后,他并没有走向任何一个极端。他成为了一个“清醒的实践者”,不固守天真,也不全然妥协,而是在规则的河流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渡口。</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都在书写着自己的《岁月》。无论身处怎样的激流,愿我们始终记得:在学会与世界温柔相处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个最初的自己。这,或许就是这部跨越时光的剧作,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生命馈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11.1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