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細講弟子規》共學第364天:</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歡迎大家一起讀誦,靜思與力行。</p><p class="ql-block">*親仁: 親近仁德之人,之前也有講過這個「仁」是會意字,二人,哪兩個人?能夠想到自己就能想到他人,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一種態度;再講白一點,處處能替人設想。我們在判斷一個仁德之人,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第一個存心仁厚,而且處處謙卑能夠以身作則。</p><p class="ql-block">*從謙卑的態度,我們看到稻穗愈豐滿,它就垂得愈低。所以海納百川,而大海卻是跟百川比起來最低下的位置。所以孔老夫子一生教化了這麼多的學生,但是孔夫子說他一生的言論述而不作,代表夫子非常的謙卑。</p><p class="ql-block">恭錄於蔡老師《細講弟子規》文字稿第三十九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