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天里的克一河</p> 风姿卓越的松桦树站在那里,昂首挺拔,迎风抗寒,无数个春夏秋冬印刻在年轮里 <p class="ql-block"> 公路上没雪非常好走</p> <p class="ql-block"> 冬天里的克一河</p>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二零二五年十一月八号,我乘坐北京至加格达奇的k497次列车来到了加格达奇,下车后我们自驾车前往克一河,公路上车不多还没有雪非常好走,虽然没有夏天山花烂漫的景色,车窗外只是一片白雪茫茫,但它代表的是大兴安岭冬季的特色,下午两点半钟我们从加格达奇开车出发一个半小时左右到达了克一河,下车后给我的感觉天气并没有我想向那么冷,也可能是亲朋好友接我们的热情劲把寒冷给冲淡了吧。克一河是一个最普通的林区小镇,现在人口可能还不到一万人,人虽不多,但医院门前公路两侧的农贸市场还是挺繁华的,小商贩们穿着棉大衣,戴着棉帽子和棉手套,站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里叫卖,土特产比比皆是,木耳,蘑菇,猴头,干的山野菜,冰砖,雪糕,冻梨,冻柿子,糖葫芦,粘豆包,牛,羊肉,猪肉,狗肉,最有特色的是当街杀牛,剥皮后你要哪块就砍哪块,可以说是最新鲜的牛肉,还热乎的那叫一绝,才25元一斤。还有海鱼,淡水鱼品种及多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克一河的人们过去就有不怕吃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街上行人不多,但拉人出租的三马车满大街都是我说的有点玄乎,反正是不少,我问过开三马车的师傅克一河有多少三马车出租,他说大约有140辆左右。师傅们都非常热情,车里面能做四个人,车里面还有暖气坐着非常暖和,在镇内转一圈才三元钱,价格不高,上车扫码付钱非常便捷,每天大约能挣七八十元,有时也过百。在饭店可以吃到正中的杀猪菜,血肠和蒜泥白肉,小鸡炖蘑菇,柳蒿芽炖排骨,那种感觉那种味道那叫一个亲。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体现了他们大气豪爽,在这冰天雪地里塑造了他们热情好客古朴醇厚的性格,这就是我的家乡克一河!<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喝酒时我们又聊起了当年我在克一河林业局库亚林场,托河林场,利克斯林场和第二林产公司生活工作的场景,克一河一年四季各有千秋,春天冰消雪融,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美丽无比。夏天阳光明媚树木茂盛鲜花盛开。秋天秋高气爽野果飘香,我最喜欢的还是冬天,冬天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天气越来越冷,北风夹着小雪吹的人们直打哆嗦,有时早晨起床推开屋门一看天空飘着雪花,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当你撩开窗帘映入眼前的是玻璃上的冰花,这些冰花有的像森林,有的又像高山峻岭,有的又像花鸟鱼虫,总之你想认为它是什么它就像什么,这些巧妙的绘制都是来自冬姑娘之手。抬头远望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像一条蜿蜒的白色巨龙俯卧天边,万顷林海完全融入了皑皑白雪之中,犹如一件巨大的艺术珍品供人们大饱眼福。冬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它不仅仅是天寒地冻还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很多食品放在外面存放都不会坏,尤其是肉类食品和冻梨冻柿子,化开后比冰箱冻的还新鲜,正当我陶醉在这雪景里的时候,窗外有两个小孩正在堆雪人,又让我想起了当年我堆雪人的场景,每次下雪再打少院子的时候,因雪太多没处放,就把雪,堆成一个下面大上面小的雪堆,再把雪堆上面修成一个头的型壮,用树枝抠出眼睛嘴吧鼻子,每次都堆成几个雪人,有雪人爸爸,雪人妈妈,还有雪人孩子,每当我堆成雪人都非常开心,雪人旁边有颗松树和桦树,树上还挂点白雪真的好似童话般的仙境。冬天的克一河确实冷,要说不冷那是假的,冷有冷的特色,冷有冷的好处。正是因为天冷雪大造就了大兴安岭的森工企业,养育了成千上万的林区儿女。如果不冷过去怎么搞木材生产支援国家建设呢?我还记得一到了冬季林场就开始动员全体员工战风雪斗严寒,克服一切困难也要超额完成林业局下达的木材生产任务,在那个抓革命促生产大干快上支援国家建设的年代里,没有限量采伐,干的越多越光荣,整个林场各条战线都全力以赴支援一线小工队工作,那劳动场面是非常热烈红红火火,有的工人家里没了烧柴,林场就派车安排后勤人员去山场拉回柈子送到工人家里锯完打完再码上,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一心工作,小工队的食堂没有菜了,林场就买白菜土豆萝卜送到小工队。有的小工队营房附近冬天没有冰,工人们的吃水,和机械的加水都成问题,林场就组织机关人员和后勤人员去大河套拉冰送往工队解决吃水难的问题。那时工人们为了完成林场下达的生产任务各个挥洒着激情与汗水,小工队的工人们爬冰卧雪冒着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生产做业,他们顶着星星出工,迎着月亮收工,起早贪晚加班加点地工作从不喊累也不叫苦,渴了吃把雪,饿了啃一口冻漫头,场面真是热血沸腾催人奋进,采伐工在奇膝深的雪中砍咂放树,集材50拖拉机捆木工师傅们同样在奇膝深的雪中迈着艰难的足迹拽着油丝绳拿着捆木锁捆木,把一棵棵原条集中到楞场,再用2105绞盘机把原条装到运材车上运往林业局贮木场。林业局每年12月31号晚搞迎新年开门红活动,林场的领导和八大员还有检修站的修理工都提前几天下到一线各小工队和工人们一起吃住 ,如有五零拖拉机等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小毛病就地抢修大毛病绝不过夜,当时就是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领导都是现场办公现场解决。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里作业,工人们干的是热火朝天个个是满头大汗。现在让我想起当年的火热场面还是激动万分。工人们白天就加班加点的作业储备木材,把楞场内外堆的全是原条,晚上留有五零拖拉机往楞场倒原条,随装随倒,楞场里始终保持原条是满的,并把原条的大头用五零的大盖板对齐,给装车人员创造了良好的装车条件,也争取了时间,各个环节配合的相当默契。楞场晚上装车是一片漆黑,工人们用柴油泡砖头挂的满树都是点亮寒夜的星空,他们用自己的工作热情和实际行动在机器的轰鸣声和看车工的呐喊声中唤醒了东方的黎明,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新年的到来。这正是:火树银花映林中,楞场装车快如风,喜迎新年开门红,工人干劲向前冲。汽车队的汽车把原条运到贮木场,经过贮木场造材选材装火车运往祖国各地支援国家建设。随着国家对天然林的保护政策开始,林区禁止采伐了,全面转向生态保护管理上来,林业局的老工人也都陆续的退休了,享受国家发放的退休金安度晚年。我今天回到了克一河故地重游正是冬季又让我想起了当年的工作场面,过去的林场如今已经不存在了,职工们都搬到了林业局盖的楼房,把林地还给了大自然,原来的场址今天已经是树木杂草一片,往日繁忙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公路上的运材车也不见了,但山场上的集材道虽然长出了新的树木还能看得清是老集材道,只有它还能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和记忆。因长期在外生活和年龄的增长对当年发生的事情有些想不起来那么多了,但故乡总是令人无法忘却的,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想每个在外游子走在他乡路上怀念最多的还是故乡,我虽然身在他乡,有时是触景生情,看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心头总是浮现出克一河的山山水水和挺拔的落叶松,白雪般的桦树,清澈的河流,地毯式的草地。晚间看到城市的灯火和被霓虹灯打扮妖艳的树木,就会怀念克一河夜间天空闪烁的星光还有那皎洁的明月那么圆那么亮,简直就是月明星辉,这在城市里的夜间是看不到的,当我漫步在异地的土地上时,心却飞回克一河的林海之中,仿佛闻到了落叶松针叶放出的芳香,看到了火红的达头香鲜花怒放,听到了委婉动听清脆的鸟鸣。河水倒映着柳叶枝条如少女梳妆打扮。时光如梭,岁月如歌,转眼我们已经进入了暮年,今天我回到了故乡克一河,熟悉的家乡气息,熟悉的山山水水是那么亲切,故乡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他坚定人的信念,无论你走多远,故乡一直在那里期盼你等着你的回来。"鸟倦飞而还林窝,蚂蚁暮而归巢穴"鸽子不管飞多远把它的眼睛蒙上它也能找到回家的路,就是因为它对家乡的牵恋,老马识途更是对故乡的一片念念不忘,不管是多么漆黑的夜晚它始终朝着家的方向行走 ,这些生物都对故乡有着深切的期盼何况人乎。我今日重回故土,是对这片土地有着如此之深的感情,我爱这片土地那是我对故土的眷恋。我这次轻轻地踏上家乡的白雪之中,留下一个一个深深的脚印,那是我和我的故乡克一河有着永远断不了的牵绊,这是我工作生活过得地方,他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已经成为历史。所以要正确的面对走过人生中的每一个冬天,冬天也有美景,冬天也有爱,克一河的冬天是美丽的,雪树银花,林海苍茫,雪岭冰封,整个大地森林如同梦幻般的冰雪世界,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真是雪里有诗,诗里有雪的童话世界,我喜欢克一河我爱克一河,可我更喜欢冬天里的克一河!<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p class="ql-block"> 兴安雄鹰</p> <p class="ql-block"> 冬天整个大地白雪茫茫</p> <p class="ql-block"> 五零拖拉机集材进愣场</p> <p class="ql-block"> 绞盘机往运材车上装原条</p> <p class="ql-block"> 冬季运材车运材</p> <p class="ql-block">火车把木材运往祖国各地支援国家建设</p> <p class="ql-block"> 纯天然野生都市冻过后比新鲜的口感更好吃</p> <p class="ql-block"> 冻梨冻柿子清凉爽口醒目提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