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次给大家推荐的是二冬的《鹅鹅鹅》</p><p class="ql-block">推荐理由:</p><p class="ql-block">第一呢,是我个人出生于农村,喜欢农村田园生活,更喜欢乡村文学。</p><p class="ql-block">第二呢,这本是关于隐居的书,我们现实中总有失意受挫,心灵找不到出口的时候,这个时候我总会想逃避,与世隔绝一切,哈哈,不过咱不敢啊,你说我这么扎眼的一个大美女深山老林里一站,安全系数有点低啊,算了算了咱不去了啊哈哈。</p><p class="ql-block">第三呢,是我觉得这本书特别好玩,它曾经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再重看依然会偷偷乐,所以接下来 我想把这份快乐继续传递给大家,制造更多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二冬的书之所以受欢迎,不只是进一步激起和迎合了现代都市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替我们完成了“隐居田园”的梦,更在于他在观察自然景物与动物生活的时候引发的一些哲学性的思考,比如他养了猫狗鸡鹅,从喂食、生长、发情交配,疾病到死亡,也就是对猫生狗生鸡生鹅生们一整个生命过程的记述和思考。</p><p class="ql-block">其实动物的需求和快乐都很简单,他们只要有食吃,有地方撒欢就可以了,发情的时候就尽情去做,而人类呢,总是被外在的物欲、金钱、身份地位、权势等等所束缚,每天带着面具生活,为了追求所谓的别人眼里的“我们应该实现的价值和意义”疲于奔命。</p><p class="ql-block">尤其是他写到动物的发情交配时,完全是从动物的本能天性去看待,不批判,只静观,当然无节制的“性欲”对动物来说也不能说都是好事,“狼多肉少”“雌雄比例”失调时就需要加以控制了,这也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人之所以比动物高级的其中一点就是能够控制住“欲望”,“禁欲”在某种程度和形式上就是人类“文明”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它还写到一只叫“小七”的母狗,就是因为公狗太多,避免面临“过多性骚扰”和生育的麻烦,打算给它作绝育手术,她写到“母狗”做绝育手术很残酷,需要把肚子剖开,扒拉扒拉肠子找到卵巢摘除掉,由此而而想到人类女性的生育和弱者地位,对女性朋友们多了更多的理解时,也挺让我感动的。</p><p class="ql-block">它还写到一只叫“土豆”的短腿狗,总是遇不到合适身高的狗狗交配,等了好几年才遇到一位“合适的”,虽然有点丑……哈哈哈</p><p class="ql-block">不过动物离开人类的“庇护”,就不一样了,野外流浪就得面临“弱肉强食”的地盘和食物之争了。</p> <p class="ql-block">其实作者应该本对猫“无感”,只是山里老鼠太多,别逼到忍无可忍才选择了“养猫”。当一只叫“晴晴”的小猫抱来时,家里的小狗“小宝”也才两三个月大,“晴晴”刚离开母亲的怀抱,总是往小宝肚皮上蹭温暖,还总是往它裆下钻,在它的下体上嘬啊嘬,发出很享受的酣畅的吮吸声,这下作者忍无可忍了,拽出来很多次, 他又钻回去继续“嘬”,直到又一次被拽出来时,作者发现小狗胯下的一只乳头明显比其它几颗大了一圈,原来小猫是把小狗温热的下腹当成老猫胸怀了啊,他是在吃奶啊!</p><p class="ql-block">真吓人!幸好偏了几厘米……</p><p class="ql-block">嘻嘻嘻嘻,写到这里笑的我不行,有点邪恶了啊!</p> <p class="ql-block">不过另一个野猫的故事就比较耐人寻味了啊!</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贪吃的野猫,时不时的来作者厨房扫荡,一片狼藉就算了,还在他被子上拉上了一疙瘩屎,瞬间激起来作者的“抓捕欲”,用一块牛肉丸把这只猫诱捕到了一只笼子里。可当看到这只猫蜷缩在笼子里诚惶诚恐的样子时,作者却“心软”了。</p><p class="ql-block">他写到“它太害怕了,就像一个刚被宣判绝症的病人,魂飞魄散,骨头都软了”。而作者对他的恨意也瞬间消失了,因为“在它被捉住的那一刻,它就没有了做坏事的能力,在笼子里的身份,便也不再是个贼,而是一只只有惊慌、害怕的猫,那种惊慌害怕,如此真实,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武侠剧里最常见也最俗套的剧情就是“复仇杀”,当一个人被一个坏人屡次伤害,最终历经千险万难练就绝世武功,大战几百回合后,只是废了他的武功或斩掉一条腿云云,却不杀他,让他滚蛋了。因为那人被废掉武功已为“俎上鱼肉”,这时候,再给一刀,就是杀戮了!或者说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这是“人之为人”的“恻隐之心”,点到为止了!</p><p class="ql-block">作者又写到“那种觉悟也是源于人之为人的恻隐之心,恶魔没有,猫也没有。如果我把笼子打开,把它放走,它又会变成那只令人厌恶的贼。”</p><p class="ql-block">不过,最后,作者还是把它给放了,骑着摩托车把他送到了城里,让它去做城里的“流浪猫”,起码比山里的日子要相对舒服一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写了猫狗鸡鹅,也写了种菜养花,也写山里的人和树,其实山里的生活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美好或者诗意盎然 ,在山里每天要跟山里的人一样,解决一日三餐,夏日避暑防蚊虫,冬天也要考虑吃菜取暖问题。作者种菜也是因为总是下山买菜不便,养花也是无心栽花,却美到了心里,摩托车坏了得下山去修,每天与土地打交道,与山里人交流来往,也有不顺畅的时候……</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作者挖建了一个水池,初看像“腰子”,“二造”后从圆滑的“肾”型过渡到了有棱角的“肾”,然后是有点尖的“肾”,第四次终于彻底填成了“圆”,在第五次返工后,作者终于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个美工生强迫症般的审美和偏执,建了一个”肾池”,在多次改造的过程中照见了一个真实的自我!人的性格与处事态度是多面性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该与不该,我们要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去接纳它,发挥它的好,也不用刻意避开它的坏,尽情体验它的方方面面,制造更多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二冬的书引发了一场影响巨大的“隐居”浪潮,它也被誉为“新隐居时代”的引领者”,关于隐居,还有现在被“歪曲”的“伪隐居”,二冬的一些观点,我觉得非常值得那些——被现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压力所裹挟,向往隐居生活的都市人真正深入的思考一下。</p><p class="ql-block">附图,大家自己读,更直观。</p><p class="ql-block">简单提取一下:</p><p class="ql-block">1.关于隐居地,中国大好山河,只要想“隐居”,哪里都可以隐居。</p><p class="ql-block">2.关于“隐居的心”。“隐”是内心的通达和宁静,真正的隐,显然是隐于内心的智慧。那些有庞大格局、审美力,清醒通透的脑袋,他们在哪里生活,就是在哪里隐居。</p><p class="ql-block">有心观物,万物可见,有心是智慧。所以要想隐居,哪里都可以,花在那里开着,人在哪里,哪里就是最好的隐居地。</p> <p class="ql-block">当然,在作者隐居时,总会有人问到经济问题,觉得二冬是诗人、画家,肯定有可观的收入支撑他隐居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在山里生活其实并不需要太多钱的,也不是钱能“概括”的哈,有些村里人都是没有收入的,给大家附图文,自己看看哈哈。</p> <p class="ql-block">最后附一段,作家米丽宏对这本书的评价:这书,不是神神叨叨的终南隐士写实,而是一个人恢复了本该有的天性的那种生活,质朴与灵动、宽博与厚道、隐忍与真实。不经雕琢的日子,如他的鹅,安稳,淡定,迈着方步摇摇晃晃而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