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丹麦,哥本哈根的童话回响</p> <p class="ql-block"> 陈拥军撰文、摄影</p> <p class="ql-block"> 女儿童年时,安徒生的故事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对世界的想象。我的童年生长在文学艺术匮乏的年代,那些关于小美人鱼、拇指姑娘的文字,只能在讲给女儿听时脑海里编织出一个个斑斓的梦境。这次当我踏上哥本哈根的土地,才发现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则立体的童话,每一步都踩着童年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 在哥本哈根,每一缕风都在编织童话的梦。初见小美人鱼雕像时,天空飘着淡淡的云,她坐在礁石上,身姿娇小却神情坚毅。女儿童年时读《海的女儿》,总为她的执着落泪,此刻望着她凝视大海的模样,仿佛能听见她心底无声的呼唤。小美人鱼是海的女儿派来的信使,坐在礁石上,把大海的悄悄话藏进浪花里。海水轻轻挠着石岸的痒,把城市的嘈杂都变成了温柔的呢喃,她守着的不仅是海,更是安徒生先生埋在海边的童话种子。海水轻轻拍打着礁石,像在为她的故事伴奏,那些关于爱与牺牲的情节,不再是文字,而是化作了眼前这抹带着沧桑的青铜色,在人生岁月里静静流淌。</p> <p class="ql-block"> 港口的帆船是童话里的载梦之舟,桅杆们踮着脚尖,要去够那棉花花园是花仙子的宴会厅,紫色的花簇是她们缀满裙边的宝石,砖石小径是通往仙境的秘道。雕像在云影里打盹,远处教堂的尖顶是童话里巨人的手指,要去拨开云层,看看天上的精灵是不是在偷懒。在这里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沿海线骑行,欣赏着美人鱼雕像,做着童话般美梦。</p> <p class="ql-block"> 吉菲昂喷泉的雕塑群是神话里的魔法剧场,女神挥着鞭子,赶着牛群在水花里上演古老的传奇。旁边的教堂是石头砌成的童话书,尖顶是书签,每一块斑驳的石墙都夹着一段被岁月珍藏的奇幻故事。</p> <p class="ql-block"> 盖费昂喷泉的水花在微凉的空气中飞溅,女神驾驭着四头公牛,奋力犁开土地。这让我想起安徒生童话里那些拥有神奇力量的角色,他们总能在困境中创造奇迹。不远处的圣奥尔本教堂尖顶高耸,哥特式的窗棂透着神秘,仿佛里面藏着无数未说出口的童话篇章,与喷泉的神话气息交织,勾勒出哥本哈根的奇幻底色。</p> <p class="ql-block"> 阿美琳堡宫的广场上,雨洼如镜,将宫殿的古典轮廓与骑马雕像的英姿温柔倒映。相传,这座宫殿的四座建筑曾有位调皮的精灵,在深夜会让建筑悄悄旋转,只为让每一扇窗都能在清晨第一时间接住阳光。多云的天空似一块灰调的幕布,衬得这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愈发肃穆,往来的游人成了这宫廷画卷里灵动的注脚,每一步都似在丈量那精灵未曾说尽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王宫的广场上,皇家卫队穿着时总幻想王宫深处有公主与骑士的故事,此刻看着宫殿的巴洛克式建筑,想象着丹麦王室的日常,竟觉得那些童话里的王室场景有了现实的依托。宫墙边的卫兵是童话里的守护者,黑色的熊皮帽如蓬松的云朵,笔挺的制服泛着庄重的光。他们静静伫立,似是从百年前的时光里走来,守护着宫殿里 “睡美人” 般的王室传说 —— 据说曾有位被施了魔法的公主,只有在卫兵换岗的号角声里,才能短暂睁开眼,望一眼宫外的春樱。</p> <p class="ql-block"> 大理石教堂的绿色圆顶在灰天下闪耀着金光,走进内部,蓝色星空穹顶与金色十字架交相辉映,烛光摇曳,神圣而静谧。这让我想起安徒生故事中那些关于信仰与希望的瞬间,仿佛每一缕烛光都在诉说着一个温暖的传说,古老的壁画与雕塑,都是童话里的装饰,为这座教堂披上了梦幻的外衣。</p><p class="ql-block"> 教堂外的雕像前,孩童扬起的手臂似在与历史对话。古老的建筑石柱斑驳,雕像泛着铜绿,孩童的天真与历史的厚重碰撞,竟生出一种奇妙的和谐。传说这尊雕像下埋着一本魔法书,每当有纯净的孩童触碰石柱,书页便会翻动,在石缝间漏下只言片语的预言,似是哥本哈根在告诉人们,传统从不是沉闷的过往,而是可以与童趣共生的鲜活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一路漫游,街巷里满是闲适的气息。骑行的男女穿梭在欧式建筑的缝隙间,自行车轮碾过路面,转出一曲自在的歌。还有父亲推着载着孩子的三轮车,孩童的笑声惊飞了檐角的麻雀,这般日常,却在哥本哈根的语境里,成了童话的注脚 —— 仿佛每个路人都是故事里的角色,正把生活过成诗。老人们说,这些骑行的身影里,或许就藏着当年骑士的后裔,承袭着守护城市的温柔使命。</p> <p class="ql-block"> 行至新港,那座巨大的锚雕先入眼帘。它是水手们的信仰图腾,传说曾有艘遇险的帆船,在风暴中即将倾覆,是锚雕发出的金色微光稳住了船身,让它平安归港。自此它便立在这里,将勇气与希望锚定在这片水域,也让每个途经的水手,都能从它的厚重里汲取前行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新港的彩色建筑如打翻的颜料盘,红的热烈、蓝的澄澈、黄的明媚,在水边铺陈开一幅鲜活的画。这斑斓的色彩并非偶然,相传是一位爱上水手的人鱼,用自己的鳞片化作颜料,为港口的房屋镀上了童话的色泽,只为让远航的爱人能在归航时,一眼就找到家的方向。船只泊在岸边,白色的、红色的,与建筑的色彩相拥,水面便成了流动的镜,将这斑斓反复映照,也映出人鱼在波心若隐若现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海鸥立在木栏上,是新港的常客。它是当年那位人鱼的信使,往返于海陆之间,传递着思念与期盼。它望着往来的船,望着彩色的屋,也望着每个沉醉于此的游人,偶尔发出的鸣叫,是在把那些被风珍藏的传说,悄悄讲给愿意倾听的人。在哥本哈根,从雕像到新港的路,每一步都踩着闲情,每一眼都落进童话,时光在这里变得慵懒,而那些关于骑士、人鱼与锚雕的传说,便在这慵懒里,酿成了一坛让人流连的岁月甜酿。</p> <p class="ql-block"> 新港的彩色建筑沿着运河排开,红的热烈,蓝的清新,黄的明媚,像极了童话书里的插图。岸边的咖啡馆飘着咖啡香,游船在水面悠悠划过,我仿佛看见安徒生就坐在某一家咖啡馆的窗边,笔尖在纸上跳跃,将哥本哈根的风情写进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里。</p> <p class="ql-block"> 当新港的彩色房屋在暮色中褪去最后一抹明艳,我循着晚风的指引,踏入哥本哈根市中心的怀抱。这里的每一座雕像,都是时光镌刻的勋章,在傍晚的微光里,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灵魂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在趣伏里公园旁,我遇见了安徒生雕像。他戴着标志性的高顶礼帽,手拄拐杖,目光似正望向公园内梦幻的灯火。这位童话巨匠的青铜像,在暮色中泛着温润的光。我仿佛看见他正低头沉吟,那些关于小美人鱼、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绮思,便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化作丹麦乃至全世界的童年梦境。站在他身旁,听着公园方向隐约传来的欢笑声,才惊觉,原来童话从未远离,它就藏在这座城市的肌理里,藏在每一个路过者的仰望与沉思中。</p> <p class="ql-block"> 哥本哈根的市中心,傍晚的雕像群像,是一场人文的朝圣。每一尊雕像都是一扇窗,推开它,便能看见丹麦的文学、艺术雕塑、历史与神话在时光中熠熠生辉。我怀看童话般美好心情,带着满目的敬佩,在暮色中继续前行,知道这些雕像的故事,会在我的记忆里,长久地散发着温暖而厚重的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