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

踏雪寻梅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0日,我和五妹分别从松原和太平川出发,去内蒙古莫旗姑妈家。我们约定下午到白城火车站集合,再一同乘车去齐齐哈尔。</p> <p class="ql-block">  6月 21日早,我们冒着小雨来到了仰慕已久的扎龙湿地,与丹顶鹤共赴这场浪漫之约。这片迷人的北国风光,以其独特的魅力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扎龙湿地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26.7公里处,核心区面积4.7平方公里,是中国首个专业观鸟旅游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以原始湿地生态系统和丹顶鹤野生种群为核心资源,被誉为“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p> <p class="ql-block">  下了观光车,去观鹤区有两种选择,乘船或步行 ,五妹说咱们步行吧。我们沿着湖畔走了好几个小时,却依旧觉得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木栈道上,感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清风、蓝天与白云。此刻,我不再是城市中的匆忙行者,而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忽然觉得自己已置身于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镜面般的湖泊倒映着整片苍穹,一阵凉风吹过辽阔无边的芦苇荡,芦苇的沙沙声与风声融为一体,天空不再是遥远的存在,而是与芦苇共同编织出无尽的诗意。</p><p class="ql-block"> 最震撼的要数“白衣仙子”仙顶鹤的野生训飞秀,他们展翅的瞬间,你会突然读懂什么叫“晴空一鹤排云上”的千年诗意。</p> <p class="ql-block">  国际重要湿地雕塑。这座地形造型的雕塑,他像一枚被绿地丝带缠绕的玉璧,正骄傲地展示着“国际重要湿地”的荣耀徽章!</p> <p class="ql-block">  远处,刚竣工的扎龙湿地博物馆,鹤蛋造型上破壳而出的精妙彩绘惊艳世人,大有广袤的扎龙湿地永远繁衍、生生不息之感。鹤与湿地、人与自然在这里谱写出和谐共生的醉人画卷。</p> <p class="ql-block">  鹤蛋彩绘面积达4000平方米,由16名画家历时半个月绘制而成。如今,一只栩栩如生破壳而出的鹤雏靓丽呈现在广大游客面前,与远近的湿地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图。鹤蛋造型寓意新生,象征着野生丹顶鹤种群在广袤的扎龙湿地永远繁衍、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6月21日下午,我们从齐齐哈尔火车站乘车来到讷河。刚出站,远远的就看见了表弟和表妹在那里等候我们,我们驱车来到莫旗姑妈家。</p> <p class="ql-block">  莫旗,全称莫力达瓦达尔族自治旗,隶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成立于1958年,曾短暂划归黑龙江省,后回归内蒙古。</p> <p class="ql-block">  6月22号上午,表弟和表妹带我们,去甘河农场转转,透过车窗一望无际的农田满眼翠绿,每一处都是绝美的田园画卷。</p><p class="ql-block"> 这片广袤的黑土地,孕育了无数生命的绿意和丰收的喜悦。昔日的北大荒,如今变成了大粮仓。</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驱车来到嫩江市,浩浩荡荡的嫩江水养育了这片肥沃的土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来嫩江首先要逛逛最火的大夜市了,品尝一下当地的美味。</span></p><p class="ql-block"> 在嫩江市的夏日傍晚,夜市成为最热闹的场所,闪烁的霓虹与摊贩的叫卖声交织出一幅繁华的画卷。逛完夜市又到“夏威夷水汇”洗去了一天的疲惫。</p> <p class="ql-block">  6月23日上午,我们畅游了莫力达瓦民族园。莫旗民族园内的萨满雕像高21米,为青铜材质,以“从远古走来”为主题,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信仰。</p> <p class="ql-block">  莫旗是中国曲棍球之乡。莫旗这座世界名城,因曲棍球而兴,因曲棍球而名。曲棍球文化全面融入各学校的日常教学当中,为草原娃推开了梦想之窗。</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莫力达瓦民族园,依山傍水,文化底蕴浓厚,一次旅行,感受山美水美自然美的同时,也在非遗文化中畅游。达斡尔族的人们非常热情,这里的门票是免费的,观光车也是免费的,这是一次难得的游园活动。</p> <p class="ql-block">  6月24日早上,我们从莫旗继续向北出发。热心肠的表弟换了一台六座的座骑,我们商量后决定带上姑妈,让他老人家也体验一下畅游的快乐吧!</p> <p class="ql-block">  中国爱情小镇・新林,坐落于大兴安岭的深邃之处,被誉为“天然氧吧”、“康养胜地”,更以“北国红豆之乡”的雅称闻名。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北纬52°13'14"与东经124°41′31″的交叉点,恰好与爱情誓言“我爱你一生一世”和“一生一世只爱你”相呼应,被赋予了深厚的爱情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个被誉为“爱情坐标点”的地理奇观,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独一无二,因而新林被冠以“中国爱情小镇”的美名。</p> <p class="ql-block">  塔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重要林木生产基地。素有中国北方“绿海明珠、兴安福地”之美名。</p> <p class="ql-block">  6月24日傍晚 ,我们在塔河桥边露营。邂逅一场最美的日落。当晚霞将天际晕染成一匹匹流动的橘色绸缎时,我静静的站在那里,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当夕阳缓缓沉入地平线时,那些被岁月镀上金边的往事便悄然浮现,仿佛连时光都放慢了脚步。我举起相机,将这刹那的感动与暮色一同封存,让回忆在相框里永远鲜活。</p> <p class="ql-block">  6月25日上午,我们来到漠河。漠河,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北方边陲小城,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江相望,素有“神州北极”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北极星广场是漠河市的标志性文化广场,广场以153级台阶顶端的“腾飞”雕塑为核心景观,象征漠河作为“金鸡之冠、天鹅之首”的地理特征,顶部北极星凸显漠河作为祖国北陲的地理特征。‌‌</p> <p class="ql-block">  漠河舞厅背后的故事源于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中一位老人张德全的真实经历:其妻康氏在火灾中遇难后,他终身未再婚,并常在舞厅独自跳舞以怀念亡妻,音乐人柳爽据此创作歌曲《漠河舞厅》,歌曲于2021年走红后引发公众对这场灾难及忠贞爱情的广泛共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火灾后,漠河县城重建并开设舞厅,张德全时常独自起舞,仿佛妻子仍在身旁。他终身未再婚,三十余年如一日以舞蹈怀念亡妻,形成“独舞老人”的感人形象。‌‌</p> <p class="ql-block">  北极村,这个坐落于漠河以北的神秘之地,被誉为中国“最北的村落”。它静静地躺在北极的边缘,与世隔绝,仿佛时间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  北极村,素有“金鸡之冠”“神州北极”和“不夜城”之美誉,是全国观赏北极光的最佳观测点,是中国“北方第一哨”所在地,也是中国最北的城镇。</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最北一家”,房屋为“木刻楞”式的小木屋,庭院面积约600平方米。现已成为北极村一处颇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很多游客会在这儿游玩、住宿、摄影。</p> <p class="ql-block">  最北的邮局和最北的哨所,我们去的时候,因维修没有开放,只是在外边拍了几张照。</p> <p class="ql-block">  北字广场以“北”文化为主题,有巨大白色汉白玉“北”字雕塑,为清代小篆体,采用三面合围设计。地面绘有中国地图,标注了各省会到此处的距离与纬度,周边散落着“我找到北了”等石碑,凸显最北地理意义。</p> <p class="ql-block">  神州北极广场是北极村标志性广场,位于黑龙江畔,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广场中央有2.8米高的“神州北极”石碑,由天然花岗岩制成,上有书法家爱新觉罗·启骧题写的红色大字,与海南“南天一柱”遥相呼应,是“找北”必打卡地,在此可欣赏江景与对岸风光。</p> <p class="ql-block">  138号界碑见证了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和历史变迁。它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传承着两国人民共同的记忆和情感。</p> <p class="ql-block">  六月的风,轻轻吹拂,唤醒了内心的浪漫情怀。在这片神秘的漠河土地上,仿佛奏响了一曲独特的乐章。</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黑龙江畔,可以尽情欣赏两岸的秀丽景色和异国风情。繁茂葱郁的原始森林环绕其中,山风掠过,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大自然的神秘色彩。(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黑龙江)</p> <p class="ql-block">  七星广场是村内中心广场,标志性建筑为指南针状“中国漠河”标志物,结合了自然与人文元素,也是观光车换乘枢纽。广场地面有北斗七星造型,周边设有酒店、餐饮设施,可远眺俄罗斯,夜晚常有篝火晚会等活动。(晚上住在北极村)</p> <p class="ql-block">  6月26清晨,我们从漠河出发直至抵达呼玛县。沿着G331国道前行,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每一里都是风景,每一步皆是故事,感受历史与自然的交响。</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子慢慢前行,驶入大兴安岭腹地。山脉连绵起伏,树木茂盛,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有看不到尽头的路,进入一段长达200多公里的无人区,导航上标示的是一条直线,这时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剩下车轮碾过路面的沙沙声。偶尔遇到迎面驶过的车辆,才相信我们没有走错路。</p><p class="ql-block"> 之前在书上看到那些描写,总觉得有些夸张,但现在,我完全被这片林海的壮丽所震撼。语言真的难以形容这片大自然的美丽,相机的镜头也无法完全捕捉到它的万分之一。那种穿越原始森林的震撼确实令我难忘。‌</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子驶出了无人区,路边偶尔看到了牛羊。我摇下车窗,让带着松木清香的空气灌进车内。当车子转过一个弯时,一片鲜艳的黄色突然闯入我的视野。早有耳闻,大兴安岭每逢开花季节,绿色的山坡被花儿染成鲜艳的黄色,整个山谷都被黄花特有的气味所笼罩。</p><p class="ql-block"> 百闻不如一见,放眼望去大片的黄花,真是天赐良机。于是我们就停下了车,不由自主地上山去采黄花了。我的目的是不在于采多少黄花,在于采黄花的过程,在山坡上9还偶遇了山芍药、红花和虞美人,这些花都是我儿时所见过的,时隔60年在此遇见,我兴奋不已,此刻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孩童,忘记了年龄,忘记了一切,放飞自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美丽的大兴安岭地区,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山城 —— 十八驿站。</p><p class="ql-block"> 1685年,为快速传递雅克萨战报,康熙帝下令从嫩江至漠河开辟一条“奏捷之路”,沿途共设置25个驿站,开设到这里是第18个驿站,故名十八站。</p><p class="ql-block"> 1894年,清政府为了运输漠河、呼玛一带的黄金,光绪帝决定开辟此路,重新开启自嫩江至漠河的古战场驿站。</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3年,鄂伦春人在古驿小镇的群山之中骑马狩猎,在呼玛河中结网捕鱼,</span>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森林里不再有狩猎的身影,但是独特的鄂伦春文化却融入这片土地。 而今,十八站林业局每年都会开展鄂伦春民俗文化节,都会举办十八驿站鄂伦春文化园开园仪式。(我们来到18驿站,正值中午,天非常热,在此停留便片刻,便匆匆离去。)</p> <p class="ql-block">  呼玛,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小县城,因呼玛河而得名。东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北接塔河县,南邻黑河市爱辉区和嫩江市。</p><p class="ql-block"> 这座悠闲低调的边陲小城,是最祥和的边境城市,没有游客熙熙攘攘,江边只有洗衣服钓鱼和晒太阳的人。(原本想在呼玛安营扎寨了,逛了一圈没有找到适合的地方。就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在一个乡镇住下了)</p> <p class="ql-block">  6月27日早饭后,我们沿着G331继续前行去黑河。进入界江绿道,江面变得宽阔起来,视野豁然开朗。黑龙江如一条银色丝带,蜿蜒在中俄两国之间。</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子放慢了速度,发现前方有一个停车区,我们把车子停下来。欣赏黑河段的黑龙江,对岸是俄罗斯的村庄,木屋错落,炊烟袅袅,阳光洒在江面,碎成无数跳跃的金点,随波荡漾,美得让人屏息。</p><p class="ql-block"> 我情不自禁的掏出手机,拍下一张张照片,把此刻的美永远封存在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  6月27日中午,我们到达了黑河,这次来黑河是要到俄罗斯远东的第三大城,布拉维申斯克去看一看。表弟和表妹因没有护照,我们就在此分道扬镳,他们带着姑妈回莫旗了。短短的几天一同游玩,分别时还是有点不舍,往日的欢声笑语时常浮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黑河古称瑷珲,是中俄边境的璀璨明珠,用整条黑龙江当画布,把四季过成诗的地方。 ‌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拥有三个国家一类口岸,是中国通向欧亚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  2018年底黑河摩天轮一经点亮,便成为当地的又一“网红”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大黑河岛上的巨大摩天轮伴着夜色亮了起来,那璀璨的光芒在黑夜中熠熠生辉,宛如一轮硕大的明月悬浮在中俄边境的夜空中。</p> <p class="ql-block">  傍晚,当你沿江漫步,可欣赏碧波荡漾的江面、对岸俄罗斯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的清晰风光,幸运的我们目睹了一场,“一江两岸烟花秀”,焰火腾空而起,在界江上璀璨绽放,两岸百姓翘首欢呼。</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黑河的江边,远望着对岸的布市,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憧憬。期待着能有机会深入这座城市,探寻它的历史与未来;憧憬着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故事与回忆。</p> <p class="ql-block">  长达1284米的中俄黑龙江大桥,是不少人到黑河的首个打卡地。作为中俄之间第一座跨界江公路大桥,登上桥边的观光塔,可一睹大桥全貌。江风呼啸,一台台满载新鲜果蔬的车辆疾驰而去,一江两岸的辽阔风光令人流连。</p> <p class="ql-block">  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大桥横跨江面,红色的钢结构桥身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站在大桥主题公园的观景台,1284米的桥身如一道长虹卧波,投下刚劲的几何光影。这座2022年通车的大桥,如今已成为区域合作的关键通道。</p> <p class="ql-block">  6月28号,我们报了个2日游的团,随团来到了俄罗斯市布拉格申斯克。</p> <p class="ql-block">  布拉戈维申斯克(中文俗名海兰泡)是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位于阿穆尔河(黑龙江)与结雅河汇流处,与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隔江相望,是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  布拉戈申斯克的胜利广场就是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而建的。凯旋门据说是1891年为迎接尚未成为沙皇的尼古拉二世而建立的,圆拱大门上方还标有罗曼诺夫王朝的皇家徽记和1891的字样。这座凯旋门虽然没有巴黎的那道凯旋门出名,但是碧蓝天空下看起来,依旧显得十分的巍峨气派。</p> <p class="ql-block">️ 列宁广场——高大的列宁塑像面朝前方,一只手臂有力的伸向远方,似乎在为迷茫的人指明道路。</p> <p class="ql-block">  站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的江边,江水依旧向东流,只是两岸换了人间。这里曾是中华故土,名叫海兰泡,如今却成了俄罗斯的城池,更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p><p class="ql-block"> 江水呜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惨痛的历史,七千多名同胞在这片土地上惨遭杀害。海兰泡惨案就是这样一块石头,它沉没在1900年的夏日,却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让人心痛难忍。</p> <p class="ql-block">  这座东正教堂造型独特,色彩鲜明。教堂的每个塔顶造型各异,每个塔顶都有着洋葱状的塔尖,洋葱头全部用西伯利亚产的黄金包裹。金色的蒜头圆顶、蓝色的楼裙、绿色的房檐、白色的墙壁,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火车站建于1915年,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小小的火车站建筑非常漂亮,站内站外即整洁又安静,火车站虽小但它的线路却四通八达。人们称它为俄罗斯远东车站。小火车站可以随便进入参观。</p> <p class="ql-block">  远东第一台蒸汽式火车头,保养得非常好,美丽如新。它见证了布市的交通发展史,是这座城市的重要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文盲逛超市,别有一番乐趣。语言成了我的第一道关卡。满眼的俄语让我瞬间觉得自己变成了“文盲”,超市购物只能靠手势交流。幸运的是俄罗斯人热情,让我感受到温暖,也买到了自己需要的商品。</p> <p class="ql-block">卢布</p> <p class="ql-block">  6月29日,早俄餐厅用餐。走进这家俄式餐厅,俄罗斯风情满满,每个角落都透着异国浪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俄美女与我合影</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导游把我们带到了俄购物一条街,让游客们在这一条街里逛一逛,各自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p> <p class="ql-block">  6月30日,我们参观爱辉历史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黑河市瑷珲历史陈列馆位于黑河市爱辉区瑷珲镇,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唯一以中俄东部领土演变历史为陈列主题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展示黑龙江由内河变为界河及瑷珲城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不断骚扰和入侵我国东北地区,边疆危机日趋加重,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使原本是中国内河的黑龙江成为中俄两国界河。</p> <p class="ql-block">  踏入瑷珲历史陈列馆的那一刻,历史的寒意如黑龙江的冰流,悄然渗入骨髓。</p><p class="ql-block"> 那些黑土地的哀鸣,凝固在“海兰泡惨案”的半景画中:刀光剑影下,无辜的百姓如秋叶飘零,江水被染成赤红,化作一条流淌的血河。</p> <p class="ql-block">  走进瑷珲博物馆,你会发现一项令人惊艳的指尖艺术——鱼皮画。</p><p class="ql-block"> 赫哲族,这个古老民族,以其独特的鱼皮画艺术闻名。每一幅鱼皮画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将鱼皮工艺升华为一幅幅生动绝美的画卷,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黑龙江省黑河市的瑷珲知青博物馆。这座全国最大的知青博物馆,珍藏着1700万知青的青春记忆。</p><p class="ql-block"> 1955年开始,全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数以百万计的城市青年响应号召,来到农村、边疆,其中有185万知青选择了黑龙江这片黑土地。(爱辉知青博物馆周一闭馆,我们在门外打个卡就离去了)</p> <p class="ql-block">  瑷珲外三道沟"北疆知青第一村"为文化标识,建有知青文化体验园和岁月留痕知青民宿,完整保留上世纪生产建设兵团连队生产生活场景。(走进知青小院,重温童年见过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雕塑上精心刻画着中国地图,“不仅能深切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还能在无形中增长知识,真可谓是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离开黑河的那一刻,我再次向江边望了望,我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来黑河小住几日,也许这就是黑河这座城市的魅力吧。</p> <p class="ql-block">  6月30日傍晚,我们乘坐黑河至哈尔滨的列车,6月31日中午返回了温暖的家,结束了12一天一路向北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