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13日,秋高气爽,和县老科协自然资源环境建设分会组织会员到芜湖市繁昌区中分村、板子矶、三山渡江第一船纪念馆开展红色旅游活动。</p><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中分村,这是一座六百多年的皖南古村落,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率队驻扎于此,设立司令部,指挥了"繁昌保卫战"。村中现存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谭震林旧居等14处红色遗迹,大家徜徉在绿树掩映的古村落,参观,采风,听取讲解员讲解,看展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p> <p class="ql-block">1938年,全国抗战进入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作为"皖南门户"的繁昌,成为中日双方必争之地。日本华中派遣军为维护长江交通运输和巩固占领区,进而撵走皖南的新四军,打通浙赣,接济侵犯武汉的日军,多次攻打繁昌县城。驻守繁昌的新四军三支队与繁昌人民团结协作,浴血奋战,拉开了保卫繁昌战斗的序幕。两年间,新四军三支队在繁昌与日军开展战斗近200次,仅1939年就有五次大的保卫战,并五战五捷。粉碎了日军以战养战、支援华中侵略的险恶阴谋。历时两年的繁昌保卫战,消灭日军数以干计,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精神。当时的日本派遣军总司令曾发出哀鸣"不可能与中共争夺繁昌"。这个日本人在屡战屡败中,弄明白了新四军不可战胜的原因。在保卫战中,军民一家,繁昌老百姓全力支援新四军。</p> <p class="ql-block">解讲员徐孝旺的母亲当时是繁昌妇抗会会员,她曾对徐孝旺说,新四军浴血抗击日军,乡亲们都不顾生命危险,争相上前线救护伤员、运送弹药、抢修工事,有时竟多达2000人。一位老奶奶带着十几岁的小姑娘,一起去战地给战士们送饭和鸡蛋,还帮助照顾伤员。中分、下分保等地的猎户还组成"猎户队",配合新四军作战,成为新四军的重要援助力量。徐孝旺告诉大家,他母亲临终前一再叮嘱,世代都要铭记新四军保卫繁昌人民的恩情。2006年,在繁昌县有关部门及群众的支持下,恢复重建了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徐孝旺自任"红色讲解员",义务向来参现者讲述新四军三支队英勇保卫繁昌的抗战故事。成为繁昌县著名的爱国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繁昌保卫战是新四军在安徽留下的了鲜明红色印记,大家站在"将军连理树"的绿阴下,缅怀先烈,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下午来到板子矶景区,这里是渡江战役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纪念地,也是电影《渡江侦察记》外景拍摄地。参观了渡江第一船展览馆、渡江战役胜利纪念广场、"螺丝咀"等景点。板子矶风景优美,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荻港镇长江段,为“长江二十四矶之首”闻名,因突兀江流、险峻地貌及翠竹怪石的自然景观著称,现存近千年古银杏、明清古塔、鹊起庵等遗迹。长江边的美丽风景,祖国的大好河山,令大家无比心动!在长江边上,想象着当年人民解放军渡江,前赴后继,英勇奋战,打过长江去的激烈战斗场景,惊心动魄,永远难忘!</p> <p class="ql-block">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渡江战役的历史,最后来到长江之滨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莲花湖畔。”渡江第一船纪念馆“就坐落在此。这里水域开阔,风景无限,祖国处处山水如画。渡江战役第一船是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一营三连二排五班在渡江战役中最先突破长江防线的作战行动。该船在繁昌县保定乡夏家湖(今属芜湖市三山区)南岸登陆,标志着解放军撕开国民党军江防。1949年3月,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南下至无为、和县地区开展水上练兵。4月20日晚,二三五团作为第一梯队从无为县白茆洲拖船入江,因通讯员误传口令,五班船只率先冲出。该船距南岸百米时遭国民党第八十八军阻击,战士李世松以肩扛梯助战友攀登峭壁,占领阵地后于21时15分发射信号弹完成登陆。该行动被确认为渡江战役最先登陆行动。人民解放军长风破浪,奏响了解放全中国的胜利凯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浩气长存!2020年习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p> <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既登高,又采风,吸收了阳光和新鲜空气,锻炼了身体,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p><p class="ql-block">(柯芳写于2025年11月13日晨,部分照片为樊俊同志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