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行(三)2025.10.24—11.2

pkp

观音桥——色达五明佛学院(2025.10.27) <p class="ql-block">  今早8:30先去观音桥镇的观音寺,离天空最近的观音寺。寺庙始建于公元7世纪,传说因信徒在耕作时发现自土地中显化的四臂观音状器物而建,藏语称“土基钦波”,意为天然观音。建筑群依山而建,海拔约3685米,采用绛红色墙体与金色屋顶的藏族风格,现存建筑面积1822平方米,被誉为“小布达拉宫”。主殿供奉的四臂观音像由金、银、珊瑚等珠宝熔铸而成,与西藏布达拉宫、普陀山观音菩萨并称“同根三姊妹”。‌‌1961年寺庙毁于火灾,1979年启动重建,1980年举行开光仪式并开放。作为国家4A级观音桥景区核心,年接待信众数万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有大规模朝圣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午10点左右出发去色达,甘孜州色达县。一路都是彩林,不同深度颜色的黄绿相间树林,很美!</p><p class="ql-block"> 大约下午2点半达到酒店,吃了午饭,休息一会儿,下午5点乘坐景交车达到色达五明佛学院观景台。色达五明佛学院一天只开通景交车3次,上午,中午和傍晚。我们是傍晚坐车进去,是为了可以看到色达佛学院的夜景。</p><p class="ql-block"> 色达五明佛学院,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由四川省佛教协会主办,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洛若镇,平均海拔3900米,属藏传佛教宁玛派。学院前身为喇荣寺五明佛学院。1880年,德绛多吉修建一处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日追”(修行处)。上世纪80年代,宁玛派僧人晋美彭措扩建该修行点,创建小规模讲经院和禅修院各一座,时有32名学员,晋美彭措任堪布。1985年5月,形成喇荣学经点,至1993年,学经点学员增加至2千多人,经师54人。1997年,成立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上世纪90年代末,规模逐渐扩大、人员数量急剧增长,地质、消防、卫生、治安等隐患很大。2013年,学院所在的洛若乡撤销,设立洛若镇,喇荣寺五明佛学院被纳入撤乡建镇工作整体规划和建设,通过撤乡建镇、拆违清非、规范管理,打造管理有序、功能完善、适宜学修的环境。2014年1月9日,学院觉姆经堂后方僧舍发生火灾,烧毁僧舍150间,后查证为电线短路引发。同年,色达县投资850万元,对佛学院进行10KV线路改造。2016年,由政府出资的五明佛学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成。7月,喇荣寺五明佛学院整顿消防安全等隐患。2017年8月28日,挂牌成立色达五明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喇荣寺管理委员会。色达五明佛学院以教学活动为主,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建设成为正规化、法治化现代宗教院校。</p><p class="ql-block"> 据说,色达学员须在你所在地出家,经当地寺庙推荐,再经考核,才能入学。在佛学院的吃是免费的,并发放少量助学金,但是,住的地方必须自己盖,因此就产生乱搭线路引起火灾的事情。每个搭建的房间很小,一张床铺,就没剩余更多的空间。在晚上看到的灯光,就是各个房间的灯光。据说现有学院近3万人。</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入住的酒店是:卡萨连锁酒店(酒店有供氧),海拔3800米。</p> 色达——塔公(2025.10.28) <p class="ql-block">  早上8:30从色达出发,大约开车4个小时后,参观炉霍郎卡杰唐卡,唐卡画,午饭吃了面之后又开车两小时,下午4:30到达住宿地:塔公。虽然从色达到塔公只有300公里,但是由于弯路多,开了将近8个小时才到。</p><p class="ql-block"> 到了塔公,先入住,然后换乘小车,开了50分钟,达到雅拉雪山,海拔4800米左右,我们要走50个台阶才能达到山顶,由于曾经下过雪,台阶上有积冰,有点滑,小心翼翼爬到山顶。今天运气很好,夕阳照在山上,看到日照金山的壮丽景象,感觉一路的辛苦都值了。</p><p class="ql-block"> 入住普提亚庄园,海拔3700米,酒店有供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