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 2025年9月23至24日</p><p class="ql-block">地点: 阿塞拜疆首都_巴库、戈布斯坦</p><p class="ql-block">摄影: Jeams、Emily、RC、高山流水……</p><p class="ql-block">文字: Emily</p><p class="ql-block">声明: 部分图片来之网络,特向原作者致谢!</p> 前 言 <p class="ql-block"> 疫前近十年,每逢金秋,<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出国门,</span>用双足丈量土地,用双目探看世界。游走了三十多个国度、八十余座城池。</p> <p class="ql-block"> 闲居三年后欲重启行程,最魂牵梦萦的当数“二颗牙″(西班牙和葡萄牙),心系安达卢西亚的万般风情,早就准备了完整的旅游功略。然因种种原故,一再搁浅……</p> <p class="ql-block"> 度过了漫长的夏日,是秋非秋,高温依旧。</p> <p class="ql-block"> 眼瞅秋日临近,不由高山仰止。却因坊间频频传来欧洲堪忧的治安状况,偷盗<span style="font-size:18px;">猖獗</span>、抢劫<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风</span>,令人心猿意马、踌躇不前……</p> <p class="ql-block"> 故而就改择了相对安全的"高加索三国″远行目标。临时起意,行程仓促,来不及准备自由行的相关功略,只能选择参团游……</p> <p class="ql-block"> 目标锁定,约了同伴,网上下单,一键搞定。签了约、<span style="font-size:18px;">付了款,</span>待等出行通知……</p> <p class="ql-block"> 行前三日,总算等来了“出团通知书”。暮雨催秋,连日雨后,总算携来了几许清凉。</p> 行在路上 <p class="ql-block"> 秋分那日,半夜凉初透,一早约了车前往虹桥机场。</p> <p class="ql-block"> 一叶知秋,微风不燥。清晨6点前司机来接,驶上高架只见两旁的乌桕树叶已经开始泛黄透红。二十分钟不到,车已抵达“虹桥机场”。</p> <p class="ql-block"> 值机时被告知: 原定九点起飞的航班被延迟至中午11:50。好在先生和任春带同我们去贵宾室吃早餐并消磨时间……</p> <p class="ql-block"> 从上海虹桥机场到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的航行,约五个小时后,飞机开始降落。弦窗外,天山脚下的雪景初见端倪……</p> <p class="ql-block"> 下了飞机,从乌鲁木齐国内航站楼搭上“爱心转接车”,走捷径直达海关,转入国际航站楼。</p><p class="ql-block"> 过关后前往D268登机口,与领队谢辉汇合后,坐等登机信息……</p> <p class="ql-block"> 前往巴库的南航CZ8131于北京时间21:45起飞。升空不久,飞机剧烈颠簸。广播中传来: 因气浪等原因,机上暂停一切服务……</p><p class="ql-block"> 与风雨、气浪博击了半个多小时,飞机总算趋于平稳。大家长长地舒了口气,机上的服务才恢復了正常……</p> <p class="ql-block"> 凌晨起身,6点出门,一整天奔波于路途。当飞机趋于平稳,吃过餐食,倦意袭来,迅即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 梦境中: 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受宙斯惩处,被缚高加索的奥林匹斯山上,凶猛的秃鹫每天飞来啄食他的五脏六肺。神奇的是其白天被吞食,晚间则自愈,又重新生出新的肝脏等器官。<span style="font-size:18px;">备受折磨三万年,最后被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所解救</span>……</p> <p class="ql-block"> 一个趔趄,梦被惊醒。原来飞机开始下降了……</p> <p class="ql-block"> 机翼下白色皑皑的雪山在绿植簇拥中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巴库与国内时差4小时,估摸飞了5小时后,于当地时间22:40抵达巴库盖达尔·阿利耶夫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 盖达尔·阿利耶夫是阿塞拜疆独立后的第三位总统。在其连任十年间,经济腾飞、功绩显著,这位国父级的总统深得民众爱戴!故而在该国时可见以其名字命名的重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地处高加索山脉的阿塞拜疆,位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它东濒里海,南接伊朗与土耳其,北邻俄罗斯,西界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p> <p class="ql-block"> 当晚入宿巴库的当地五星酒店。夜阑更深时,卸下一整天的疲惫,在大客房、小床铺的他乡酣然入梦……</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库</span>低于海平面28米,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了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首都。</p> <p class="ql-block"> “火之国”,一个将火焰融入基因血脉的国家,这里有燃烧千年不灭的永恒之火,这里是拜火教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 其波斯语意为“上帝之山”或“风之城”,历史最远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p> 一,远古的呼唤_戈布斯坦 <p class="ql-block"> 许是第一天旅途飞行及转换机时间过长?次晨,同伴略感不适。</p><p class="ql-block"> 早餐时,用英语与服务生商议,可否带些食物回房间予室友?遭拒!无奈请来当值经理,将情况复述后获准,逐选了些面包、水果等……</p> <p class="ql-block"> 上午9点半,司机开车来接。对于这辆巴库唯一的"宇通"大巴,丹尼尔珍惜有加,每天将车打扫的一尘不染。这位热情细致的当地小伙子,每当我们上下车时,他总会在车旁搀扶一把并送上温馨的微笑(此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大高加索山脉东南角的杰伊兰克奇梅兹河流域的"戈布斯坦″在阿塞拜疆语中意为“沟壑纵横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首次意外发现了这座曾被海浪淹没后又重新浮出水面的古代遗址。并在1000多块岩石上发现了6000多幅不同寻常的岩画。</p><p class="ql-block"> 经考古认证,这一记录人类生活进化的岩画群对探寻历史真迹具有重大意义。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称为“戈布斯坦岩石艺术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我们坐上大巴,穿越万年,来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距巴库七十公里之外的戈布斯坦,</span>探看人类远古文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将近二个小时的车程,窗外荒脊的山野里大风呼啸、尘土飞扬,颇有几份“大漠孤烟直”之苍凉……</p> <p class="ql-block"> 景区入口处设有戈布斯坦互动博物馆,通过影像资料与实物展陈辅助游客理解岩画背景。</p> <p class="ql-block"> 这些真实反映远古生活的实景展示,从旧石器时代的燧石取火方法、到围堵狩猎的场面以及简易的农耕工具等一系列原始图文资料,令人对人类最早的轨迹有了初步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该遗址保存了大量的史前岩画,历史跨度达4万年,记录了石器时代至中世纪古阿塞拜疆人的狩猎、舞蹈、航海等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段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通过这些简单的笔触,以岩画生动的雕刻技法展现了男性猎人、女性孕育、部落图腾等主题,由此将世纪前的人类活动轨迹构成了研究原始社会文化的重要考古实证。</p> <p class="ql-block"> 与名侦探柯南同名的当地导游是位86年的帅小伙,通晓多国语言,一口流利的中文相当标准,偶尔还会冒出几句上海话。</p><p class="ql-block"> 在古石形成的琴台上,他利用石间的缝隙,用石块敲击出空灵的音节……</p> <p class="ql-block"> 让人瞬间穿越,仿佛听到了“远古的呼唤”……</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崖的年轮中留下了岁月的皱褶,</span>当人们将指尖触及山体裂纹……</p> <p class="ql-block"> 恍若感受到了远古的风暴,正从石缝间悄然侵入……</p> <p class="ql-block"> 借助射入的光线,如同翻看厚重的石质档案,每一页都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 在这些看似杂乱的顽石中,刻有5000-20000年前远古人类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细辨,可以看到石上有趣的岩壁画。</p> <p class="ql-block"> 天然的拱门</p> <p class="ql-block"> 自成的石屋</p> <p class="ql-block"> 雕饰精美的墓碑</p> <p class="ql-block"> 这些深浅、大小不一的石孔,是原始戈布斯坦人用来蓄水的贮存器(因"里海″无淡水,天然的雨水就成了稀有的饮用水);也成了诱捕猎物到此的一种方法。同时也留下了中世纪驼队经过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凭吊怀古,念天下之悠悠……</p> <p class="ql-block">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p> <p class="ql-block"> 孔子后裔,欲与天公试比高!</p><p class="ql-block"> 纵览上下几万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戈布斯坦除了世纪前的岩画,还有另一奇观_泥火山。</p> <p class="ql-block"> 其地质特征为:泥火山的喷发物是低温泥浆、水、甲烷及硫化氢等气体。</p> <p class="ql-block"> 由地下沉积层在构造压力下沿裂隙上涌形成。</p> <p class="ql-block"> 泥浆温度通常接近地表,触感冰凉。</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地藏资源丰沛</p> <p class="ql-block"> 目前世界上共有700多座泥火山,其中45%坐落于阿境内。</p> <p class="ql-block"> 泥火山共含有128种矿物质,它是人类摄取天然资源的丰富宝藏。</p> <p class="ql-block"> 当地设有泥浆浴,也可将其用作敷面的保健品等……</p> <p class="ql-block"> 当地的匠人还将泥浆岩打造成神情具备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戈布斯坦泥火山群有10多公里沟壑纵横,裂纹遍布的山道。</p> <p class="ql-block"> 有些路段车难抵达,得完全靠双足去丈量……</p> <p class="ql-block"> 景区为了保护泥火山周边的原生态地貌及防止游客被毒蛇和蜥蜴所伤而专设了木质栈道。这蜿蜒绵长的栈道为游客观看提供了安全保障!</p> <p class="ql-block"> 但常有游客无视警示、踩在松软的泥山周边违规参观!</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长长的栈道逐一探看……</p> <p class="ql-block"> 听着咕噜咕噜冒泡的泥浆瞬间涌上地表,又立马沉入泥浆池内……</p> <p class="ql-block"> 瞅着泥浆慢慢渗出,从龟裂的泥堆里流淌出狭长的泥浆溪流……</p> <p class="ql-block"> 我们瞧见的这一奇观早已列入了吉尼斯记录……</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毕,下山来到当地一家特色餐厅。</p> <p class="ql-block"> 十九人围坐一桌,餐前面包、疏菜色拉逐一端上桌……</p> <p class="ql-block"> 当地蔬菜品种不多,最多的就是黄瓜、茄子、西红柿。此后每餐必配的蔬菜就非他莫属,这就苦了我家那位自小舌尖不沾"黄瓜、茄子"的老先生了!</p><p class="ql-block"> 然对我而言,在鲜有绿叶菜的异国他乡,这新鲜又鲜嫩的“红绿配”俨然成了我餐桌上的最爱 (My favorite)!</p> <p class="ql-block"> 浓稠的汤汁口味不错!</p> <p class="ql-block"> 当地盛产石榴,金秋又是收获的季节。来上一杯石榴汁,权当美酒佐佳肴!</p> <p class="ql-block"> 巴库第一餐,冲的就是这来之里海的烤鳟鱼,再浇上这稀有的石榴酱,那个味美,口齿留香。Yummy!</p> 世界第一口油井 <p class="ql-block"> 饭后,柯南带着我们来到巴库的西端,空旷的草坪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井架。</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就是建于1846年的世界第一囗油井,竟比常人所知的美国第一口油井(1859年)还早十余年!</p> <p class="ql-block"> 边上铁架里的“嗑头机"仍在不停地工作……</p> <p class="ql-block"> 斑驳的阳光照在机身上,背后的树色映衬着这台吸钞(油)机……</p> <p class="ql-block"> 运转了将近180年</p> <p class="ql-block"> 底下的油管锈了换、换了锈;操作的石油工也走了一代又一代……</p> <p class="ql-block"> 那轰鸣的机声还在隆隆作响,瞬间,将人们的思绪拽回到当年……</p> <p class="ql-block"> 濒临里海的巴库阿普歇仑半岛,蕴藏看丰富的油气资源。</p> <p class="ql-block"> 1846年,人们在这里开展勘探和开采活动,并竖起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p> <p class="ql-block"> 随之,巴库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高产油井,它“一个月里喷出了大约350万桶原油”。这是东半球和世界上第一口“万吨井”,滚滚喷腾的石油换来了大量财富,故而这里被称为阿塞拜疆的“小迪拜”。</p> <p class="ql-block"> 民间有句俗语:“富的流油” ,确实,阿塞拜疆依仗“黑金和白金”(地下的石油、地上的棉花)成了高加索三国最富足的国家。故而,在里海的海面上如果看到漂浮的石油也就不足为奇了!</p> <p class="ql-block"> 其实,巴库的石油还与诺贝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处提到的诺贝尔不是“火药之父”“诺贝尔奖创立者”_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而是他的二个哥哥。</p> <p class="ql-block"> 话说当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二个哥哥路德维格和罗伯特由巴库石油信息中嗅到了商机,于是,动用了其父在沙皇俄国的上层关系,打通了关节。</p><p class="ql-block"> 1875年,诺贝尔兄弟在巴库的巴拉汉尼油田上买进了几块租借地,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雇来钻井队,购买了当时先进的蒸汽机驱动的冲击钻机,打出了一批油井。</p> <p class="ql-block"> 1879年他们注册成立了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Nobel Brothers Oil Company)。</p><p class="ql-block"> 这家石油公司是十月革命前俄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他们开创的高度一体化的大型石油联合企业,主宰了俄国的石油贸易, 由此被后人称为“巴库石油大王”。</p> <p class="ql-block"> 后来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不甘诺贝尔家族在石油领域称霸,遂用低价竞争的方式剿杀其锐气,结果弄得二败俱伤!</p> <p class="ql-block"> 1906年,诺贝尔兄弟与罗斯柴尔德家族联手,与荷兰皇家壳牌集团联合组成欧洲集团,奋力开拓欧洲市场,至此才稳住了阵脚。各领风骚数百年……</p>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