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山以南,昆仑以北,隐藏着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这里是欧亚大陆文明的交汇点,也是西域民族艺术的瑰宝之地。</p><p class="ql-block">喀什,意为“玉石之国”,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曾是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商业都市,被誉为“丝路明珠”和“东方开罗”。这里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荟萃。</p><p class="ql-block">近年来"一带一路"经济特区和援疆政策推动了喀什发展。使人口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喀什地区的人口数为449万人,维吾尔族占80%。人口多于乌鲁木齐首府。</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抵达了格林东方酒店,安顿好行李后,便乘出租车前往古城东区的汗巴扎。</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司机是一位中年维吾尔族男士,汉语流利。他透露自己并非喀什本地人,之前在一家纺织厂工作,如今已在喀什安家落户。他和妻子辛勤工作,月收入近万元,育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正在乌鲁木齐读大学。从他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和知足。</p><p class="ql-block">下车之际,我还学到了一句维语:谢谢!——“热和慢特!”</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喀什古城东区的汗巴扎夜市亮起了暖黄的灯光,600多米长的街区被烟火气息所笼罩。</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里每天接待数万游客,数百家商铺与摊位共同编织出最鲜活的夜生活图景。</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各种特色美食,我们打算在这里逛逛,同时解决晚餐。</p> <p class="ql-block">肥硕烤全羊金黄酥脆,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摊主握着长杆翻动肉坯,油脂滴落炭火溅起火星。<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痛风的姨妹和我只能望羊兴叹!</span></p> <p class="ql-block">羊腿手抓饭。</p> <p class="ql-block">缸子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次水利工程建设期间,由于缺乏大锅,工人们将羊肉和胡萝卜切块后放入大茶缸中炖煮,这种烹饪方式逐渐流传开来。据传,新鲜的羊肉毫无腥膻之味,若再加入一两片新疆黄萝卜,与盐一同置于茶缸中慢炖,其味道尤为鲜美。这也难怪“鲜”字中会有一个“羊”字了。</p> <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西北凉皮美味无比。在亚瓦格古老的凉粉凉皮摊位旁,我们停下脚步,这里客人众多。我们每人点了一碗凉皮,每碗十元。这里的凉皮不添加芝麻酱,但味道依然令人满意。</p> <p class="ql-block">烤蛋的摊位很多,</p> <p class="ql-block">用鹅蛋挖空混入蜂蜜+藏红花,炭火烤出焦糖香卖15元/个。</p> <p class="ql-block">刨冰酸奶被制作得别出心裁,令人大开眼界。每杯仅需五元,价格亲民。我也尝试了一杯,但味道并未达到我的预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夜已深了,为了不影响明日的旅程,我们返回酒店休息。</span></p> <p class="ql-block">DAY:5</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随团队来到了喀什古城旁的高台民居。</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古城东北端,坐落在吐曼路以东,40多米高的黄土高崖上,是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这里保存了丰富的民族传统建筑和真实的生活场景,是名副其实的老城。</p> <p class="ql-block">在这片土地上,维族人世代聚居,他们的房屋依山而建,逐渐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景象。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垒的房子一家挨着一家,高低错落,展现出独特的风貌。有些条件较好的家庭甚至将房子建成了3、4层,而一般家庭则建成了2层。</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已有600年历史,部分区域的居住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首个伊斯兰化的突厥语民族王朝——喀什拉汗王朝的王宫曾建在高崖北面。由于一次大山洪,高崖被冲断,分为南北两坡,现在的民居位于南坡。</p> <p class="ql-block">进入高台民居老城,仿佛置身于《一千零一夜》中的奇幻世界。老城的小巷蜿蜒曲折、交错纵横,宛如一团乱麻。</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疆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土建筑群。房屋采用土砖、土木、砖木等材料构建,通过过街楼、悬空接等方式巧妙地连接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这些特色建筑具有独特土黄色的墙,和拱形门窗及雕花廊柱,被称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散发着浓厚的异域风情,同时也是电影《追风筝的人》的取景地。(此图是《追风筝的人》的电影场景)</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居民,都是靠手艺养活家庭,这些手艺经过延续和传承,形成了近20种非遗,包括木器,土陶 ,编织等等的手工业态。</p> <p class="ql-block">小巷里,随处可见制作土陶、花帽、铜器、乐器、地毯等手工艺品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门口挂着木牛流马的招牌,一定是位技艺精湛的木匠。</p> <p class="ql-block">老人搬张小马扎晒太阳,他的身影与陶土器皿相映,每一件陶器都藏着他与这片土地的羁绊。</p> <p class="ql-block">这里几乎每个人都会一件乐器,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热烈的热瓦普、都它尔和纳格拉鼓。</p> <p class="ql-block">在高台民居的东面,有一片荒废的区域。许多房屋空空如也,无人问津。</p><p class="ql-block">我们登上高处,俯瞰下方,只见一些残缺不全的墙壁。这些房屋历经岁月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洗礼,</span>部分已经坍塌,有些甚至裸露在外,破败不堪,有些已经坍塌了,还有一些没有了遮掩的部分,残损不堪。</p> <p class="ql-block">尽管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但或许每一块砖、每一道缝隙都是喀什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离开高台民居,来到了喀什古城东区 城门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开城仪式在10点半开始。我们提前半小时到达,但发现城门口已经人山人海,拥挤得水泄不通。我本以为身高能带来优势,挤进了一个小缝隙,但依然无法看到前方的情况。左右一看,发现旁边的人都站在石台阶上,手持自拍杆高高举起。</p> <p class="ql-block">姨妹无法靠近,她在一米之外递给我一个自拍杆。我效仿他人,将手机固定在自拍杆上,然后高高举起,终于捕捉到了一些画面。</p> <p class="ql-block">据说古城开城仪式天天有。天天都是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开城仪式结束,女演员为我们跳起了新疆舞。游客在城门口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导游卢古丽竖起了她的艾特莱斯围巾,召队友们入城。</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坐落在喀什市中心,拥有22.1万居民。老城区的居民中,有很多人从事商业和手工业。这里的街巷按照行业自发形成,成为手工作坊和产销市场的集中地。</p> <p class="ql-block">每个巷子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从东区的花盆巴扎、到巴依老爷的家、古丽的家,再到空中花园,百年老茶馆,然后木器巴扎、花盆巴扎和汉巴扎。(汉巴扎就是昨晚上去饮食街)</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建筑墙是土黄色,门窗是蓝绿色</p> <p class="ql-block">首饰巴扎(集市)</p> <p class="ql-block">阔孜其亚贝希巷(制陶匠)</p> <p class="ql-block">乐器巴扎的手鼓、热瓦普、都塔尔摆在一排,店主随手弹两句,调子活泼、欢快,脚就跟着点晃动。</p> <p class="ql-block">药茶巴扎</p> <p class="ql-block">缸子肉</p> <p class="ql-block">古丽的家</p> <p class="ql-block">空中花园是由维吾尔族商人依拉木·阿布都苏甫尔投资兴建的。这座建筑不仅展现了维吾尔族的传统建筑风格,还巧妙地融合了中亚、南亚以及中国的文化元素。</p><p class="ql-block">依拉木·阿布都苏甫尔曾游历过俄罗斯、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他亲自设计了这座建筑方案,专家们则根据他的构想完成了设计图纸。</p><p class="ql-block">据说,他每天要接待多达300位客人。</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小巷子里有绿植和红花。满满的异域风情,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 来到喀什,才算真正走进新疆的风情画卷。在这片土地上,每一步都是对西域之美的探寻。</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充满异域风情的街巷,身着民族盛装的姑娘</span>与游客的欣喜相映。</p> <p class="ql-block">老城角落咖啡 。</p> <p class="ql-block">解放北路把古城的东区和西区从中间隔开,过了马路就是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安斯拉卜艾提尕尔清真寺建于1442年,是中国现存清真寺中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艾提尕尔”意为礼拜与吉庆之地。</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前的广场,不仅是礼拜时的宗教场所,也是世俗活动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在东区巴扎逛完后,我们穿梭于西区的小巷。喀什古城宛如一部历经千年风沙摩挲的手抄本,那些由夯土筑成的迷宫般巷道,仿佛是时光用指纹一层层按出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油画街的独特景致,将喀什的人文画卷徐徐展开,在此驻足,<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受到别样的西域人文风情。</span></p> <p class="ql-block">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虽然肚子不饿,我还是忍不住买了两个馕。</p> <p class="ql-block">这家百年老茶馆是电影《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比赛观赛区的取景地。本地人和游客几乎将茶馆挤得满满当当。每半个小时,茶馆内便会上演民族舞和冬不拉表演。若时间充裕,不妨在此小坐半天,尽情领略地道的新疆风情。</p> <p class="ql-block">古巷幽深,国旗飘扬,蓝校服的身影在其中活跃。站在古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我目睹了荒凉与繁荣、激情与美好交织的壮丽画面,我感受到了地中海、波斯、印度和中华文明交融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也看到了喀什的蓬勃生机,这是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离开喀什前往莎车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