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日本明治村

星辰xin

<p class="ql-block">当现代都市的快节奏让人感到一丝疲惫时,总有一些地方,能像一台温柔的时光机,带我们回到一个充满变革与浪漫的年代。日本爱知县的明治村,便是这样一处所在。它并非一座真正的村落,而是一座宏伟的露天博物馆,将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的六十多栋珍贵建筑,从全国各地迁移至此,精心复原,构成了一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十月的名古屋,秋意渐浓。我们乘坐名铁到犬山,再换乘巴士直达明治村。抵达时,天空是多云见阴的,没有刺眼的阳光,反而为这场时光之旅平添了几分怀旧的滤镜。</p> <p class="ql-block">要理解明治村,必先理解明治时代。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岁月,日本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锁国政策,以“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为口号,开启了全面西化的现代化进程。</p> <p class="ql-block">明治村的游览路线设计得极为巧妙,一条主路蜿蜒而下,游客只需顺着指引,便能将主要景点尽收眼底,仿佛在阅读一本线装的历史书。</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第一站,是帝国宾馆中央大厅。这座由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建筑,是明治村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它原是东京旧帝国宾馆的主楼,赖特将其标志性的草原式风格与日本元素巧妙结合。</p> <p class="ql-block">西方的思潮、技术、建筑与生活方式如潮水般涌入,与根深蒂固的日本传统文化激烈碰撞、融合。从和服到洋装,从木屋到洋馆,从马车到蒸汽火车,整个社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明治村,正是这个特殊时代的缩影。它将那些在故地可能因城市发展而消逝的建筑遗产,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重新串联起来,让我们得以亲手触摸那段“和洋交融”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是品川灯塔,这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洋式灯塔之一。白色的塔身虽然不高,却在明治时代的航海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此时的明治村,枫叶尚未染红,依旧是大片的葱绿与浅黄交织,但这并不减损它的魅力,反而让那些或古朴或典雅的建筑本身,成为了视野中绝对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风格开始变得多样。我们看到了圣约翰教堂,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木结构建筑,尖顶、花窗玻璃,在日本的土地上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是当时基督教传入并扎根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这座哥特式建筑原建于京都,后来迁移至此,体现了明治时期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明治村占地约100公顷,保存了67座从日本各地迁移而来的明治时期历史建筑,其中10座被列为日本国家重要文化财产。整个园区依丘陵而建,西依尾张富士山,东傍风景如画的入鹿池,分为五个区域,被称为“丁目”。</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曲折的沙土路,经过一座座落在山林中的建筑,既欣赏风景,也欣赏不同建筑的样式,历史和现实融合,文化与风光同在。</p> <p class="ql-block">很多处建筑,用日文标注,很难用中文翻译,不得不用走马观花的方式仅做欣赏和体验,而不能准确的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虽然晚秋未到,但过渡期的树木枝叶仍把秋色渲染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在一条涓涓溪流旁,茂密的林木笼罩着一座宁谧的日本式住宅——这是明治时期日本著名文豪森鸥外和夏目漱石先后居住过的宅邸。</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原在东京文京区千驮木町,1891年起森鸥外在这里居住3年,并创办了日本最早的文学评论刊物《堰水栅》。1903年夏日漱石借居于此,在这里写出了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我是猫》,这座住宅也因此被人们亲切地叫做“猫之家”。</p> <p class="ql-block">园内还有一些学校建筑,如三重县藏持小学校舍、千里赤板小学礼堂等,竟达7处之多。这反映了当时日本政府坚决普及教育的政策,成了日本在短期内成功地赶上技术先进的西方国家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村里还有许多地方可以租借的明治时代服饰。我们不时看到穿着学生制服、贵族洋装甚至传统和服的游客在建筑间穿行、拍照。他们仿佛是从历史画报中走出来的人物,为整个明治村增添了无尽的生动与趣味。这种角色扮演式的互动,让每个人都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参观者。</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巷上,服饰馆、酿酒馆、舞技馆都能看到一些。有些收费参观,有的花钱消费,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只从外观上看看。</p> <p class="ql-block">更令人惊喜的是,明治村保留了明治时代的交通工具。园区内运行着明治天皇使用过的专车、日本最早的有轨电车及蒸汽机车。花500日元购买一张乘车券,就能体验蒸汽火车之旅,感受明治5年日本第一条铁路开通时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些蒸汽机车连接着园内的“SL名古屋站”和“SL东京站”,实际上能够乘坐运行中的蒸汽机车不仅在日本,在全世界也很难得。园区还再现了当时的连接和转车作业,让游客能全方位体验铁路文化。</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京都铁道博物馆迁来的旧日本国有铁道230型蒸汽机车,拖着同样充满年代感的木制车厢。随着一声悠长而响亮的汽笛,浓烈的白烟喷薄而出,列车缓缓开动。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哐当、哐当”的节奏声,车厢随着轨道微微摇晃。</p> <p class="ql-block">在1丁目附近,有一家大井牛肉店。这家店原是一家开业于明治二十年左右的神户火锅店,1968年移来明治村,保持着当年的营业情景。在这里,在这里品尝了重现明治时期流行的“牛锅”,甜咸的酱汁炖煮着牛肉,搭配爽脆的葱花的温泉蛋,让人可以品味明治时期日本初开牛肉饮食文化的风味。</p> <p class="ql-block">这是明治时期的化学生物实验楼,楼内有许多用于实验的仪器,虽然简陋,但很多科学研究从这里起步。</p> <p class="ql-block">更有趣的是那些“混血”建筑。比如旧日清纺绩会社纺织工厂,外部是西式的红砖墙与高窗,充满了工业时代的硬朗线条,但内部的一些木质结构细节,又保留了日本传统的工艺手法。而一些官员或富商的宅邸,常常是“和洋折衷”的典范:外观是洋气的西式立面,内部却保留着和室、书院等日式空间。</p> <p class="ql-block">明治村最迷人的,莫过于日式与西式建筑的和谐共存与有趣对话。在旧品川御殿(西乡隆盛寓所)前,我们看到了纯粹的日式建筑魅力。幽静的庭院、错落的木结构、纸拉门与榻榻米,无不透露着武士阶层的内敛与禅意。</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路行走,突然看到一条大江展现在眼前。从资料上看,流经明治村附近且最有可能的是被称为 “木曾川” 的河流。木曾川是日本一条重要的河流,流经岐阜县和爱知县,最终注入伊势湾。它的中下游流域开阔,形成了肥沃的尾张平原,而这条河也与明治村所在的犬山地区有着深厚的渊源。</p> <p class="ql-block">明治村不仅有静态建筑,还有许多仍在运作的历史设施。宇治山田邮局本为1909年建于伊势市的西洋式建筑物,现在不仅陈列着邮局的历史资料,也受理信件业务,刻有明治村风景的邮戳被用来作纪念印章。</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多种样式的建筑层出不穷。把这里当成一个完全体现明治时期的百科博物馆毫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明治村最妙之处,在于它并非一个“请勿触摸”的冰冷博物馆,而是一个充满互动与温度的体验空间。在这里,历史不再是遥远的文字,而是可以亲身参与的生动场景。我们根据返回的车行时刻表,准备返回名古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