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广东的姐妹们,特别是和我一样从外地来这儿扎根的,大家下午好。我是柒七,一个在广东定居住了快二十年的东北人。</p><p class="ql-block">都说广东“湿热”,但这几年,我越来越觉得,这“湿”是天气,“热”却是人心。今天,我想和大家唠的,不是大道理,而是我这个“新广东人”在养老规划里,算的一笔实实在在的 “气候账”。</p> <p class="ql-block"><b>一、 我妈的电话,和我的“恍然大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立冬那天,我妈从哈尔滨打来视频,屋里暖气足得她穿着单衣,叮嘱我:“佛山降温了,记得穿秋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嘴上答应,心里却想,广东的“降温”,在东北老乡眼里就是个笑话。但也就是这个瞬间,我忽然恍然大悟:我的晚年,大概率是不会在零下三十度的冬天里,裹着大棉袄度过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可能再也不需要攒钱买厚重的貂绒大衣,不需要交高昂的冬季取暖费。但同时,也意味着我失去了“猫冬”的选项,广东漫长的夏天,空调费将成为一笔硬性开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看,换个地方养老,连花钱和省钱的方式都得推倒重来。</p> <p class="ql-block"><b>二、 老陈的“候鸟”生活,和我的“定锚”思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小区里认识了一位老陈大哥,湖南人。他以前是典型的“候鸟”,冬天回湖南,夏天来佛山女儿家。前年,他不动了,在佛山长住了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问他不做“候鸟”了?他笑了笑说:“飞不动喽。年轻时觉得来回跑新鲜,年纪大了才发现,稳定的圈子、熟悉的医生、随时能约出来喝茶的老友,比省那点空调暖气费‘抵’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陈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在我心里。对于我们这些离家千里的人,晚年最重要的,或许不是做“候鸟”,而是稳稳地“定锚”。定在哪个城市,就把养老的资源、人脉和规划,深深地扎在那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b>三、 我的“新广东人”养老账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我的养老账本里,悄悄多出了几笔“新条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健康基金:岭南气候湿热,年纪大了关节、脾胃都得精心养护,这笔“祛湿”钱得留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社交基金:没有老家几十年的街坊邻居,我们更需要主动“经营”自己的圈子。和姐妹们喝早茶、去和漫慈的姐妹练形体,这些不是娱乐,是抵抗孤独的“良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现金流:这是我作为养老规划师最看重的一条。无论南北,一份终身稳定的现金流,才是我们“定锚”的底气。它让我不用担心社保在异地使用是否顺畅,让我能在岭南的四季里,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我们这代人,注定是迁徙的一代。从北到南,从此城到彼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无论扎根在哪里,愿我们都能,像本地的榕树一样,气根深垂,稳稳地抓住脚下的土地,枝繁叶茂地度过往后余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柒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广东的姐妹们,您是“老广”还是“新广东人”?您觉得在这边养老,和老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快来评论区,我们一起聊聊这份独特的“岭南养老经”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