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场心灵的遇见,一次温暖的觉醒》</p><p class="ql-block"> 昨日,承蒙谭平老师盛邀,我走进县城同丰步步高1915室的幸福疗愈工作坊。这场修行路上的遇见,因徐清恒老师的课程《对父母最大的忠诚,原来是承接父母的情绪》而直抵心灵深处。</p><p class="ql-block"> 徐老师仅初中毕业,非科班出身,却凭对心理学的赤诚热爱,七年深耕,将实践淬炼成深厚的专业功力,帮助了很多家庭。她以提问开场:"你是否总在重复父母的焦虑、愤怒与悲伤?"黑板上,几笔简图便将原生家庭的隐痛抽丝剥茧——父母无法安放的情绪,会悄然内化为子女的性情,代代传递。他教态自然,如涓涓细流,讲述平实通俗却句句叩人心扉,提醒着:情绪,要及时表达。</p><p class="ql-block"> 更震撼的,是她为一位12岁少年所做的疗愈。几来工作坊次后,那个从不开口的孩子,竟从缄默到发声,最终以恰当的词语“勤劳、勤奋、善良、快乐、慈悲"点评了在场每个人。这份转变,让家长惊喜,更让所有人敬佩。</p><p class="ql-block"> 工作坊里,我们敞开心扉,分享原生家庭留下的生命印记。原来那些原生家庭父母隐秘的伤痛都有。而两位老师传递的智慧如破云之光教我们破局:“用情感表达情绪,而非用情绪宣泄情绪——后者滋养暴躁,前者抵达和解。"</p><p class="ql-block"> 许老师更以《道德经》启迪我们:好好说话,发心向善,开口前先静默三秒。她讲起那位只念"阿弥陀佛"的和尚,一字不识,却将四字真言诵至纯粹,敲打之间竟疗愈了他人的手痛顽疾。这份返璞归真的信念,让我深感触动。</p><p class="ql-block"> 此行彻悟:人总要勇敢走出去,在不同的能量场中照见自己。或许某个瞬间,就会被一股温暖的力量“顶醒”,重拾安宁与勇气。感恩这场遇见,愿我们在疗愈中成长,在理解中彼此温暖。</p><p class="ql-block"> 此行我将徐老师的金句刻入心底,在修行的路上劳记:“利他,方能长久幸福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