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古城

袁勇

<p class="ql-block">赣州古城——被时光珍藏的旧梦。</p><p class="ql-block">古城之美,凝聚于三江汇流的壮阔、宋代古城的沧桑、红色土地的厚重与客家文化的温情,苏轼笔下“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诗意,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慨叹,以及现代“灯火璀璨,江山如画”的生机,共同勾勒出这座江南宋城的独特风骨与灵魂。</p> <p class="ql-block">第一眼看赣州,是宋城墙上吹来的风。</p> <p class="ql-block">建春门始建于东晋永和五年(349年),现存城门为宋代砖石城墙遗存,是赣州保存最完古城门之一,城墙厚度达6米,采用拱券结构和箭楼设计。‌‌</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江南重镇,也是古代通往岭南的水陆要道。</p> <p class="ql-block">作为古代贡江重要水陆枢纽,建春门曾是商旅进出赣州城的必经之地,现存瓮城基址印证其军事防御功能。‌‌</p> <p class="ql-block">建春门浮桥,又称东河浮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3—1173年),位于建春门外贡江之上,全长约400米,由100多只木船以缆绳相连组成,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浮桥之一,作为文化遗产,至今仍作为交通要道使用。‌‌</p> <p class="ql-block">浮桥由南宋知军洪迈主持修建,已有800多年历史,是宋代赣州三座浮桥(东河、西河、南河)中唯一保存至今的,被誉为“活着的宋代记忆”。</p><p class="ql-block">其结构分为33组,每组由3只木船并排组成,以缆绳连接并用钢缆、铁锚固定于江面,随水位涨落浮动,桥面宽约5米。‌‌</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每日定时开启两次(上午9:00和下午4:00)让船只通行,形成“过河拆桥”奇观。</p><p class="ql-block">古浮桥现仍为两岸居民通行要道,兼具文化景观功能,与建春门古城墙共同构成赣州“宋城文化”标志,郭沫若曾以“长桥水上浮”赞誉其诗意。</p><p class="ql-block">2018年,古浮桥被列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两岸不高不低的民房、青绿的榕树、岸边垂钓的老者,一种“活着就挺好的”松弛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古城以自己的温柔方式去接纳每一个行色匆匆的过客,让人心静,不急不躁,感受往昔情怀,感受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绝色风景,像极了我们努力生活而又渴望归属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p><p class="ql-block">青石板上踱旧时,烟火门楣话家常。</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位于赣州古城河套老城区东部,西南接和平路,东北连六合铺街,中通老古巷,属宋代阴街东段,保留卵石夹条石铺装路面及明清时期排水系统,街区走向形式自宋代形成后未发生改变。</p><p class="ql-block">明代称姜家巷,清初因皂役聚居得名皂儿巷,后谐音演变为现名。</p> <p class="ql-block">现存建筑以清代为主,包含书院、钱庄、会馆、店铺、作坊等类型,建筑风格融合赣南客家天井式、徽派及西洋式特色,形成多元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古城将历史与烟火气编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青砖灰瓦间深藏着南宋至今的市井繁华,鹅卵石路上每一步都能踏出岁月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相较于传统的徽派建筑,灶儿巷内的徽派建筑更多地结合了赣南地区客家建筑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赣州博物馆(新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古代瓷器、字画以及客家民俗文物见长。</p> <p class="ql-block">新馆一层,展出唐宋时期赣州精品瓷器。</p> <p class="ql-block">二层以《客家摇篮·赣州》为主题,全景展示客家人的迁徙历史与非遗技艺。‌‌</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触摸古城历史的脉络,探寻千年客家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通天岩,心灵的禅意出口。</p><p class="ql-block">通天岩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通天岩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多天然岩洞。其一岩洞顶有一窍,相传上可通天,故名。</p> <p class="ql-block">通天岩石窟位于赣州古城西北郊,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至今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p> <p class="ql-block">主要有通天岩、翠微岩、忘归岩、同心岩、广福寺、玉水池等10余处景点。</p> <p class="ql-block">北有莫高窟,南有通天岩。</p> <p class="ql-block">魏家大院,位于赣州古城罗家巷一带,横跨罗家巷、荷包塘、慈姑岭三条街巷,是赣州市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客家家族民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该建筑群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9-1820),由闽西客家移民魏宗长家族经百年扩建形成,占地1.8万平方米,现存住宅、祠堂、学堂等建筑11座,采用水磨青砖封火山墙与雕花木构窗饰,布局呈现“九井十八厅”形制及四水归堂院落格局。</p> <p class="ql-block">魏家大院是了解客家摇篮历史文化、感受赣南客家建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赣州文庙,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赣州文庙坐北朝南,形制基本完整,是江西现存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保存原状最完整的清代县学和祭孔场所。</p> <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群山墙多为曲线且变化有致,具有岭南建筑的风格特点,在结构、构造和装饰上又大量采用江西南部地方做法,是官式建筑地方化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寿量古寺,位于建春门附近,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供奉观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该寺始建于五代后梁年间(907—923年),由百胜军防御使卢光稠为报答道诚和尚治愈疾疫之恩捐建东宅花园而建,初名“卢兴延寿”,后改称“圣寿”,北宋祥符年间(1008—1016年)定名寿量寺。</p> <p class="ql-block">‌在寿量古寺,求签和消灾延寿祈福被认为最为灵验‌。</p> <p class="ql-block">广东会馆,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为岭南风格砖木石混合结构建筑。</p><p class="ql-block">该建筑采用三路三进三开间布局,集石雕、木雕、灰塑与琉璃塑装饰于一体,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该建筑原为清代广东省旅赣同乡会馆,属赣州七大商帮会馆之一,其规模与精美程度在当年有"广东会馆赛过它"的民间赞誉。</p> <p class="ql-block">阳明书院与广东会馆相邻,原为濂溪书院,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由南赣巡抚王守仁创建,用于宣讲“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学说。</p> <p class="ql-block">书院为三进式客家民居,崇祯十三年(1640)书院迁址更名廉泉书院,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知府王藩于原址重建定名“阳明书院”。</p> <p class="ql-block">出阳明书院向左,沿小巷,拾级而上,便是郁孤台。</p> <p class="ql-block">郁孤台,别名田螺岭,位于赣州古城贺兰山顶,宋代古城墙自郁孤台下逶迤而过,因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p> <p class="ql-block">郁孤台自唐代即为赣州名胜,李勉曾更名“望阙”,宋绍兴年间曾慥增建北台。</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时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使其闻名。</p> <p class="ql-block">李渤、苏东坡、岳飞、文天祥、王阳明、郭沫若等历代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诗词。</p> <p class="ql-block">下郁孤台,沿古城墙,过北门,不远处,即是八镜台。</p> <p class="ql-block">八境台,位于赣州章江与贡江交汇处,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由虔州知州孔宗瀚主持建造。</p><p class="ql-block">从八镜台台顶,可远眺三江汇流的壮阔。</p> <p class="ql-block">孔宗瀚绘《虔州八境图》邀苏轼题诗,苏轼在此创作中首次提出城市八景概念,成为中国景观文化的标志性事件。</p><p class="ql-block">赣州古城也是中国“城市八景”概念的起源地。</p> <p class="ql-block">标准钟,位于古城解放路与阳明路交汇处,苏式风格建筑,米黄色外墙配墨绿琉璃瓦顶,采用苏联红砖工艺与中空环形立柱设计,顶部红五星与四面钟盘构成标志性外观,六层楼体高20米。</p><p class="ql-block">1952年10月开工,1953年5月1日竣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而建,建成后长期为赣州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宋潮不夜城</p><p class="ql-block">赣州的夜晚,是属于宋潮不夜城的。这座千年历史古韵的城市,依稀可见宋朝的风华,依然在这里散发独有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以宋代文化为核心的国家级文旅标杆项目,凭借沉浸式体验与跨界融合模式,入选“2025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p> <p class="ql-block">郁孤梦华,宋式的夜生活,是适宜慢游闲逛,是舒适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穿梭宋城间, 千年一梦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