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声声

宋斌清

<p class="ql-block">真火照路</p><p class="ql-block"> 布谷鸟</p><p class="ql-block"> 当文字沦为流量的奴仆,当故事变成精心设计的陷阱,我们正站在一个真假难辨的时代悬崖边。屏幕前的每一帧画面、每一段音频、每一篇推文,都可能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围猎——猎物是我们日渐疲惫却仍渴望真相的心。</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信息是照亮蒙昧的光,而今它却常化作迷雾,将人引入情绪的漩涡。自媒体如野火燎原,内容生产门槛低到尘埃里,可悲的是,许多执笔者不再以真实为锚,不以良知为舵,反而把“爆火”奉为唯一信仰。语出惊人者生,平实求真者死。于是耸人听闻成了标配,断章取义成为技艺,张冠李戴成了家常便饭。一句“你敢信?”开场,便能掀起千层浪;一段AI生成的“秘史”,竟能收割百万点赞。</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齿冷的是那些披着“爱国”外衣的表演者。他们熟练地操弄民族情绪,把复杂的历史剪裁成煽情短剧,将严肃议题简化为非黑即白的情绪口号。他们高呼着正义,却干着歪曲与欺骗的勾当;他们自称代表人民,实则只为自己账户里的数字奔忙。历史被肢解成碎片,在滤镜与配乐中任人打扮,昨日英雄遭诋毁,昔日罪责被洗白,是非在点击量面前节节败退。</p><p class="ql-block"> 假药掺进保健品,添加剂藏身于餐桌,而虚假叙事则悄然侵入我们的认知系统。如果说前者伤害的是身体,那后者侵蚀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骨骼。当我们习惯于被喂养情绪而非事实,当我们对质疑产生恐惧,对异见报以围攻,独立思考的能力便正在退化。</p><p class="ql-block"> 技术本无罪,平台亦非恶。错的是那些利用便利行欺诈之实的人,是那些把良知兑换成流量的人。我们不是反对表达,而是反对以谎言为燃料的喧嚣;我们不拒绝激情,但拒绝被操纵的愤怒。</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声音,从不需要靠伪造来博取关注。它或许沉默,但坚定;或许缓慢,却清晰。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愿我们都能守住内心的尺度:不盲从,不轻信,不为一时的情绪所裹挟。毕竟,清醒,才是对这个时代最深沉的负责。</p><p class="ql-block"> 2025.11.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