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星期日,同事朋友相约<b>“重登十八盘、再赏大佛殿”</b>。<div> 辉县十八盘是位于南太行东麓的一条历史悠久的盘旋山路,连接<b>辉县平原</b>与<b>侯兆川</b>(俗称“盘上”)及<b>林州</b>、<b>山西</b>广大地区,以其陡峭险峻和军事战略价值著称。</div><div> 十八盘起点位于辉县高庄乡石井村的盘根村(盘底庄),终点至大佛殿古关口,全长约5华里,因<b>山路蜿蜒盘旋几十道弯</b>而得名<b>“十八盘”</b>。</div><div> <b>9为最大数字</b>,9的二倍18,当然是更多的意思。还有9的七倍72,比如<b>山西白陉古道的72拐</b>,那就是更多的弯道...</div> 十八盘辉县平原起点--<b>高庄乡石井自然村盘根村</b>,路边一水井。如果不是水井边支撑取水用的<b>“辘轳”</b>石头支架,依然<b>“昂首挺立”</b>!人们会遗忘千年古道边,不知滋养过多少从此经过的路人、与牲畜的<b>“功臣”</b>。<div> 这口水井,宋代<b>抗金英雄岳飞</b>收复新乡,追击金兵到此也许饮用过;抗战时期曾任<b>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的陈赓</b>将军,夜袭辉县城经此或许解过渴...</div> 如此水井,如今也只是用石板<b>封上其口</b>而已。 <b>千年古道十八盘</b>(来自《辉县人民干得好》展览馆)<div>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拍照时间应该是<b>冬天的上午</b>(身影斜向西北),山上寸草不生、灌木落叶、<b>三位担担的</b>、<b>两位牵毛驴的</b>、<b>一位空手前行</b>的都穿着棉衣。</div><div> 从这张照片中不仅能看出照片时间,还可以看到当时的十八盘也是相当的繁忙,更可以感受出千年古道<b>马蹄声碎</b>、<b>人们生活之艰辛</b>...</div> <div><br></div><div><b>陈赓将军在太行</b></div><div> 抗战时期,陈赓将军曾多次经十八盘,奔袭辉县、潞王坟的日军,将军在日记中曾写到:<b>“此地大有贵州娄山关之险。”</b>当地人也有歌谣:<b>“十八盘,上下难,曲曲弯弯像登天。”</b></div><div> 2019年11月,跟随同学朋友前往<b>云南老山祭奠英烈</b>,途经贵州遵义,特意到遵义北边红军首次大捷的<b>娄山关战役</b>一览,娄山关战役的<b>大尖山</b>、<b>小尖山战斗</b>遗址依然保护完好,娄山关海拔1440米,比这里要高出一倍。</div><div> 伟人的著名词句<b>“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b>就是出自为娄山关大捷而书写的<b>《忆秦娥.娄山关》</b>之作。</div> <b>千年古道--十八盘起始处</b><div> 十八盘于上世纪七十年代(1969年4月)<b>“愚公洞”</b>的打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div><div> 如今,大搞美丽乡村、红色旅游建设,退出历史舞台沉睡了近半个世纪的<b>“千年古道--十八盘”又被唤醒</b>,向人们述说着千年沧桑变迁。</div> <b>上世纪末本世纪初</b>修建的北干渠支渠横跨十八盘之上,当时的十八盘已退出历史舞台,处于泥土淹埋沉睡之中,北干渠从此经过也许仅仅留有一<b>“过山水洞”</b>。<div> 如今<b>重修“十八盘”</b>,又将北干渠整修一番,横跨在<b>新的“十八盘”</b>之上,有建筑材料<b>(红砖、青石)</b>不同而推测。</div> 横跨于十八盘之上的<b>北干渠</b>,红砖为重修十八盘时新修,与青石衔接严丝合缝。 重新修建的十八盘起始处,<b>古老的路基石</b>偶然可见,多数的路基石不知<b>“去了”哪里</b>。 渐行渐高,这里的十八盘已是纯粹的<b>“千年古道”</b>模样,千年基石被踩得<b>流光发亮</b>。<div> 从上面新挖去的泥土来看,至少<b>有半米厚</b>,难怪在没有开挖前,我们千辛万苦都没有找到心心念念的<b>“十八盘”</b>,在此感谢开挖者!</div> 新修的十八盘,毕竟不是交通要道,惟<b>徒步爱好者</b>、<b>寻找历史痕迹的文人墨客</b>“来此一游”。如今,十八盘又被淹没在生命力旺盛的荒草中。 去年<b>(2024、11、23)</b>两位小朋友上十八盘游览大佛殿的照片,今年的今天,两位又<b>不约而同</b>的走在了一起。 今年<b>(2025、11、2)</b>的<b>小伙子</b>... 今年<b>(2025、11、2)</b>的两位小朋友,相隔不足一年似乎长大了许多。这是<b>姐姐</b>,那笑的叫灿烂... 即将到达山顶,有一较宽敞处垒有似城墙的建筑,不知是否<b>“侯赵川关”</b>?<div> 据<b>《卫辉府志》</b>记载:“<b>侯赵川关</b>在辉县西北六十里,登十八盘,踰石磢岭,连山四璋,严如城郭,资村等四社民居之,北接林虑,西瞰陵川,宋岳飞战处,今设巡检司,有弓兵二十五名”。</div> 到达山顶,俯瞰来时经过的<b>石井村</b>,以及石井村左侧(东边)<b>川流不息的229省道</b>,正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修通了此路,使<b>千年古道十八盘</b>得以休息。 仰望山脊新装置的<b>风力发电机</b> 湛蓝的天空下、层林尽染的山道间,行走着<b>热爱自然</b>、<b>热爱生活</b>的同事朋友。 通过风力发电机,远方露出的<b>青灰色山脊</b>,那就是八百里太行留给<b>“辉县醉美”</b>的一段。<br><br> 山巅看过层林尽染的红叶,向<b>千年大佛殿</b>前行,依然是<b>色彩斑斓</b>、<b>美轮美奂</b>的金秋之景。 千年<b>大佛殿</b> <div> 大佛殿位于辉县市南村镇南王庄村的南山上,<b>因殿内有一巨大石佛像,故名大佛殿</b>。</div><div> 创建年代大约在唐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大佛殿地处盘岭之上,辉县至山西古道东侧,周围群山环抱,古木参天林立。建筑布局分东、西两个院落,东主院为大佛殿,西侧院则为关帝殿。</div><div> 大佛殿现存建筑有山门、东西两陪殿和大殿等,大殿紧靠崖壁,崖壁的一部分前伸形成一个神台,神台之就山体凿造<b>坐像一尊</b>,<b>通高 3.40 米</b>,<b>体宽达 1.55 米</b>。</div><div> 西侧院正下方为<b>古道关卡门洞</b>,关帝庙有奶奶庙、火神庙和左右配殿。大殿石柱上镌刻对联 1 副,殿内铁铸关羽像现已不存。</div><div> 大佛殿山门前有一棵<b>千年参天黄榆树</b>,<b>树围 4 米</b>,树冠遮天盖地,衬托着殿宇凸现静谧空灵。殿内石佛堪称珍品,艺术价值极高。</div><div> <b>1976年</b>辉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div><div> <b>2005年</b>新乡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div><div> 大佛殿因拥有<b>“古佛、古树、古道、古山门”</b>四景,被称为辉县的<b>“四古”</b>之地。</div> <b>大佛殿</b>简介<br> 大佛殿右侧,就地取材,<b>依山体雕刻</b>而成的石碑。大殿之内<b>通高3.4米</b>、<b>体宽1.55米的坐佛</b>,同样是<b>依山体雕琢</b>而成。 大佛殿前<b>千年黄榆</b>简介<br> 科属:榆科 榉属、别名:榉树<div> 该<b>树龄1000多年</b>,树高20米。阳性属种,喜光,喜温暖环境。耐烟尘及有害气体。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对土壤的适应性强,生长慢,寿命长。<br> 趣闻:大佛殿地处古交通要塞,是从前连接侯兆川与山下平原的咽喉之处。相传古时候大佛殿十分鼎盛,佛事繁忙,香火不断。大佛殿的和尚十分好客,曾专门在殿前此树下摆放茶摊,不取分文,客商客人在此饮茶聊天,多有客人倾倒残茶时不注意而洒在此树上,久而久之,树干临路一侧被热茶烫坏,渐向干中腐朽,此后在朽处又神奇地长出二株小榉,紧贴主干向上生长,与大树浑然一体显得特别有情趣,至今在方圆百里内还广为流传着<b>“大佛殿的和尚管茶”</b>的赞誉传说。</div><div> 如今的<b>“大佛殿和尚管茶(查)”</b>已成著名的歇后语,意为做事<b>光明磊落</b>,管你<b>任意检查</b>!</div><div> 电影<b>《清凉寺的钟声》</b>曾在这里取景拍摄,据<b>殿主</b>讲,当时榆树无护栏保护,榆树下方有一鸡蛋粗细的小树枝,影响大树拍摄之美,<b>“谢导”</b>跪拜之后将其锯除。</div><div> 如今,锯除后留下的伤疤,长成了与主干浑然一体的、光溜溜的<b>“树瘤”</b>。<b>“谢导”</b>这一跪拜,又为<b>千年黄瑜</b>增添一景,又为<b>千年大佛殿</b>留下美丽故事。</div> 连接大佛殿东、西两院的<b>古道关卡门洞</b>,也是进出<b>侯赵川</b>、<b>林州</b>、<b>山西</b>的唯一<b>交通要道</b>。<div> 站在这里<b>静听</b>:<b>足下的青石</b>仿佛在向我们诉说,这是真实的历史,千年的客商、黎民百姓、帝王将相从这里走过,使我变得如此光滑坚实。<br> 站在这里<b>细听</b>:千年前的<b>毛驴</b>、<b>青骡</b>、<b>大马</b>蹄声阵阵,铃铛悠悠,犹在耳畔。</div><div> 站在这里<b>深思</b>:当年,<b>我国穷民弱</b>,<b>任人宰割</b>,弹丸之国的小日本,就能扛着三八大个枪、迈着大步、目中无人、不可一世的从这里走过,烧、杀我黎民百姓、掠夺我矿产资源...这是<b>何等的悲哀!</b></div><div><b> </b>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b>更应牢记历史、铭记先烈,不忘家国情怀,君子以自强不息!</b></div> 走出连接大佛殿东、西两院的古道关卡门洞,就进入了<b>侯赵川</b>,门洞之上石凿匾额<b>“乾坤正气”,</b>时刻在提醒我们要有乾坤正气、奋发图强。 <div><b> 山河已秋,人间忽晚,古道老树,时值暮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