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奇迹工程师:拔地而起的中国奇迹》讲述了8位主人公的故事——他们如同为大地“盖房子”的神奇建筑师,深耕土木、水利、交通领域,筑起平坦道路、坚固桥梁与宏伟大坝;“拔地而起的中国奇迹”,则指代港珠澳大桥、青藏铁路等由中国自主建成的世界顶尖工程。这本书将带我们认识这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探寻他们打造“奇迹”的历程。第一位是守护长江的“工程巨匠”郑守仁院士。儿时目睹淮河洪灾,他立志为河流装上“防洪铠甲”。后来,他主持葛洲坝、三峡等超级水库工程,独创“人造江底”解法,攻克“深江拦流”难题;他还像“严爷爷”般紧盯质量,写下大量工程日记,为三峡工程留存“成长手册”。第二位是铁路“筑梦人”孙永福院士。出身农村的他,毕生与铁路相伴:拓宽衡广铁路,缓解火车拥堵;建成京九铁路,紧密连接北京与香港;更带队将青藏铁路修至世界屋脊。为应对高原冻土冻融问题,他给铁路装上“保温被”,还专门建医院保障工人安全,让“钢铁巨龙”成功翻越高原。第三位是黄浦江“大桥魔法师”林元培院士。曾几何时,黄浦江无桥,过江不便。他接续前辈梦想,攻克诸多难题,建成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其中杨浦大桥主跨达602米,约等于6个足球场连起来的长度,在当时堪称世界最长。此后,他又建成能在海上“奔跑”的东海大桥,让中国造桥技术震惊世界。第四位是城市“超级设计师”吴志强院士。为做好上海世博会规划,他筹备20年,最终设计的“世界眼”方案广受赞誉。汶川地震后,他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参与家园重建规划,助力孩子们早日住进安全房屋。如今,他还运用人工智能为城市装上“智慧大脑”,让生活更舒适便捷。第五位是地下世界“数字建造师”朱合华院士。他擅长“数字魔法”:先为隧道、地铁搭建与实物一致的虚拟模型,提前排查施工隐患;还研发出实用数字技术,如同给工程师配备“超级工具箱”,助力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上海长江隧道顺利建成。第六位是高铁“领航员”卢春房院士。他曾参与青藏铁路建设,克服高原缺氧、冻土难处理等困境;后来又带队研发“复兴号”高铁,让中国高铁拥有自主“中国心”,跑得又快又稳,令外国友人羡慕不已。第七位是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林鸣院士。他带领团队修建了6.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将33节箱式沉管像拼积木般在海底拼接,最终误差不足3厘米,比一根手指宽度还小。大桥建成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往来便捷如邻里。第八位是水利“水管家”钮新强院士。他负责南水北调中线项目:为丹江口大坝“长高”以扩容,还在黄河底下挖掘隧道,让长江水穿越隧道输送至缺水北方;他还为三峡工程设计“水电梯”与“升船机”,让大船能轻松“爬”过大坝,无需绕路。这8位院士的故事,正是中国超级工程的缩影。他们以坚持、智慧与勇气,将一个个高难度工程变为现实。读这本书,我们不仅能知晓这些超级工程的建造过程,更能学习院士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的精神——或许未来,我们中也会有人成为新的“大地建筑师”,为祖国缔造更多奇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