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平常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8272589</p><p class="ql-block">美篇图片:自拍 苹果15 pro Max</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古风悠扬抒情自由</p><p class="ql-block">美篇模版:秋染山河</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惠州市,在我心中不仅是岭南明珠,更是全世界最美的城市。这份深情源于她如诗如画的山水、厚重绵长的历史,以及2025年我用手机镜头捕捉到的一帧帧动人画面——从晨曦中的西湖涟漪,到暮色里的东江波光,每一处风景都在诉说着“鹅城”的风韵与温情。今天,就让我以图片影像为引,带您走进这座我深爱的城市,领略她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光。</p> <p class="ql-block">惠州,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自隋唐起便被誉为“粤东重镇”,千百年来始终是东江流域的政治中枢、经济枢纽、军事要塞与文化高地。这里曾是商贾云集的繁华都会,亦是文脉绵延的岭南名郡,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如今的惠州,既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又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焕发出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惠州别名“鹅城”,源于一个流传千年的美丽传说:仙人骑木鹅自北而来,见此地山明水秀、湖光潋滟,心生眷恋,遂驻足不前。木鹅化作山岭,静卧西湖之畔,成为今日的飞鹅岭,也为这座城市镌刻下浪漫的开篇。从此,“鹅城”之名如诗行般流淌在时光长河中,承载着人们对美好家园的无限想象。</p> <p class="ql-block">飞鹅岭,坐落于惠州西湖之畔,南湖西岸,虽仅海拔七十余米,却因形似展翅欲飞的天鹅而得名。它不仅是城市地理的标志,更是惠州古城的天然屏障。传说中那乘鹅而来的仙人,仿佛将灵气洒落人间,使这片土地自古便氤氲着诗意与灵性。登临其上,西湖全景尽收眼底,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恍若置身仙境。飞鹅岭上现建立有国民革命军东征纪念碑,见证着惠州人民在近代革命斗争中的光辉历程。</p> <p class="ql-block">惠州建制史已逾2200年,素为“粤东门户”“岭南重镇”。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孕育出兼容并蓄、多元共生的岭南文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寓居于此,写下诗文587篇,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绝唱,更深情坦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座城,因一位诗人而熠熠生辉,千年风物,至今仍闪耀着人文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惠州西湖旅游景区,位于惠城区核心地带,由西湖与红花湖两大片区组成,总面积达20.91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13平方千米。这里山水相依、曲径通幽,既有天然去雕饰的素雅之美,又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底蕴。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它不仅是市民休闲健身的理想之地,更是游客领略岭南山水园林之美的绝佳窗口。</p> <p class="ql-block">惠州气候温润宜人,四季如春,城区被青山环抱,绿水穿城。高榜山苍翠如黛,东江碧波蜿蜒,西湖如明镜镶嵌于市心,构成“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绝美画卷。泗州塔影斜照,合江楼前风起,丰湖书院书香犹存——这些地标不仅记录着城市的记忆,也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夏日的惠州西湖,最动人的莫过于丰渚园中那一池荷花。碧叶连天,粉蕊含香,微风拂过,清香扑鼻,仿佛整个城市都沉浸在这份静谧与雅致之中。我常漫步荷塘小径,看蜻蜓点水,听蝉鸣鸟语,心随景动,宛如步入一幅流动的水墨丹青。这一刻,鹅城的美,是诗意的绽放,是心灵的归处。</p> <p class="ql-block">罗浮山,坐落于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距市区约60公里,乃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自秦汉以来,便享有“仙山”之誉,被誉为“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岭南第一山”“百越群山之首”,司马迁称其为“粤岳”,道教尊其为“第七大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总面积214.82平方公里,峰峦叠嶂,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巍然耸立于南粤大地。</p> <p class="ql-block">相传罗浮山乃蓬莱仙山之浮峰漂洋过海,与博罗之罗山合璧而成,故有“浮山泛海嫁罗山”的浪漫传说。其地貌融丹霞之奇秀与花岗岩之雄峻于一体,群峰竞秀,怪石嶙峋,林木葱茏,终年云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清晨登顶飞云顶,常可见云海翻腾,金光破晓,天地间一片辉煌,令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惠州山灵水秀,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这片热土孕育了叶挺、廖仲恺、邓演达、叶亚来等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杰出人物。他们或驰骋疆场,或投身革命,或心系民生,以热血与智慧推动着国家与民族的进步,也为惠州增添了厚重的历史荣光。</p> <p class="ql-block">叶挺,1896年生于广东惠阳县,1925年于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归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北伐战争中,他率部作为先遣队,连克汀泗桥、贺胜桥,大败吴佩孚主力,赢得“北伐名将”美誉。后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抗战期间任新四军军长。1989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称号,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其英名永耀鹅城。</p> <p class="ql-block">邓演达(1895年3月1日—1931年11月29日),字择生,广东惠州市惠城区三栋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主革命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致力于民族独立与社会革新,虽英年早逝,但其理想与精神如灯塔般照亮后人前行之路。</p> <p class="ql-block">惠州是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曾被廖仲恺称为“革命中心”。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先生两次派遣人员在此发动“三洲田起义”与“七女湖起义”,点燃了反清革命的烽火。1923年,为统一广东、肃清东江军阀,孙中山四次亲临惠州梅湖、飞鹅岭等地视察战备,留下革命足迹。这片土地,曾回荡着救亡图存的呐喊,也见证了民族觉醒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东江纵队”全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坐落在惠州市博罗县境内的罗浮山见证了东江纵队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以东江纵队为主力的华南抗日武装,与八路军、新四军一道,被朱德誉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东江纵队被中共中央军委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1945年抗战胜利后,根据国共协议,东江纵队主力部队于1946年6月北撤山东烟台,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参与解放战争。1949年底“两广纵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主力部队打回广东,参与解放广东的战斗。随后这支光荣的部队长期驻守在岭南广东大地,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广东武警部队,并光荣地参加了202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九三”大阅兵。</p> <p class="ql-block">惠州市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支点城市。她既有山水之城的静谧宜居,又有科技新城的活力脉动,是一座集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历史之美与现代之美于一体的魅力之城。如此惠州,怎能不让人心生热爱?</p> <p class="ql-block">惠州市,一座融合自然奇景、人文底蕴、历史记忆与时代发展的城市,正以她独有的方式绽放光彩。她依山傍水,文脉悠长;她革故鼎新,生机盎然。她是“鹅城”,是我心中最美的家乡。她的美,不仅在于湖光山色,更在于那一份沉淀千年的温度与情怀。所以,请允许我再次深情发问:我的家乡惠州,是不是非常、非常的美呢?</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