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说话

老倪

<p class="ql-block">以创新为刃,破“唱衰”迷思——从2024年专利数据看中国的坚韧前行</p><p class="ql-block">202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再次为全球创新格局绘下清晰的坐标:全球总量370万件的专利申请,实现了连续五年的增长。在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中,中国以180万件的申请量,近乎占据全球半壁江山,遥遥领先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再次蝉联全球第一。这一数据,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排名,(美国50万,日本42万,韩国30万,德国13.4万)更是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凭借强大内生动力与坚定信念砥砺前进的生动注脚,对那些不绝于耳的“唱衰论”构成了最有力的现实回应。</p><p class="ql-block">回顾近年,某些国际势力和国内少数论调时常渲染所谓“中国经济见顶论”、“脱钩断链论”,试图营造一种中国发展已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悲观叙事。然而,专利申请量这一衡量国家创新活力的核心指标,却以其客观性和前瞻性,无情地击碎了这些论调。创新,尤其是需要长期投入、厚积薄发的技术创新,绝非一时一日之功。中国专利申请量能持续领跑,并保持可观增幅,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庞大的创新生态系统并未因外部“围困”或内部转型的“阵痛”而萎缩,反而在压力中激发了更强劲的韧性。这背后,是无数企业、科研机构在“卡脖子”领域奋起直追的日夜攻关,是国家对教育、研发持续战略投入的成果显现,更是整个社会崇尚创新、鼓励试错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的体现。</p><p class="ql-block">进一步分析技术领域分布,计算机技术(13.2%)、数字通信等前沿领域持续成为专利申请的热点,这表明中国的创新并非低水平重复,而是紧密锚定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航道。在电机设备、医疗技术等关乎未来产业竞争和民生福祉的关键领域,中国的活跃表现同样印证了其创新质量与结构的同步优化。这种在“困难”时期依然能保持创新投入的定力与聚焦核心技术的锐力,恰恰是“砥砺前进”最深刻的诠释。它反映了一种超越短期波动的长远战略眼光,以及一种“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战略自信。与此同时,全球商标申请量在经历波动后初现复苏迹象,而中国以730万件的庞大规模稳居最大申请来源国,这从市场微观主体活力的角度,印证了中国经济的广阔腹地与内需潜力。商标是市场信心的风向标,如此巨大的申请量,意味着无数创业者与企业依然看好中国市场,愿意在此开拓事业,这本身就是对“中国经济衰退论”最直接的否定。</p><p class="ql-block">这些数据如同一面清晰的镜子,既照见了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实步伐,也映照出那些“唱衰”论调的苍白与短视。困难,从未让中华民族屈服,反而屡屡成为激发其惊人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催化剂。它们无声却雄辩地宣告:任何试图抹杀中国进步、低估中国人民奋斗意志的论调,都将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不攻自破。中国的征程,必将是穿越风雨、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度的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