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歌讲《论语》(75)

毛歌

<p class="ql-block">没有一个女人会喜欢自己的老公酗酒的。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看见自己的父亲每一天都醉醺醺的。酒本身没有好与坏的区别,是喝酒的人自己出了问题。“酒不醉人人自醉”, 原因还是在喝酒的人。这个自醉,除开李白那样的诗人,或者像阮籍那样故意要让自己睡在酒缸里的人以外 , 还有就是独自忧愁郁闷,心情低落,觉得酒可以解忧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能够喝酒的人有胆量才可以说出来的话 ,其实也是一种情感表达, 不一定真喝的。另外,就是碍于面子,不得不喝。现代商业社会,找人办事,或者谈个合同,搞个招标,也是不得不喝的事情。酒喝到位了,事情也就办好了。这是我们的文化,改变很难的。人情就在这个地方,你不尊重这个人情,你怎么世故啊?没有办法生存的。你要是职员,招标失败,老板会怎样说?你不会喝酒吗?我们就知道这个喝酒是真能解决问题的。人情世故,四个字,是了解中国人生文化的钥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的酒量大小,我们不知道,他应该也是可以喝一点的。孔子说“不为酒困”,就晓得他多少可以喝一点的。那么多学生,逢年过节,学生毕业搞个典礼,喝一点也是在人情的。孔子说“不为酒困”。这个“困”字是真好。困难的“困”,其实就是陷在一件事情里面,一时半会出不来。困境,是一种局势,等于生命力的无法实现。酒,可以喝,但不要“困”在里面,这个就是糊涂,就是被动,就是你醉酒了。醉酒当歌,那是诗人的事情,一般人只是醉酒,拿个筷子敲打餐桌。我们老家有个人,外号“酒癫子”。这个“癫”字是病字头,一天到晚喝酒,走路喝酒,睡前喝酒,到邻居家坐,屁股没有挨板凳,就喊拿酒来。这个人后来倒在水田里,死了。这个是醉酒酗酒是烂醉如泥。生命完全被酒挟持了,没有了自己的主动权。人生到了这个地步,是很可怜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不为酒困”,是清醒,是给了后人一个提醒。其实不是酒,什么东西也是一样,不要“困”在里面,不要塌陷进去出不来。所以,这个“酒”可以是视频啊、读书啊、游戏啊等等,“困”是上瘾的表现。我们读《论语》,需要打开局面,否则也是一种“困”。这个字不懂就不敢往下读,就对不起孔子。我们老家说“困觉”,鲁迅的《阿Q正传》里面也有阿Q要和吴妈困觉的一个对话,这个“困”就是睡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不要“困”,被什么东西纠结,被什么东西捆绑,被什么东西束缚,被什么东西困扰,要清醒过来。不为所困,就是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中心,有自己的边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困,是没有了自制力,没有了自律。一个人没有了自律,怎么谈论清醒啊?没有了清醒,人生就失去了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