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某市举办中小学生楹联创作竞赛,各学段进入决赛的不外乎几十个学生。</p><p class="ql-block"> 竞赛题一般为两个。一个是应对联,即命题出一个联句,参赛者给它写一个对句;一个是自创联,参赛者根据命题写一副对联。</p><p class="ql-block"> 用什么方式评呢?一般是一个学段两个评委,采用计分法,根据总分的多少评出各获奖等级。但这种评比方法效率不高,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易评完,且易出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也当过评委, 我和另一个评委商量好,不打分,就拿着试卷看。规则是:如果第一题做得好,第二题也做得好,则分为一等;若一个题做得好,一个题有小问题,则分为二等奖;若两个题都有小问题,或一个题做得好,一个题有大问题,则作三等奖;其余则为优秀了。分工是:各等级的试卷先由一个评委选,另一个评委进行审查,若发现有选得不妥的再作调整。程序是:将试卷拿在手,迅速看,很快把一等奖找出来。只要见到第一个题有问题,就不能入一等;然后在剩下的试卷中按规则找二等,只要有一个题做得好,另一个只是小问题,则二等就基本敲定。再后又从剩下的作品中按规则找出三等奖。剩下的都作优秀奖,就不用找了。用这种方式越到后头,手里的试卷越少,选起来越方便,比打分快很多,我们把后续的什么工作都做完了,其他学段的评委还在埋头阅卷打分。</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个人的看法,每个学段一个评委就够了。大不了第一道是对各等级进行初选;第二道、第三道……是对各等级的试卷进行斟酌调整。如果评委都是本市的,担心评委徇私,还可以考虑一个学段用两个评委;如果评委都是外来的,完全可以是一个评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