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张翔 <p class="ql-block">一江山岛纪念馆(全称: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管理中心)</p><p class="ql-block">坐落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青年路518号,紧邻枫山北麓与海门河,地理位置优越且环境肃穆 。作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它以纪念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为核心,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教育价值。</p><p class="ql-block"> 历史背景与建设历程</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于2005年1月18日战役胜利50周年之际正式开馆,2025年1月18日战役胜利70周年时完成改造升级并重新开放 。改造后的纪念馆占地面积8773平方米,建筑面积4288平方米,布展面积达3983平方米,累计接待超过350万人次参观,曾接待多位国家政要与社会知名人士 。</p><p class="ql-block"> 展陈内容与特色</p><p class="ql-block">纪念馆以“初露锋芒——三军联合解放一江山岛”为主题,展陈分为三部分四专题:</p><p class="ql-block"> 一楼聚焦战役决策部署、战前准备与人民支前,通过历史文献、武器模型、场景复原等,细致还原战役背后的运筹帷幄与全民支援 。入口处的立体黄铜雕像与三军雕像庄严肃穆,序厅中19.55米长的填纹釉雕《赤旌破晓:1955陆海空鏖兵纪胜图》以连贯叙事完整再现战役全貌 。</p><p class="ql-block"> 二楼讲述战斗经过与胜利成果,增设“英名永存”“永久的纪念”“传垦荒精神 建和美大陈”专题,通过油画《解放一江山岛》《胜利的早晨》等艺术作品、烈士遗物及电子多媒体技术,生动呈现战役的激烈场景与深远影响 。</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雕像视频</p> <p class="ql-block">视频</p> <p class="ql-block">一江山岛登陆战烈士纪念塔 视频</p> <p class="ql-block">来自各地20军后代相聚寻访一江山岛登录战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寻访20军后代在烈士陵园进行烈士祭奠仪式。</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父亲收藏的原1955年烈士陵园和战友醒明烈士墓碑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近年修建的新墓碑。</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新中国的既定政策和基本任务。在中共中央、毛泽东“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心指导下,中央军委制定了首先夺取东南沿海各主要岛屿再解放台湾的作战方针。1955年1月,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举行首次联合登陆作战,一举攻占一江山岛,并迫使国民党军撤离大陈岛,全部解放浙东沿海岛屿。这次胜利不仅改变了台湾海峡的斗争形势,为解放台湾创造了有利条件,更彰显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p><p class="ql-block">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根本指向,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有效应对外部军事挑衅,有力震慑“台独”分裂势力,遂行边防斗争、海上维权等重大任务,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续写新的时代篇章。</p> <p class="ql-block">《“三军长剑”铜雕》</p><p class="ql-block">在展馆中心,“三军长剑”雕塑拔地而起,傲立醒目。六边形基座与展馆支撑柱体契合,如榫卯相连,托举着剑身。</p><p class="ql-block">基座内光源似星辰,透过格栅营造出庄重氛围。侧面旗帜、五角星与“1955.1.18”融合,这是一江山岛战役的印记,也是我军首次三军联合作战的开端。</p><p class="ql-block">剑身四周,陆、海、空三军人物雕塑环绕,代表着全军将士,与长剑一同铸就捍卫国家的永恒誓言。剑身上,三军武器装备浮雕如岁月长卷,从 1955年的烽火延续至新时代的尖端,展现军事装备的变迁。剑锋指向苍穹,顶部五星闪耀,象征军队荣耀与国家主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