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1月8日去南京美术馆看展,内容是“戏里戏外,人间烟火”,而且展期至11月8日止,今天是展期的最后一天。上午早餐后即出发前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家美术馆在秦淮区四条巷中,本以为南京美术馆是长江路上的那个美术馆,哪知是在秦淮区的一个小巷中。搜索11月南京看展,这家美术馆也名列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来是“溧庆黄梅戏团影像资料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溧庆是什么地方?原来是南京溧水洪蓝街道的一个黄梅剧团,影像是由南京日报摄影记者姚强历时三年跟随南京溧庆黄梅戏剧团辗转多省拍摄的系列作品,以影像为笔,描绘当代民营戏剧院团生活的多彩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姚强说:“三年来,我拍摄了数万张照片,本次摄影展从中甄选了116幅精品进行展出。”姚强说,这些作品从舞台光影到后台日常,从演员的妆容神情到观众的专注目光,真实记录了剧团人台前幕后的点滴瞬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与一般的艺术创作不同,摄影记者出身的姚强立足田野调研,以平实而温暖的微观视角,捕捉溧庆剧团最真实、最质朴的瞬间,使作品充满浓郁的烟火气和鲜活的生动感。剧团里的小夫妻、青年学生、团长、跑龙套的青年、戏曲名家......他们的故事和经历被一一捕捉,以影像的形式记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溧庆剧团作为南京市“民营院团改革创新示范点”,在团长陈祥飞的带领下,每年演出500余场,凭借实力赢得众多专业奖项,积累了大量民间粉丝。其成功,彰显了民营院团在戏曲传承与创新中的独特价值,更为民营院团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改革创新的可行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真正来之民间底层的文艺人真实的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戏曲千年,历史如河。中国戏曲的舞台,既是艺术的传奇,也是文化的镜像。从经典传世的《西厢记》到广为人知的《天仙配》《女驸马》,戏曲不仅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为大众提供娱乐,更在潜移默化中承载着先辈们深厚的精神寄托与文化传承。戏曲艺人作为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传承者,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中,其艺术生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他们走遍大江南北,穿梭于市井与庙堂之间,目睹了世间百态,踏足了许多常人难以涉足的地域。其所处场域宛如一个个微小却生动的社会单元,紧密相连,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独特而鲜活的“人间烟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现代新型娱乐方式盛行的当下,古老的传统艺术如何生存?戏曲从业者以何种方式生活?怀揣着这些疑问与好奇,记者姚强历时三年,跟随南京溧庆黄梅戏剧团辗转多省,拍摄了纪实摄影专题《戏里戏外烟火人间》。溧庆剧团作为南京市“民营院团改革创新示范点”,在团长陈祥飞的带领下,每年演出 500 余场,凭借实力赢得众多专业奖项,积累了大量民间粉丝,收获了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其成功,彰显了民营院团在戏曲传承与创新中的独特价值,更为民营院团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改革创新的可行之路。通过剧团的足迹,我们得以洞察戏曲艺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也能一窥社会的复杂面貌。在艺术家的镜头下,剧团成员的日常生活得到了细腻呈现。剧团里的小夫妻、青年学生、团长、跑龙套的青年以及戏曲名家,他们的故事和经历被一—捕捉,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幅当代民营戏剧院团生活的多彩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 年 10月 6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溧庆剧团作为南京市“民营院团改革创新示范点”,在团长陈祥飞的带领下,每年演出500余场,凭借实力赢得众多专业奖项,积累了大量民间粉丝。其成功,彰显了民营院团在戏曲传承与创新中的独特价值,更为民营院团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改革创新的可行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真正来之民间底层的文艺人真实的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1月26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饶埠镇六房村演员们搬来长凳和木板,在戏台后面库房里搭帐篷铺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2月14日,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梓埠镇余卢村外出演出,演员们的一日三餐都是大家在一起简单的对付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1月28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饶埠镇六房村演员在戏台后等待开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2月3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皇岗九井村剧团团长是多面手,男演员们除了化妆演出,还要搬运音响灯光和搭建舞台大屏等各种体力活。</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2月3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皇岗镇九井村每次去外地演出,演员们都要像搬家一样,大包小包衣食住行,样样不能少。</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2月3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皇岗镇九井村在舞台上演员运用头上的雉鸡翎,通过涮翎、旋翎、抖翎等技巧,配合武打演员展现角色的英姿与情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2月7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洪蓝街道傅家边社区传统黄梅戏《杨八姐游春》选段在家乡上演,正是因为有着溧庆黄梅戏剧团这样坚韧的民间力量,他们能够串起乡村各类民俗,传统文化才生生不息,世代相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10月6日,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西茅村演出用的耳麦和话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4月19日,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信岱村陈祥飞偶尔也和大家一起打牌休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4月13日,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芝英二村从台州市连夜转场到永康市,先拆台、搬运、再装台,男演员们一夜不能合眼,上午还得精神饱满地演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1月27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饶埠镇六房村演员在戏台下的地下室化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6月20日,溧庆黄梅戏剧团在南京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进行了大型现代黄梅戏《桐荫栖凤》首演,为千名高校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桐荫栖凤——严凤英在南京》是南京市艺术基金2023年资助项目,由中共溧水区委宣传部、溧水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演艺集团、何云文化名家工作室参与指导,溧水区洪蓝街道出品,溧庆黄梅戏剧团排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桐荫栖凤——严凤英在南京》是南京市艺术基金2023年资助项目,由中共溧水区委宣传部、溧水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演艺集团、何云文化名家工作室参与指导,溧水区洪蓝街道出品,溧庆黄梅戏剧团排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6月19日,在彩排期间,安徽省黄梅戏梅花奖得主何云等名家现场指导溧庆演员们的每一个演出环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演好这场大型现代黄梅戏,相关部分邀请江苏省京剧院、扬州京剧团等单位的造型化妆师来为溧庆黄梅戏剧团的演员们化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9月17日,江苏南京溧庆黄梅戏剧团驾驶着南京市文联的文化大巴车来到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镇宗奎村,开展为期一周的全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禾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乡镇巡演活动,所到之处,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化大巴。送戏下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