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柏基投资之道》是一本关于全球知名投资机构柏基投资的深度解析书籍,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读书笔记总结:</p><p class="ql-block">1.长期主义投资哲学</p><p class="ql-block">柏基的核心理念是“以10年为单位思考”,强调投资需跨越短期波动,聚焦企业长期价值。其平均持股周期为5-10年,甚至更长,如对亚马逊持股超20年、特斯拉持股超10年。这种耐心源于对技术变革趋势的深度洞察,认为真正的投资回报来自极少数能定义未来的成长型企业。</p><p class="ql-block">2.第一性原理思维</p><p class="ql-block">柏基以“第一性原理”分析企业,即从事物本质出发,而非依赖财务数据或短期表现。例如,投资特斯拉时,他们关注电池技术进步、能源系统变革等底层逻辑,而非短期盈利;投资亚马逊时,看到其“零售效率”本质,而非仅视其为网上书店。</p><p class="ql-block">3.全球视野与技术趋势捕捉</p><p class="ql-block">柏基长期关注科技、新能源、医疗等领域的技术变革,如摩尔定律、弗拉特利定律等,认为这些规律决定了行业长期发展方向。通过与科学家、企业家合作,构建知识网络,提前布局新兴行业,如早期投资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p><p class="ql-block">4.企业文化与管理层重视</p><p class="ql-block">柏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尤其看重管理层的远见、适应力和长期主义思维。例如,亚马逊的“Day One”文化、腾讯的市场适应能力,以及爱马仕对品牌稀缺性的坚守,都是其投资的重要考量因素。</p><p class="ql-block">5.风险与波动的应对</p><p class="ql-block">柏基接受投资波动,认为短期波动是长期增长的必然伴随现象。他们通过适度多元化降低风险,但更注重捕捉超常回报企业,而非过度追求低波动。对于看好的企业,即使股价短期大幅下跌,也会坚持持有,前提是长期基本面逻辑未变。</p><p class="ql-block">6.对中国市场的洞察</p><p class="ql-block">柏基认为中国是全球投资不可忽视的市场,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先进制造、消费、医疗等领域。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创新潜力巨大,如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全球竞争力。总结而言,《柏基投资之道》揭示了柏基投资成功的核心在于长期主义、第一性原理思维、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对优质企业的深度陪伴。这些理念对投资者理解价值投资的进化和适应复杂市场环境具有重要启示。</p> <p class="ql-block">柏基投资之道:真正的投资是时间的信仰与价值的共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秦朔,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发起人、“秦朔朋友圈”发起人、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领读导师来源:本文选自《柏基投资之道》推荐序,2025年11月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110多年的成长历史,历经各个产业周期、技术周期、政经周期,柏基投资确实是一家值得关注的机构。柏基投资最为同行所熟知的投资策略是长期全球成长策略(Long Term,Global Growth,LTGG),投资标的以科技公司为主,在全球范围内挖掘并长期投资于最具竞争力、创新性和成长效率的优质企业。这种投资策略,本质上需要对技术时代的商业本质有深刻理解,是建立在技术革命周期上的“时间信仰”。把时间拉长,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能实现“双十”(10年投资历史,平均年化回报率10%)以上的屈指可数,正可谓“一年一倍的投资人如过江之鲫,五年一倍的投资人寥若晨星”。能够20年维持10%以上的年化回报,柏基的投资哲学确实有独到之处。长期主义,时间与价值的沉淀长期主义是柏基引以为傲的对外标签。柏基认为真正的投资者就应该以十年为单位思考,而非区区几个季度。对柏基来说,长期主义不仅是一种投资方法,更是一种价值伦理的践行。说到长期主义,伯克希尔哈撒韦是绕不过的标杆。巴菲特是股票投资大师,也是股权投资大师,巴菲特也看重企业创造长期价值的能力,伯克希尔哈撒韦与柏基有着相似的投资哲学基础。柏基重仓科技成长股、拥抱颠覆性创新。伯克希尔哈撒韦强调坚守“能力圈”,偏好于可理解、现金流稳定、商业模式简单的企业,对投资科技股相对谨慎(苹果是特例,因被其视为消费品)。表面上看,两者的投资风格有明显差异,似乎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投资范式。但在我看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和柏基都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不同认知框架、不同风险偏好下践行价值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并非对立,而是同在价值投资光谱上具有互补性的两条色带。伙伴式投资,信任与共创的力量和长期主义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柏基的“伙伴式投资”,不以控制权为诉求,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以信任为基石,赋予企业家充分的自主空间去实现远大愿景。柏基与贝索斯、马斯克等企业家对话时总是更关注“未来十年愿景”而非“季度业绩”。这样的伙伴式投资不是简单的投资交易,更像是企业的价值共创者,投资者与企业一起成长,共同面对挑战,分享智慧和资源。无论是投资亚马逊、英伟达还是特斯拉,柏基都用实际行动诠释:投资一家公司就是陪伴一个梦想。因为伟大的企业从来不是当下财务报表上的数字,而是由愿景、使命和持续创新所驱动的组织。本质上,“伙伴式投资”是投资机构对企业家精神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不对称收益,勇气与洞察的结合柏基的长期成长投资策略的一个重要核心理念是寻求“非对称收益”,它坦然接受部分投资会失败,但坚信一个成功的项目足以覆盖许多个失败的损失。正是基于对“非对称回报”的深刻理解。柏基不追求“每战必胜”,而是追求“一击制胜”。这种勇气,源于对产业趋势的洞察,更源于对企业家精神的信任。柏基的投资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的投资或许是耐心地用资本投票推动一场静默而深刻的文明进化,让创新服务于人类福祉,让增长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之上。值得深思的是,作为一家海外资产管理机构,柏基对中国市场的洞察展现了超越地缘政治的定力,认为中国市场“良好的韧性”来自“国内政策支持、创新驱动增长、消费逐步复苏”,强调“中国公司的国内政策和经济活动,远比关税影响更值得关注”。行胜于言。过去20多年,柏基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投资案例令人瞩目,宁德时代、比亚迪、美团、腾讯、阿里巴巴,无一不是在中国经济转型深水区中杀出重围的“破壁者”。这些企业所代表的都是新范式的创造。柏基的持仓逻辑,本质上是在押注“变化”本身,押注中国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引擎”跃迁。对中国企业家来说,柏基的长期成长投资策略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真正伟大的企业,不必因一季财报波动而调整战略,不必为迎合资本市场的短期偏好而牺牲长期研发投入……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创造,都需要回到商业本身,都需要时间沉淀。投资如此,企业发展亦如此。革故鼎新、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一场深刻的经济革命正在中国发生。中国资本市场毫无疑问将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此进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具备历史视野、产业洞察力与企业家同理心的“耐心资本”,和这个时代的伟大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创造价值。在中国,什么企业值得投资?什么是真正的投资?相信我们有机会做出更好的探索。延伸阅读:关于《柏基投资之道》1、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具有深远启发性的著作,它不仅记录了柏基投资公司从苏格兰一家小型律所逐步成长为全球资产管理巨头的传奇历程,更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独特的投资哲学与策略。书中详细阐述了柏基如何通过长期全球成长策略精准捕捉技术变革带来的投资机会,如亚马逊、特斯拉等,实现卓越的投资回报。这些内容为投资者、企业管理者以及对金融市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智慧,帮助读者理解长期主义在投资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把握长期价值。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关注投资业绩,更深入探讨了柏基投资哲学的形成与演变。书中详细介绍了柏基如何通过与科学家、学者的紧密合作,构建起独特的投资逻辑和理论基础,如复杂经济学、技术革命理论等。这种将学术研究与投资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且深入的投资视角,展现了柏基如何在长期投资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执行力。全书共6章,系统地介绍了柏基的历史发展、投资之道、理论基础、耐心资本的实践、对未来的展望以及作者的总结与思考。每一部分都围绕着柏基的投资理念展开,从投资策略的制定到具体的投资工具运用,从理论支持到实际案例分析,再到对未来投资趋势的预判,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投资智慧体系。2、作者简介李正,投资人、他山之石创始人、“企投家读书会”合伙人。曾任国内专业投资机构亚商集团研究总监,曾就职于华兴证券、国泰君安证券、莫尼塔研究、渣打银行(中国)等机构。韩圣海,投资人、媒体人、“企投家读书会”发起人。曾任亚商集团总经理、第一财经旗下《陆家嘴》杂志主编、陆家嘴股权投资联盟秘书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