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刚入学,青涩得连笑容都带着拘谨。</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楼前的蓝天下拍下第一张合影,有人穿了家里最好的衣服,有人还戴着中学时代的旧帽子。</p><p class="ql-block"> 谁也没想到,这张照片会成为往后几十年里最珍贵的起点——一群来自草原、城镇、小村庄的年轻人,就这样走进了同一间教室,也走进了彼此的生命里。</p> <p class="ql-block"> 四年里,我们穿过无数次正装,为的是那些庄严的仪式:开学典礼、毕业答辩、学术讲座。</p><p class="ql-block"> 幕布上的汉字标语写着“厚德博学”,那是师大给我们的第一课,也是最后一课。</p><p class="ql-block"> 那时总觉得这些词离得很远,如今才明白,它们早已悄悄长进了我们的骨头里。</p> <p class="ql-block"> 记得班上有位女生,总爱穿紫色的长袍来上课,她说那是她母亲亲手缝的。</p><p class="ql-block"> 她站在讲台前做汇报时,手插在口袋里,不慌不忙,像一朵静静开放的花。</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笑她“太有范儿”,可谁心里不偷偷羡慕?</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听说她成了民族语言研究的教授,我一点也不意外。</p> <p class="ql-block"> 宿舍楼前那面墙,是我们最爱拍照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六个人挤在一起,围巾被风吹得乱飞,有人笑出眼泪,有人故意板着脸。那幅挂在墙上的画,其实早就褪色了,但我们总说“背景要文艺一点”。</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青春哪需要背景?有彼此在,哪儿都是风景。</p> <p class="ql-block"> 会议室里的长桌旁,我们曾为一场辩论赛准备到深夜。</p><p class="ql-block"> 那时西装是借的,衬衫领子还有点皱,但眼神里全是光。墙上那幅蒙古文装饰画,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看着我们从争得面红耳赤,到相视而笑。</p><p class="ql-block"> 如今再进这样的房间,我们已是坐在主位的人,可心里仍住着那个为一句话较真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 毕业前的聚餐,灯光暖得像秋天的午后。</p><p class="ql-block"> 有人穿西装,有人套着毛衣就来了,表情也五花八门——有笑的,有装深沉的,还有偷偷抹眼泪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举杯,说“以后常联系”,其实都知道,人生从此分岔。</p><p class="ql-block"> 可奇怪的是,每次重逢,仿佛只是昨天刚散的会,今天又坐到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 校门口的横幅写着“热烈欢迎77、78级”,风一吹,哗啦啦响。</p><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下面合影,像迎接自己的前辈,也像在迎接未来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那时还不懂什么叫“传承”,只觉得站在这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如今轮到我们被学生仰望,才懂得那两个字的分量。</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小组讨论,我们围坐在资料室的桌边,茶杯冒着热气,酒瓶是庆祝某位同学论文发表时开的。</p><p class="ql-block"> 窗外的传统雕花窗棂透进夕阳,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没人说话,却像是把整个青春都装进了这间屋子。</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张全班合影,站在白门前,六个人排成一排。</p><p class="ql-block"> 灰色毛衣、红色上衣、深色西装……衣服五花八门,可笑容出奇地一致——明亮、坦然、带着点不舍的勇敢。</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翻出这张照片,女儿问我:“爸爸,你们那时候都这么帅吗?”我笑着说:“不是我们帅,是那时候,谁都敢做梦。”</p> <p class="ql-block"> 有一张黑白照片,是我们模仿老照片拍的。</p><p class="ql-block"> 三排人,穿得整整齐齐,表情严肃得像要去赴什么重大使命。</p><p class="ql-block"> 其实那天刚考完试,大家累得只想睡觉。</p><p class="ql-block"> 可一站在镜头前,不知怎么,就都挺直了腰。</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那不是装模作样,是我们对“学者”这个词最早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毕业晚会上,红色的墙上映着传统图案的光影,五个人站在一起,中间是我们的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他平时不苟言笑,那天却笑得像个孩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唱了校歌,也唱了跑调的流行歌,最后在掌声里深深鞠躬。</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们不是学生,也不是老师,只是彼此生命中最真实的一段回响。</p> <p class="ql-block"> 书架前的那张合影,是我们返校时拍的。</p><p class="ql-block"> 大家穿着休闲,有人把手搭在老同学肩上,像从前一样。</p><p class="ql-block"> 书架上摆满了新书,也藏着我们当年借过的旧籍。</p><p class="ql-block"> 有人轻声说:“你看,当年我们读的那些字,现在都变成了自己的话。”一句话,说得所有人都安静了。</p> <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我们在母校的操场上再聚。</p><p class="ql-block"> 背景是开阔的场地和远处的车流,有人穿风衣,有人披着红围巾。</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再年轻,但站在一起时,笑声依旧清亮。</p><p class="ql-block"> 照片右侧那行蓝色汉字,写的是“师道传承”,我没告诉他们,我盯着那四个字,看了很久很久。</p> <p class="ql-block"> 最近一次聚会,六位女同学在灯下合影。</p><p class="ql-block"> 她们穿得五颜六色,像当年一样爱漂亮,也一样敢表达。</p><p class="ql-block"> 橙色的裙摆、蓝色的披肩、黑色的高领毛衣,映着灯光,像六朵开在秋日里的花。</p><p class="ql-block"> 她们谈学术、谈孩子、谈母亲的病,也谈当年暗恋过的那个男生。</p><p class="ql-block"> 我看着她们,忽然明白:所谓岁月沉淀,不是让我们变老,而是让我们终于活成了自己想成为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散在全国各地,有人在讲台上解惑,有人在书斋里著述,有人在田野中行走。可每当翻开相册,那些蓝天下、灯光里、书架前的笑容,总会轻轻告诉我:你曾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年轻人,而今天,你依然年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