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雪山顶上闪银光,雪山顶上有个二只哈啦,二只哈啦风雪大,风雪大来少人家,缺医少药多少年,派来六二六曼巴到我家。</p><p class="ql-block"> 2.六二六知识传下来,毛主席派来的好曼巴,毛主席的好曼巴,最听毛主席的话,一棵红心献给党,贫苦牧民开了花。</p><p class="ql-block"> 3.毛主席派来的好曼巴,送医送药到藏家,毛主席的卫生兵,最听毛主席的话,永远落户在西北,生根又开花,献花献给毛主席,献花献给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这首歌由甘肃省原张掖专员公署祁青公社陶丰生产队藏族牧民集体创作。以表达藏族人民对一九六六年援藏部队派六二六医疗队,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冒风雪,战严寒,踏雪前行,翻越海拔4300多米的二只啥啦达板。红旗漫卷,在风雪中书写军人的忠诚与担当,在前行中肩负战士的使命和重任,<span style="font-size:18px;">為藏族牧民送医送药,进行医疗救助</span>的深情厚意。歌颂毛主席,歌颂共产党带来的光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藏区广为流唱。</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於甘肃省张掖市祁丰藏族乡陶丰村走访搜集整理。如今知道这首歌或会唱这首歌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 60多年前的甘肃贫贫瘠农村,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民生活异常困难,医疗卫生状况更加落后,农村普遍缺医少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二六医疗队是响应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1965年的“6·26”指示,“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由卫生部牵头,北京多家医疗机构,医疗队伍组成。其核心行动包括派遣城市医生到农村,边疆,民族地区服务、帮助培训赤脚医生,建设合作医疗,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开展愛国卫生运动,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还派出若干医务工作者到各地安家落户,并组成巡回医疗队以巡回服务形式深入牧区、农村、边疆、企业,体现了“城市支援农村”的政策导向。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拯救了无数农(牧)民生命,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政治、历史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二六”精神,强调奉献与牺牲。“对党忠诚、热爱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六二六精神,是永远留给甘肃的宝贵精神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 “六二六”医务工作者,以血汗铸就了甘肃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丰碑。他们的精神、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事业,永远留在了陇原大地,甘肃人民不会忘记他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致敬:“六二六”医疗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注:哈啦:旱獭属(学名:Marmota)是松鼠科下的一属,俗称土拨鼠,旱獭是大型啮齿类动物,当地俗语称哈啦。</p><p class="ql-block">曼巴:藏语,医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