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晨从东营启程,奔赴海滨城市青岛的旅途,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像是一场流动的课堂。同学们在车上分享着此前在东营的所见所感,言语间满是收获的喜悦。而我,则在这段旅程中,用声音与文字串联起沿途的风景与思绪。</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行驶的车厢成了临时讲台。导游小白老师手持麦克风,将青岛的历史娓娓道来——这座因“胶澳”得名的城市,自1891年清政府设防开埠,便开启了中西交融的独特篇章。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之下,德式建筑静默诉说着岁月故事,而今日的青岛,更是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四方来客。讲解时,窗外光影流转,车外的世界模糊成一幅流动的画,而车内的氛围却愈发清晰而生动。</span></p> <p class="ql-block">当游船鸣笛启航,挣脱码头的怀抱,我们的青岛出海研学之旅正式拉开序幕。站在甲板上,海风瞬间裹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拂乱发丝,也唤醒了心中的好奇与憧憬。船身缓缓驶离岸边,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渐渐铺展开来。远处的高楼与礁石在水波中微微晃动,像一幅流动的油画;海鸥追着船尾盘旋,清脆的鸣叫声划破天际,仿佛在为我们引路。同学们纷纷扶着栏杆,踮脚眺望,从海上回望这座城市,才发现海岸线的蜿蜒秀美、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平日里站在岸边难以领略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轮船观光结束后,我们走进了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推开展馆的大门,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百年前的烽火岁月。泛黄的照片、锈迹斑斑的武器、复原的战争场景,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屈辱与抗争交织的历史。在“胶济铁路”展区,我们看到了当年铁路工人使用过的工具和珍贵的文献资料,了解到青岛作为交通枢纽在近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在“五四运动与青岛回归”展区,墙上“还我青岛”的呐喊仿佛穿越时空而来,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先辈们为捍卫国家主权挺身而出的爱国情怀。走出博物馆,阳光洒在广场上的和平鸽身上,那一刻我们更加明白,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来之不易,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肩负着传承爱国精神、守护家国安宁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中国海洋大学的红砖瓦墙在阳光下静静矗立,海岸线的浪涛声在远方轻轻回响,这一天,知识与自然撞了个满怀。</p><p class="ql-block">当第一缕海风扑进怀中,当无垠的蔚蓝映入眼帘,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沙滩上,细软的沙粒亲吻着脚尖,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涌上岸边,卷起洁白的泡沫,又轻轻退去,留下湿漉漉的印记。同学们有的弯腰捡拾贝壳,那些带着海洋气息的小生灵,纹路里藏着风浪的痕迹;有的迎着海风奔跑,笑声被浪涛声裹挟着传向远方;有的静坐沙滩,望着海鸥在天际翱翔,感受着大海的辽阔与包容。老师告诉我们,大海不仅是风景,更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守护海洋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p><p class="ql-block">海韵书香,知行合一。这一天的相遇,是知识与自然的邂逅,更是青春与成长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当大巴车驶进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玻璃幕墙后隐约透出的幽蓝光影,瞬间点燃了我们的期待。今天早上的研学就此拉开序幕,让我们在冰雪与海洋的交织中,解锁课本外的奇妙世界。</p><p class="ql-block">一进场馆,仿佛穿越到了遥远的极地荒原。寒气裹挟着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眼前的场景令人目不暇接:洁白的“冰雪”岩壁下,一群企鹅正摇摇摆摆地踱着步,黑白相间的绒毛在灯光下泛着柔光,有的猛地扎进水中,身姿矫健如箭,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引得同学们阵阵欢呼。不远处的北极熊憨态可掬,趴在岩石上慵懒地晒太阳,圆滚滚的身躯配上呆萌的表情,让大家忍不住放慢脚步,轻声与它“打招呼”。</p><p class="ql-block">沿着参观路线前行,沉浸式隧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头顶和身旁,巨大的鲸鲨缓缓游过,魔鬼鱼展开宽大的胸鳍如同翱翔的鸟儿,五彩的热带鱼群穿梭其间,仿佛置身深海中央。导游姐姐细致地为我们讲解每种生物的习性:企鹅如何抵御严寒、北极熊的生存危机、海洋哺乳动物的洄游路线,那些关于极地生态、海洋保护的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变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深意识到守护极地家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最令人期待的海豚表演如期而至。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海豚们跃出水面,划出优美的弧线,精准接住驯养师抛出的彩球,还会用尾鳍拍打水面,向观众送上“水花祝福”。当它们与驯养师默契配合完成高难度动作时,场馆内掌声雷动。这场表演不仅展现了海豚的聪明灵动,更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p><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这座极地乐园。此次研学,我们不仅近距离邂逅了极地生灵的可爱与神奇,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自然、守护海洋的种子。那些欢笑与惊叹、知识与感悟,都将成为青春里珍贵的回忆,激励我们持续探索未知,做地球的守护者。</p> <p class="ql-block">午后的青岛,阳光褪去了燥热,化作温柔的光斑洒在八大关的柏油路上。我们踏着斑驳树影,走进这座“万国建筑博物馆”,开启研学之旅的雅致篇章。道路两旁,梧桐枝叶繁茂如伞,将各式风格的别墅掩映其中,红瓦石墙与翠绿藤蔓相映成趣,罗马柱的精致、尖顶的灵动,每一栋建筑都藏着时光的故事。同学们时而漫步,时而驻足观察建筑细节,时而聆听老师讲解历史渊源,清风拂过,带来草木的清香,连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p><p class="ql-block">逛至黄昏,夕阳为八大关镀上一层暖橙色调,我们依依不舍地登上前往曲阜的大巴。起初的车厢里还带着些许疲惫的安静,不知是谁起了个头,一首《少年》的旋律悄然响起。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合唱,清亮的歌声打破了旅途的沉寂。从激昂的《我和我的祖国》到轻快的《稻香》,从励志的《追梦赤子心》到温馨的《朋友》,歌声此起彼伏,回荡在车厢的每一个角落。</p><p class="ql-block">大家挥舞着手臂,跟着节奏轻轻哼唱,有人忘词了就跟着同伴附和,有人唱到动情处便放声高歌。窗外的夜色渐浓,路灯化作流动的光带,车厢内的歌声却愈发热烈。这歌声里,有青春的肆意张扬,有同窗的并肩情谊,更有对前路的满心期待。旅途的漫长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缩短,疲惫也被这滚烫的旋律驱散。</p><p class="ql-block">当最后一首歌的尾音落下,车厢内响起热烈的掌声。回望下午的八大关,是沉淀在时光里的雅致;细数途中的歌声,是绽放在青春里的热烈。这场研学之旅,既有风景的滋养,也有情谊的升温。那些光影里的驻足、歌声中的相伴,都将成为我们青春岁月里最珍贵的印记,温暖着往后的每一段征途。</p> <p class="ql-block">编辑:杨岚 </p><p class="ql-block">摄影:孔若男 陈元鑫</p><p class="ql-block">排版:孔若男</p><p class="ql-block">审核:马忠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