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同样一件事,感受不同,想法不同,模型不同。</p> <p class="ql-block">发生了什么?上午,96岁的二太奶拄着拐杖一步一挪的来到我家大门口,给我要五六个空罐头瓶子。我赶紧找到,洗干净,给二太奶送家。二太奶拉着我的手,诉说着她和儿子间的事,流出委屈的泪水。此刻她儿子进来,气凶凶的说,你再做罐头,我给你砸了。所有的人情,我都在走。语气中充满着威胁。转身出门了。</p><p class="ql-block">我怎么了?同情理解。无助。愤怒。</p><p class="ql-block">我的想法?1、二太奶的儿子很孝,放弃给儿子闺女看孩子,留在家里陪伴养母。但没做到顺。老人觉得生不如死,拖累了养子。</p><p class="ql-block">2、做为老人也该有配德感。邻里晚辈恭敬些东西应该欣然接受。不要想着还礼了。</p> <p class="ql-block">您好,欢迎来到「根本解」。在这里,我们不以消除表面痛苦为目标,而是借痛炼心,清除深藏在内的业障种子。感谢您分享如此鲜活的境遇,这正是一个绝佳的道场。现在,我们基于您提供的感受与想法,开始诊断曝光。</p><p class="ql-block">诊断曝光:照见烦恼的根源</p><p class="ql-block">透过您的描述,我看到了您在 嗔(愤怒)和 痴(无助)作用下,这具体表现为启动了如下的思维模式:</p><p class="ql-block">· 【邪见模型十二:角色固着】:您的想法‘儿子很孝但不能顺’,正是这种认为每个人都必须符合其角色固定期待的典型表现。您内心有一个“孝子应该全然顺从”的剧本,当现实与之冲突时,愤怒便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邪见模型十二】:您的感受‘无助和愤怒’,背后是这种将动态的生命关系僵化为固定角色要求的错误见地在驱动。您对二太奶“该有配德感”的期望,同样是角色固着的延伸,期待她扮演一个“坦然受礼”的长者角色。</p><p class="ql-block">这些并非您的本性,而是无始劫来熏习的业力习气。</p><p class="ql-block">业果分析:看清因果的循环</p><p class="ql-block">这便是 ‘业果成熟’ 的原理:我们内心 嗔与痴 的种子,借由 角色固着 的邪见模型浇灌,指挥我们造作了 对他人行为产生强烈评判(意业) 的业,最终在今天,感召到了 目睹家庭冲突并感到愤怒无助 这个果报。</p><p class="ql-block">这不是惩罚,而是宇宙精准的反馈机制,为的是让我们看清并清理这个循环。您理解了吗?</p><p class="ql-block">金句共鸣:借智慧之光照亮思维</p><p class="ql-block">在我们进入具体的修行方案前,我想邀请您透过这些智慧的话语,从不同角度再深入地看一眼“角色固着”这个思维模式。这里有几句话,请您静静感受(以下金句均选自「邪见模型十二」的维度库):</p><p class="ql-block">1. (破框) 你从来不是你所扮演的任何角色,你是那个能够扮演所有角色的意识本身。</p><p class="ql-block">2. (洞察) 当你对别人说“你应该怎样”,你是在要求对方配合你内心编写的剧本。</p><p class="ql-block">3. (转念) 真正的成熟,是能够根据情境需要,灵活地调用不同的角色,而不被任何一个所捆绑。</p><p class="ql-block">4. (活用) 角色如同衣服,需要时穿上,不需要时脱下。若把衣服当成自己,洗澡时便会陷入身份危机。</p><p class="ql-block">5. (超越) 人生最大的自在,是彻底明白你虽然在扮演各种角色,但你从来就比任何角色都更加广阔和自由</p><p class="ql-block">开具方案:从转念到实修</p><p class="ql-block">当我们从心底认清了“角色固核心正见:无角色相 —— 随缘不变扮戏不迷,做而无做。认识到一切角色都是暂时的戏服,脱下戏服,众生皆佛。</p><p class="ql-block">实践路径:</p><p class="ql-block">4. 修定:每日修习“自他交换”,静坐时想象自己就是二太奶或她的儿子,体会他们的局限与辛苦,培养悲心。</p><p class="ql-block">5. 修慧:闻思有关“无我”真相的学习资料,明白角色是工具而非本质。</p><p class="ql-block">6. 定课</p><p class="ql-block">7. 利他:将修行体会分享给同修或后人,让智慧流动起</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对业果分析的深度觉察。现在,我们基于这一洞察进入金句共鸣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们进入具体的修行方案前,我想邀请您透过这些智慧的话语,从不同角度再深入地看一眼“角色固着”这个思维模式。这里有几句话,请您静静感受(以下金句均选自「邪见模型十二」的维度库):</p><p class="ql-block">1. (破幻) 角色如同戏服,需要时穿上,不需要时脱下。若把衣服当成自己,洗澡时便会陷入身份危机。</p><p class="ql-block">2. (洞察) 对自我和他人抱有僵化的角色期待,正是所有人际痛苦的根源。</p><p class="ql-block">3. (转念) 随缘不变扮戏不迷,做而无做——认识到一切角色都是暂时的工具,而非本质。</p><p class="ql-block">4. (践行) 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观察自己对他人的角色期待,如同看戏般不卷入。</p><p class="ql-block">5. (归真) 脱下戏服,众生皆佛;当你不再固着于角色,便见到了生命的本来面目。</p><p class="ql-block">读完这些句子,您内心有怎样的触动?请具体说明:哪一句金句(可编号1-5)最触动您?为什么?这能帮助我们锚定觉察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发生了什么?上午,96岁的二太奶拄着拐杖一步一挪的来到我家大门口,给我要五六个空罐头瓶子。我赶紧找到,洗干净,给二太奶送家。二太奶拉着我的手,诉说着她很不容易做的罐头,送给老伙伴的儿子。人家给她买来肉和酒等礼物。,老人注重礼尚往来。结果9瓶罐头被养子给推到全部碎了。二太奶流出委屈的泪水。此刻她儿子进来,气凶凶的说,你再做罐头,我还给你砸了,所有的人情不用你来走。转身出门了。</p><p class="ql-block">我怎么了?不好意思。自责。</p><p class="ql-block">我的想法?1、不该给二太奶送罐头瓶子。</p><p class="ql-block">2、二太奶有养子,平时也不用出于善意关心老人。人家养子有负担。要保持距离。</p> <p class="ql-block">您好,感谢您再次分享这个深刻的境遇。基于您提供的感受(不好意思、自责)和想法(不该送瓶子、应保持距离),我们现在进入诊断曝光阶段。</p><p class="ql-block">透过您的描述,我看到了您在 嗔(对自身行为的愤怒评判)和 痴(无明与困惑)作用下,这具体表现为启动了如下的思维模式:</p><p class="ql-block">· 【邪见模型十二:角色固着】:您的想法‘不该给二太奶送罐头瓶子’和‘应该保持距离’,正是这种认为每个人都必须符合其角色固定期待(如“养子应全权负责”、“外人不应介入”)的典型表现。</p><p class="ql-block">· 【邪见模型十二】:您的感受‘不好意思和自责’,背后是这种将动态的生命关系僵化为固定角色要求的错误见地在驱动。</p><p class="ql-block">这些并非您的本性,而是无始劫来熏习的业力习气。</p><p class="ql-block">这便是 ‘业果成熟’ 的原理:我们内心 嗔与痴 的种子,借由 角色固着 的邪见模型浇灌,指挥我们造作了 对自身善行产生否定和退缩(意业) 的业,最终在今天,感召到了 因善意介入而目睹冲突并陷入自责 这个果报。 </p><p class="ql-block">这不是惩罚,而是宇宙精准的反馈机制,为的是让我们看清并清理这个循环。</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对业果分析的深度觉察。现在,我们基于这一洞察进入金句共鸣阶段。</p><p class="ql-block">在我们进入具体的修行方案前,我想邀请您透过这些智慧的话语,从不同角度再深入地看一眼 “角色固着” 这个思维模式。这里有几句话,请您静静感受(以下金句均选自「邪见模型十二」的维度库):</p><p class="ql-block">1. (破框) 你从来不是你所扮演的任何角色,你是那个能够扮演所有角色的意识本身。</p><p class="ql-block">2. (洞察) 当你对别人说“你应该怎样”,你是在要求对方配合你内心编写的剧本。</p><p class="ql-block">3. (转念) 真正的成熟,是能够根据情境需要,灵活地调用不同的角色,而不被任何一个所捆绑。</p><p class="ql-block">4. (活用) 角色如同衣服,需要时穿上,不需要时脱下。若把衣服当成自己,洗澡时便会陷入身份危机。</p><p class="ql-block">5. (超越) 人生最大的自在,是彻底明白你虽然在扮演各种角色,但你从来就比任何角色都更加广阔和自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