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三国游D3

小婷

<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9日,早餐后8点准时出发,从巴库往舍基方向。</p><p class="ql-block">今天大雾。很庆幸,如果昨天也是这样,我们在高地公园上应该是啥也看不到了,看来大家的人品都还不算差。</p><p class="ql-block">开车约130公里1.8小时到沙马基JUMA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JUMA清真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里面有一个带有喷泉的庭院,有2个宣理塔,非穆斯林人在非礼拜时是可以进入参观的。(只有一个塔的非穆斯林不能进入)</p> <p class="ql-block">JUMA清真寺位于阿塞拜疆沙马基区,其建于743-744年,是高加索地区历史上第一批的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沙马基地区曾经历过11次大地震,JUMA清真寺抗住了其中8次,成为每次地震中唯一幸存下来的建筑。1918年,尚未完成第四次重建的清真寺,再次毁于战火,同时也焚毁众多珍贵的手稿和书籍,给高加索宗教历史研究造成了极大损失。</p> <p class="ql-block">JUMA清真寺比我们新疆喀什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 漂亮多了。他的地毯、壁画、穹顶庄严静谧。</p><p class="ql-block"> 宣讲台也高大庄重,穆罕默德----上帝的传播使者,站在上面替真主阿拉<span style="font-size:18px;">抚慰匍匐在其下面的受众。</span></p> <p class="ql-block">宣讲台上的精美木纹雕刻。</p> <p class="ql-block">这是瓷片贴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洋葱顶上有密密麻麻的鸽子在晒太阳。</p> <p class="ql-block">为了真主也能赐予我些力量,进门口后找到这块小石头贴贴额头,跪在舒适的地毯上,喊了声:阿门</p> <p class="ql-block">吐槽一下这里的车牌。</p><p class="ql-block">景点出来,看到路边尾号909的白色大巴车就准备上去,被同伴喊了回来。才发现前后停着两辆同为白色的,尾号都是909的大巴车,卧槽,居然有这么巧的事??</p><p class="ql-block">后来地陪才解释,他们公司老板有15台一样颜色的,尾号同是909的大巴车。</p> <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上车除了看车牌外,还要看挡风玻璃上贴的“xx贵宾”一行字,当然最直接的还是认导游,我们的lisa美眉总会站在车头招呼大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JUMA清真寺出来,开车</span>170公里到达舍基。今天是当地的石榴节,路上人多车多,有些小塞车。</p> <p class="ql-block">今天午餐是阿塞拜疆特色皇帝手抓饭。</p><p class="ql-block">这可是过年过节时才有得吃的好东西。</p> <p class="ql-block">两个大饭包。傻傻的问导游,为什么会一大一小??导游说因为2个大的吃不完,阿,这么简单的问题我居然要问?羞愧!</p> <p class="ql-block">做法据说是用很多牛羊肉和各种果干和煮好的米饭混合,包上面皮再烤制而成,料很足,比新疆的手抓饭好吃,也没有那么油。</p><p class="ql-block">为了这手抓饭,大家还专门排着队去洗手,可笑的是最终还是下不了手……</p><p class="ql-block">要提一嘴的是,配餐的面包确实好吃,麦香味很浓。</p> <p class="ql-block">饭后标配,一杯土耳其红茶用于解腻。</p> <p class="ql-block">饭后盼盼姐请喝鲜榨石榴汁,很小一杯,3美元,感觉有些肉疼。</p> <p class="ql-block">吐槽一下厕所的标志。</p><p class="ql-block">这里WC的标志随处可见,toilet也可以见到,但男厕女厕的标识就五花八门了,</p><p class="ql-block">图中的K、Q会打牌的人都好懂</p> <p class="ql-block">这个呢?</p><p class="ql-block">我看了一会不敢进,直到有个女士出来才敢确定。</p> <p class="ql-block">这个标识就奇葩了吧</p><p class="ql-block">你说女士应该是进左边的还是右边的???</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舍基的可汗夏宫,建在绿树如荫的山坡上,四周都是高耸的参天大树,也是舍基可汗的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宫殿由穆罕默德·哈桑·汗于1761年建造,殿内彩色窗上五彩斑斓的玻璃说是来自威尼斯共和国,它用古老的精美马赛克艺术方式制成,多达将近5000块玻璃,整座宫殿被阳光照耀着时,这些异域风情的光影特别美丽,舍基可汗国也是阿塞拜疆历史当中第一个(1743年)可汗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座华丽的夏宫,繁复细致的装饰占据了宫殿的每一处,从一幅幅大壁画到一块块几何图案的瓷砖,今可见其细节。这座宫殿的特别之处,它没有用任何的钉子,里面保存了当时的壁画以及彩色玻璃花窗,这是一种将数千块彩色玻璃镶嵌在木格盒子之中,但无需借助胶水和钉子的工艺。</p><p class="ql-block">小小一座建筑,外形普通,居然评上了世界文化遗产。不过里面的玻璃窗花和壁画还是挺出彩的,可惜不让拍照。</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午到的,正好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感觉非常华丽。</p><p class="ql-block">地方太小,每次只能进15个人一起参观,怕人多把楼板踩塌了。</p><p class="ql-block">因不让拍照,想在网上找些图给大家看看,只有这张了,可惜反映不出当时眼睛所见。</p> <p class="ql-block">屋前有两棵高大的5人才能环抱的树,据说有500年历史,值得在我这里亮亮相。</p> <p class="ql-block">这是 汗宫大门入口处的穹顶,亮晶晶的,不知道是否是以镶了银。</p> <p class="ql-block">汗宫外面的秋色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汗宫旁边有一个陶瓷纪念馆,挺有看头的</p> <p class="ql-block">看完搪瓷纪念馆往下走一个大斜坡。就能到达舍基的古驿站。</p><p class="ql-block">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城镇,舍基的古丝路驿站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十八世纪,舍基拥有五个大型驿站,如今仅剩两个。🐪 曾经的商人们牵着骆驼,带着货物,风尘仆仆地来到这里。如今,百年前那络绎不绝的商队景象已经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古丝路驿站(Karvansaray,石砌拱廊加大型庭院庭院超复古,现仍可住宿。</p><p class="ql-block">舍基历史上为丝绸之路贸易站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18世纪时是商队歇脚的地方,</span>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内设242间住房,中间是个庭院,里面有个水池。驿站的墙壁极厚,想来应该能稳定气温,提高居住舒适度。</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古驿站进门处有个高大的圆顶门廊,下面有小水池,可供骡马等饮水用。</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大木门上的两个门铃,敲出来的声音不一样的,上面的是男士敲的,由男丁出来开门,下面圆的是女士敲的,由女丁出来开门。</p> <p class="ql-block">晚餐的特色是这个瓦罐羊肉汤</p><p class="ql-block">据说这个羊肉汤熬制了7小时,上面除了一层油外还有一小撮藏红花,要先掰一小块面包把藏红花和浮起的油压下去,倒出汤汁,先品汤,再吃羊肉。汤汁鲜美,大补。</p> <p class="ql-block">右下角的是葡萄叶烤羊肉,伴着酸奶吃的,也很特别。</p> <p class="ql-block">盘中的这3样叫三姐妹,也就是我们说的地三鲜,烤土豆、烤茄子、烤辣椒,为了增加仪式感,小哥是一个一个认真上的,辣椒太辣吃不了,茄子太生不能,唯有烤土豆🥔好吃。</p> <p class="ql-block">小哥的工作效率值得商榷,这个饭后红茶的上桌流程是:先每人上个杯垫(我误以为是有什么点心要上)再每人发个杯子,再给每人倒上红茶,再送上方糖和柠檬片……3个帅小伙招待我们19位团友,不停地在身后团团转,真不适应。</p> <p class="ql-block">晚餐时这位老帅哥一直为我们唱歌助兴。</p> <p class="ql-block">饭后回酒店洗洗刷刷,整理图片,又是完美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