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挥挥手,告别了2024;</p><p class="ql-block"> 整整装,迎接更美好的2025</p> <p class="ql-block"> 开启2025</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4号(星期一)上午</p><p class="ql-block"> 二管区各届知青代表会议在海口”知青之家”举行。</p><p class="ql-block"> 今天请大家回来,要共同讨论一下关于举行海口知青上山下乡罗牛山”五七干校一连(罗牛山农场二管区)56周年纪念活动。初步拟定2025年8月2日举行记念活动,活动内容:参观浏览罗牛山知青园/安排知青缘拍集体照/中午集体聚餐/文艺演出。</p><p class="ql-block"> 那日春阳正好,风也温柔。我们围坐在“知青之家”的长桌旁,畅所欲言,气氛正如茶杯里升腾着熟悉的热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桌上的点心是邓总特意给大家准备的,其中一盒椰香糕,说是特意按老配方做的,“当年逢年过节,女知青最爱做这个”。大家分着吃,笑说味道“八九不离十”,只是“心里的甜,现在才真正尝出来”。是啊,当年的苦,如今回甘;当年的累,如今成诗。</p><p class="ql-block"> 这不仅是一次商讨会,更像一次团拜会。</p> <p class="ql-block"> 茶香袅袅,有人提起谁来主持该项活动呢?邓总来吧。提议刚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会意的点点头,笑声中,倒茶的手不停,暖意从杯沿蔓延到心间。幕布未启,故事已悄然开场。这场纪念活动,也许没有PPT,没有计时器,只有记忆在流动,它会像一壶反复冲泡的老茶,越泡越浓,越品越醇。</p> <p class="ql-block"> 会议厅里的灯光柔和,大屏幕还黑着,却仿佛已映出往昔的画面:晨曦下橡胶地,烈日当空的菠萝园,雨夜里抢修堤坝的身影,还有收工后围坐一桌、就着咸菜喝稀饭的夜晚。如今桌上摆满了点心与果茶,可那份共患难的情谊,比任何佳肴都更让人回味啊……</p> <p class="ql-block"> 我们谈论着8月的行程,语气轻松,心里却郑重。那一日,不只是回望,更是确认——确认我们没有辜负那段青春,确认时光虽逝,初心未改。罗牛山知青园里,碑文静立,记录着名字与年份;而我们将用脚步、用歌声、用彼此相视一笑的默契,为那段历史写下温暖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 筹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精神的返乡。每一次碰头,都像在拼一幅散落多年的拼图。谁负责联络?谁负责组织节目?任务分下去,没人推辞,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一声令下,说走就走”的年代。只是这一次,我们是为了“回来”而出发。</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0日上午,二次会议讨论着手准备文艺演出事宜。节目单开始有了雏形:以历届知情为单位出节目,节目的主题以当年比较突出的事件为蓝本,形式灵活多样,我们不再追求完美,只想真实地表达——给过去的自己一个回应……</p><p class="ql-block"> 愿流年不负,时光不悔。这八个字,不是口号,是我们用一生在书写的答案。8月2日,罗牛山下,我们将再次集结,不为悲情追忆,只为骄傲宣告:我们来过,我们活过,我们,依然热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