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Wu人生感悟之:排队人生

Dr.Wu

<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是富是贫,是贵是贱,阴阳八字纯粹是胡说,但若能排上队,搭上车,最后进入某种流通环节以至于一顺百顺倒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尤其是对于有序社会的寒门草根,既无显赫的身世,又无坚固的靠山,更无万贯的家财,想活得体面过得有尊严排队则是唯一的出路了。</p><p class="ql-block"> 严谨的德国人精确统计,人的一生用于购物娱乐的排队时间累计大约十八个月。不过我估计中国人用于排队的时间要大大高于这个数字。外国人排队稀疏、有序,所以用时较少。国人排队粗壮、稠密,断不了还有个加塞的,故耗时很多。</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什么都可以排队,排队应该算是美德之一。不过,现在的排队已然不仅是传统意义了。细细想来,人的一生是排队的一生。没有经历过排队的洗礼,人生就不会完整。</p><p class="ql-block"> 人从出生起就开始了排队历程。过去孩子一出生,在育婴室里,护士们会把你们排成一排,编上号码。到了哺乳时间,手拎腋夹地不顾你的感受。现在像我们医院一样,母婴同室,总算可以免掉这一队了。</p><p class="ql-block"> 抱子归家,要定期去社区医院打各种疫苗。比如我们海珠区规定必须是星期二的上午。这年头也不知哪这么多的孩子,吱吱哇哇地排满了一屋。看来繁荣祥和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出生率了。</p> <p class="ql-block">  上了幼儿园要排队,排排座,吃果果嘛,通常是前后各一个老师,小朋友还得拉手着手。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接受纪律教育。</p><p class="ql-block"> 上学就更不用说了,集体活动、出操、开会、放学、买饭无一例外要排队,不但接受了纪律教育,还要接受美德教育。最让人头疼的是学习成绩要排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出人头地。社会的舆论、考试的压力威逼着学校不得不进行成绩排队,尽管教育部门明面上禁止这样做。大家的眼睛都觊觎着第一名,可第一名毕竟只有一个。要求孩子考第一的,自己上学时未必第一。结果是大部分孩子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 好容易长大成人时,排队的麻烦又来了:工作业绩要排队,量化考核,竞聘上岗,末位淘汰,搞的人们身心憔悴。评职、晋级、分房都要排队,论资排辈,肉少狼多,打得人们焦头烂额。</p> <p class="ql-block">  结婚也得排队。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喜事,岂可等闲视之。看皇历,选良辰。中国讲究三六九,于是逢六逢九结婚扎堆。为图个吉祥,登记、拍照、接亲都得排队。若参加个集体婚礼,连拜天地也得排队。</p><p class="ql-block"> 也不知是中国人口众多还是服务网点太少,反正排队见诸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上医院挂号、诊断、检查、交费、取药各排一次队,恨不能把你排虚脱了;老城区公厕一大早男女混排,让人不明就里。出行坐火车、乘飞机要排队,还得一溜小跑。超市购物要排队,银行存钱要排队,人死了火化也得排队,就连狗屁歌星演唱会也要排队。</p><p class="ql-block"> 和平年代,依照排队来选择人淘汰人当然有其合理之处,因为整个社会框架已经牢牢焊定,这个时候国家需要的不是冲击钻电锯之类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暴猛之徒,渴望改天换地的人只能说是生不逢时,相反螺钉螺母之类的平庸之辈则最为吃香受宠。如此,只要智商略高于舟舟,生活尚能自理,关键是对领导能言听计从者,反而一路坦途,大愚成智。如谁不服,尽管得脑溢血心梗阻好了!</p> <p class="ql-block">  排队也要分主动和被动,有些排队是不得以为之,有些排队是人孜孜以求之。还有靠排队发财的黄牛们。</p><p class="ql-block"> 经常有媒体报道:广州楼市彻夜排队;北京油票排队抢购;报考公务员排成长龙;购车新款车加价排队;酒楼白吃三天火锅众人排队;最可笑的是给郑州一贪官送红包也要排队……</p><p class="ql-block"> 最可怜的排队是百姓心甘情愿的排队,超市促销一斤鸡蛋便宜二毛钱,限购十斤;一桶油便宜五元钱,限购一桶。于是,可怜老人们为了两元或五元钱,天不亮就守候在商场门口,任风吹雨淋,一夜风流。</p> <p class="ql-block">  有排队必然就有不排队的。</p><p class="ql-block"> 任何时代,总有少数人无须排队即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走到任何地方,总有绿色通道等待着他们。像中国当年的首富而今的阶下囚王健林的公子,所谓的国民好老公王思聪,在娘肚子里就衔着金钥匙。只是这傻小子无自知之明,自己不排队却与排队的人过不去。前不久讥讽范爷冰冰小姐为“毯星”,被小范狠狠地呛了一句“我干我的活,你找你的爹,我们都算是自强不息!”此言一出,国民好老公立刻哑口无言。好样的小范,人美心气也不低!</p><p class="ql-block"> 我活了半辈子才看明白,不排队的都是聪明的大人或大人物,排队的都是诚实小孩子或小人物。你见过官员们去超市排队购物吗?咱也理解,人家不是没时间,是丢不起人。</p><p class="ql-block"> 但类似国民好老公这样无须排队生而便为龙成凤者,在当今中国的确比比皆是,你开拖拉机,他玩奥迪,你好不容易有辆助动车,他却早坐上了自家老爷子的专机。像某名媛前大领导之后万宝宝不就是如此吗?不仅坐了她爷爷的专机,还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是可以不排队的。其实,中国的老百姓是非常善良的,也从没想去与这些豪门纨绔攀比。你进你的电梯,我爬我的楼梯,你尽管嗖嗖嗖地往上窜,但我只想获得一次排队的机会,若能被幸运之神相中,官大官小总能让咱自得其乐。</p> <p class="ql-block">  当然,还有另类排队。领导开会要排次序,这也是一种排队。你不见水浒寨中,草莽英雄们也要排座次?大家心知肚明,谁应该走在前面、走在中间,谁应该坐在哪个位置,不得谮越。否则,你小子还想不想干了?政府办秘书说,开大会重要的就是排座位,座位排好了,会议已经成功了一半。另外,官场中站队一词另有寓意。</p><p class="ql-block"> 能排上队,那是前世修来的福分。</p><p class="ql-block"> 要想一步不拉地排上队,老百姓不知要比走绿色通道的人花费多少倍的功夫。</p><p class="ql-block"> 国人习惯于排队也不习惯排队。习惯是因为无奈,不得已而为之。不习惯是因为基因,人的劣根性使然。汉字中三人曰“众”,不得不心悦诚服象形文字的魅力,“众”分明就是人挤成一堆。呵呵,人多嘛,就得挤。</p> <p class="ql-block">  既然如此,能不能走点捷径插插队呢?</p><p class="ql-block"> 要想插队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环境比较乱。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无序的状态下总有个别艺高胆大脑袋活泛的人火中取栗,脱颖而出。像刘邦朱元璋之类,就怕生逢太平,这样反而一事无成。和平年代寒门草根想插队晋级,谈何容易?要么排队者熟人很多,就是说小环境对你有利;要么警察对你睁只眼闭只眼,甚至直接帮你拿票,也就是说你得到了贵人相助,否则,想一步到位简直是白日做梦。在情况不明,时机不对的情况下插队,要么被人轰走,要么是被警察剔出,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狼狈不堪,而且队是越排越后,真的是欲速而不达,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啊。</p><p class="ql-block"> 岁月苦短,却注定要在排队中度过。顺利者是到什么时间就坐什么车,站站通达,即使没有成为高官显贵,但也算是功成名就。较顺利者是虽然挤上了车,但每每要付出无比的艰辛方才避免掉队,虽不能衣锦还乡,但春华秋实,三十岁正科,四十岁副处,退休前混个正处调研,也算是不枉此生。坎坷者是从开始就掉了队,结果一步错步步错,到站时间与车次永远不能同步,以致空白了少年头;纵然豪情万丈,才华横溢,也不得不铩羽而归郁郁而终。</p> <p class="ql-block">  我从小练就了一身挤公交车、挤电影票的硬功。可随着年龄越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这项功能越来越退化了,更习惯于排队了。那年与我们科几个护士MM出游黄山,在鲤鱼嵴上的小饭店里,我把背包交给了MM看管,一头扎进乱哄哄的人群。左面是人右面是人前面是人背后还是人,左右受夹,前紧后迫,摩肩接踵,闻颈之交,无数手臂越过头顶,背后贴着不知是谁。我使出平生绝技,左突右冲,奋力挤到窗口,却才发现我后面已经没人了。回头望望,MM们窃笑不止,还好饭店还有饭,没饿了肚子。现在一看见人多拥挤,我扭头就走。因为老婆警告过我,不准到MM多的地方去,况且还无队可排。</p> <p class="ql-block">  人生就是如此,甚至可以说从出生那天起位置就已经被确定。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命运始终就守候在那里;不管你拼还是不拼,结果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既然没有绿色通道可供平步青云,又无驰骋乱世揭竿而起的经天纬地之才,倒不如随遇而安,做个实实在在心平气和的凡人。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云卷云舒潮起潮落一切顺其自然。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厚度,那就尽其所能延续生命的长度吧,那时候,还会有谁说你是一个可怜的掉队者呢?</p><p class="ql-block"> 那天,网上一个很熟悉的网友和我胡侃,网友说:“我最喜欢你了。如果网恋的话,那我就恋你吧。”我嘿嘿一笑:“后面排队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