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人和佳园小区里有二棵银杏树,一公一母,公的挺直,帶着公的精气神,母的终年"弯腰",应该是她的孩子多了,一年复一年,要带大他们,把自己的腰压弯了。想起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一诗,诗词这样描写银杏:“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我们小区这二棵银杏树正是李清照笔下银杏的深动写照,只是我们小区里的二株银杏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没有诗中的说"流落江河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曾记得2004年我全家入住这个小区时,我的孙子刚出生。我们夫妻俩抱着他在小区里散步。我举起相机给祖孙俩照了不少相片。其中有一张照片就是在那公银杏树下拍摄的。我仔细观察那照片,看他们身边那棵银杏树是一棵二三米高的幼树。今天,二十几年过去了,孙子长成大人,那棵银杏树已长成大树,那棵母银杏树也已经有多年开花结果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几天每天上午在小区内散步,都会在这二棵银杏树下走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进入秋季,圆圆的银杏叶颜色慢慢由绿泛黄,正如南宋诗人葛绍体在《晨兴书所见》一诗中所描写的“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银杏叶的泛黄自由叶的边缘向中心扩散,当全叶成金黄的时候,节气进入深秋了。公母两棵树树叶的变化也不同。母树转色的时间早、速度也快,两棵树相邻,用小气候解释行不通,我想大概是因母树带子辛苦了吧!今天上午,再次停留在那株母<span>银</span>杏树下,树枝被密密麻麻的金黄的银杏果压着,低处碰到了我的头顶,秋阳透过树叶和果子之间的空隙,落地的光影也是金色的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光影也落在我身上,我抬头环视银杏树,黄色的果,金色的叶,叶裹着果,果映衬着叶,叶如银杏树母亲的双手,保护着果子的长大。听人说,要银杏树要结果,一定要公母两树相邻而长。我没有见到过银杏树开花。我想果子的成长,它的孕期一定需要授粉的,没有公树,母树也结不了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最近见报端刊登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有人发现一批珍贵的远古植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鉴定这些化石属远古银杏植物,距今约2.8亿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银杏树属于裸子植物,是现存银杏纲的唯一物种,作为中生代孑遗植物,今存银杏因其具有原始特征和稀有性被称为“活化石”。今天,我站在那棵果实累累的银杏树下,似乎穿越到了远古时代,穿行在这古银杏树林之中,又似乎在与那苍劲的远古银杏老人对话。我们在这老人面前,应存敬畏之心,分享它带给我们的银杏果实,分享它每年秋天装扮大地金甲之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