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池市凤山县三门海镇驻车时,车友极力推荐附近的三门海景区,称其景致绝美。我们心生向往,次日便奔赴此地,开启了一场秘境探秘之旅。 一入景区,满目皆是惊艳。澄澈的湖水泛着翡翠般的绿意,在光影流转间宛如温润宝石。岸边古榕虬曲,远处山峦层叠,与碧水绿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天然画卷。乘舟游览是景区的核心体验,木船悠悠向洞窟驶去,刻有“壽源”二字的岩壁、依洞而建的望海楼先后映入眼帘,古意与自然之美碰撞出独特韵味。 三门海的奇景,既源于数亿年的地质造化,也藏着一段神话传说。从地质层面来看,远古时期这里处于浅海环境,生物遗体与钙质经长期沉积,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石灰岩地层;再经雨水长期侵蚀,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就此成型,让这里成为世界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核心地带。 而在神话故事里,曾协助黄帝战蚩尤、帮助大禹治洪水的应龙,因尾伤滞留凤山,见当地百姓遭受旱灾之苦,便借七星连珠之力,以龙身聚水冲破山体,造就了如今我们所见的七个天窗与地下河 —— 这核心景观,正是自然伟力与神话传奇的共同馈赠。 整个景区集山、水、洞、天于一体,汇聚了喀斯特地貌的所有特征。它是目前世界公认最佳且唯一的水游天窗群,被誉为观览喀斯特地貌的“世界之窗”。 随着木船行至溶洞深处,钟乳石如万千垂帘悬于头顶,在微光中泛着幽绿光泽。艄公持长篙轻轻一点,木筏便顺滑地驶入另一重天地。两岸崖壁陡峭,灰白岩石与翠绿植被交织,勾勒出自然肌理。 这些溶洞与地下河的形成,实则是水与石的千年博弈 —— 地下水不断溶解石灰岩中的碳酸钙,逐步拓宽河道、侵蚀洞顶,最终造就了这连串的洞天奇观。 <div><div>游览终了,转身回望,天窗群的剪影渐远。碧水、绿意、奇洞、神话,所有惊艳都凝于心底,成为一段不愿轻易惊扰的秘境往事。</div></div> 游完三门海后,我们驱车前往附近的社更穿洞。一下车,那横跨山路的巨大穿洞便带来强烈震撼。 当地流传着社更穿洞的传说:很久以前,坡心谷地有条恶龙兴风作浪,百姓苦不堪言。年轻猎手社更身怀绝技、心怀正义,历经数日激战,凭智慧与勇气斩杀恶龙。恶龙身躯化作穿洞,社更化峰永守此地,后人为表纪念,便将这穿洞命名为社更穿洞。 从传说回到现实,社更穿洞长 239 米,宽 78~142 米,高 60~76 米,洞口高出坡心谷地 50 米,洞顶厚度 25~700 米,底面积达 24200 平方米,相当于三个足球场。它形似天生桥,因长度远超宽度被定义为穿洞,无需灯光就能将洞内洞外风景一览无余。 岩壁布满亿万年前海洋生物留下的全球罕见贝窝构造,还保留着两百万年前地下河冲刷的流痕,这让这里成为攀岩圣地。这里共有 110 条不同难度的攀岩线路,其中法国名将Seb Bouin完攀的“射雕”线路难度达 5.15b,是亚洲标杆,吸引众多爱好者前来挑战。 此外,社更穿洞是中国首个双向通车的穿洞,免门票且可免费停车,不少自驾游客会在此休憩、露营。它既是通行道路,也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纽带,而社更猎手的传说,更给它增添了一抹神秘的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