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侦察记》聊画取情报惊心动魄化险为夷

张京伦

<p class="ql-block">  最近,我看电视剧《渡江侦察记》,第13集精彩在于:我军侦察员取情报,遇到惊险,通过“马远画鉴”化险为夷。</p> <p class="ql-block">  马远(1140年-1225年)是南宋绘画大师,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身绘画世家,历任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其山水画以“边角小景”构图闻名,世称“马一角”,代表作品包括《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等,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地。‌‌</p> <p class="ql-block">  触发契机:我军侦察兵化妆“李先生”,潜入国民党国防部高官章某家中,目标是寻找藏在古画《梅石溪凫图》里的机密情报,不料对方突然归来。危机中,侦察兵急中生智,谎称自己是“南京来的古画商”,受邀前来品鉴这幅马远的画。</p> <p class="ql-block">  鉴画核心对话:侦察兵(伪装成画商)通过提前了解的书画知识,与国民党高官围绕马远的画展开讨论:从《梅石溪凫图》“意境只可意会”,到“继承李唐画风”“马一角的绰号”“画树技法”“马家宫梅特色”,以专业的鉴画话术,成功让对方相信了他的“画商”身份。</p> <p class="ql-block">  核心伏笔:这幅马远的画正是情报载体——画轴内藏着国民党长江布防图的关键信息。侦察兵借“鉴画”的机会,不仅稳住了对方,还确认了情报就在这幅画中。</p> <p class="ql-block">  隐藏冲突:国民党高官表面与“画商”聊画,实则暗中观察其身份;侦察兵则一边用专业鉴画内容掩饰,一边寻找机会确认画中情报的位置,为后续获取布防图铺路。</p> <p class="ql-block">  后续行动细节:侦察兵趁高官临时离开(取茶/接电话)的间隙,迅速检查《梅石溪凫图》画轴,用提前准备的工具轻轻拆开画轴末端的封边,取出藏在其中的情报,藏于身上,再将画轴恢复原状。随后,他以“画作品相极佳,需回南京筹备钱款”为由,顺利脱身,将长江布防图的关键情报带回了我军驻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军侦察兵巧用书画知识,精准获取敌军核心情报国民党长江布防图,助力我军顺利渡江,以智慧与专业立下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到,些许书画功底,竟发挥这么大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