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赵老师基础篇第18讲感悟

奇迹玥玥 美乐爱觉

<p class="ql-block">常青</p><p class="ql-block">27组 2025年11月12日</p><p class="ql-block">赵老师基础篇第18讲</p><p class="ql-block">中医五行之怪病,精神分裂症</p><p class="ql-block">听后感悟</p><p class="ql-block">一、精神分裂症的医学定位</p><p class="ql-block">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属于《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的重性精神疾病。根据中国《精神卫生法》:</p><p class="ql-block">- 诊断和治疗必须由具备资质的精神科医师进行;</p><p class="ql-block">- 心理咨询师不得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只能提供心理支持或辅助干预(且需在医师指导下);</p><p class="ql-block">- 对于有暴力倾向或自伤风险的患者,必须采取医疗措施,必要时强制入院治疗,以保护患者本人和公众安全。</p><p class="ql-block">赵宗瑞老师提到“国家规定心理咨询师不能治疗精神分裂症”,这一点是正确的,符合现行法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课程中的争议性观点</p><p class="ql-block">1. “幻视幻听不一定是虚假的,可能看到无形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现代医学观点:幻视、幻听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阳性症状,源于大脑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失衡或认知功能障碍,并非真实存在的“无形众生”或超自然现象。</p><p class="ql-block">- 风险提示:将病理症状解释为“灵性体验”可能延误医疗干预,甚至导致患者拒绝药物治疗,加重病情。</p><p class="ql-block">2. “孩子生病是因为母亲不孝、怨恨公婆”</p><p class="ql-block">- 现代心理学/社会学观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神经发育、环境应激(如家庭冲突、创伤)、社会支持缺失等多因素交互作用。</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情绪确实可能影响家庭氛围,但将疾病完全归咎于“母亲不孝”或“恨气注入胎儿”是片面且具污名化的,忽视了生物学基础和系统性因素。</p><p class="ql-block">- 这种说法可能加重母亲的自责与负罪感,不利于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p><p class="ql-block">3. “忏悔、感恩、学习传统文化即可治愈精神分裂症”</p><p class="ql-block">- 医学共识:精神分裂症无法仅通过心理或灵性疗愈根治,必须以抗精神病药物为基础治疗,结合认知行为治疗(CBT)、家庭治疗、社会康复等综合干预。</p><p class="ql-block">- 虽然正念、感恩练习、家庭关系改善等可作为辅助手段缓解情绪或减少复发,但不能替代药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的整合建议</p><p class="ql-block">赵宗瑞老师强调“孝道”“忏悔”“感恩”等价值观,在促进家庭和谐、减少心理压力方面有积极意义,但需注意:</p><p class="ql-block">- 不能替代医疗:精神分裂症是脑部疾病,如同糖尿病需要胰岛素,必须遵医嘱用药;</p><p class="ql-block">- 避免道德化归因:生病不是“报应”或“过错”,而是需要科学干预的健康问题;</p><p class="ql-block">- 家庭支持很重要:母亲学习沟通技巧、减少冲突、提供情感支持,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但这与“忏悔赎罪”是两回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给家属的实际建议</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或家人面临类似情况,请:</p><p class="ql-block">1. 立即就医:前往正规医院精神科就诊,由专业医师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p><p class="ql-block">2. 遵医嘱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减药,定期复诊;</p><p class="ql-block">3. 学习疾病知识: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治疗和康复过程,减少恐惧与误解;</p><p class="ql-block">4. 寻求家庭治疗: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改善家庭互动模式;</p><p class="ql-block">5. 利用社会资源:联系当地精神卫生中心、康复机构或家属互助组织(如“家属联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可以滋养心灵,但面对严重精神疾病,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需并行不悖。尊重医学规律,同时重视家庭与心理支持,才是对患者最负责任的态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