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连跑路带参观天黑才回酒店。今天舒缓了很多。只有市内活动。参观博物馆和丛台公园。休闲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邯郸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有几个展览常设,第一是邯郸历史展。</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邯郸西依太行,东跨平原,黄河故道、漳、滏、洺、卫河纵横其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旧石器时代这里有新桥遗址,新石器时代磁山农业文明初现。商族文化在此起源、发展,战国时代为赵国都城,汉代是著名商业都会。汉末邺城崛起,魏晋南北朝时相继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国都,兴盛近四百年。隋唐以降,大名藉运河而兴,洺、磁扼形胜滋衍,金戈铁马纷扰历史云烟。宋金元明清,广平、大名路府并立于此,耕读传家,世风敦然。清末铁路贯通,新学渐兴,工矿略显,为近代邯郸兴之启端。民国时期近代工业行进艰难,民族危机日益逼悬。抗战烽火遍燃冀南,革命老区肇始元元,邯郸儿女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民族复兴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勤劳的邯郸人民勇于进取,深厚的文化积累,是今天我们建设富强、文明、美丽区域中心城市新邯郸的动力源泉。</p> <p class="ql-block">邯郸是赵国的都城,是五大古都之一,那时有邯郸、洛阳、淄博……那时候没有上海、天津大城市。邯郸是要复兴的,因为它出铁、煤、棉花、粮食。邯郸有五万万吨铁的蕴藏,很有希望搞个大钢铁城。</p><p class="ql-block">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四日</p> <p class="ql-block">侯马印象深刻。书法鼻祖。邯郸二字。</p> <p class="ql-block">赵敬侯,迁都邯郸。</p> <p class="ql-block">各庄都有各庄的高招。但是很像。邺城。</p> <p class="ql-block">说是比马踏飞燕早400年。真正写实。</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p> <p class="ql-block">昨天高台,赵王邯郸。</p> <p class="ql-block">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眼熟的很。</p> <p class="ql-block">昨天铜雀台。</p> <p class="ql-block">三台有新图。</p> <p class="ql-block">到底是哪七子。</p> <p class="ql-block">铜雀台上的照片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真物。</p> <p class="ql-block">茹茹公主</p><p class="ql-block">公元537年,柔然可汗阿那瓌的孙女闾叱地连诞生于北方草原。彼时,中原大地分裂为东魏与西魏,柔然雄踞漠北,成为双方争相拉拢的对象。东魏权臣高欢为牵制西魏,以和亲为纽带,先嫁乐安公主给柔然王子,又为8岁儿子高湛求娶5岁的茹茹公主。</p><p class="ql-block">公元542年,年仅5岁的茹茹公主被送往东魏,与东魏权臣高欢的第九子高湛联姻。这场婚姻无疑是双方政治利益的产物。东魏希望通过与柔然的和亲,牵制西魏的进攻,而柔然则借此巩固与中原王朝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对于年幼的茹茹公主来说,离开熟悉的草原,来到陌生的东魏,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她不仅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还要面对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问题。尽管她在高家备受宠爱,但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始终伴随着她。</p><p class="ql-block">时高湛年仅8岁,而茹茹公主年方5岁,两家是娃娃亲,志载茹茹公主死于武定八年(550年),时年13岁。</p><p class="ql-block">茹茹公主之墓位于河北磁县大冢营村。1976年发掘。墓内早期被盗,但仍出土了各式陶俑、动物模型、青瓷器、各种金饰品等共1000多件。</p><p class="ql-block">是个宝库,好比妇好墓和亚长墓?</p> <p class="ql-block">扣题了。</p> <p class="ql-block">大名有永济。</p> <p class="ql-block">一会儿就要去的丛台公园。</p> <p class="ql-block">革命历史。</p> <p class="ql-block">今天发现的第一张好图。</p> <p class="ql-block">高树勋。</p> <p class="ql-block">著名过黄河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展览是石刻。与昨天的邺城考古博物馆和北齐考古博物馆内容重叠。</p><p class="ql-block">另外明天北响堂。</p> <p class="ql-block">唐朝开放婀娜。</p> <p class="ql-block">北齐考古博物馆大堂中说的不清楚。</p><p class="ql-block">北齐白石四面造像塔时代:北齐(550-577年)</p><p class="ql-block">此造像塔残高约100.1厘米,宽约52厘米,由底座、塔身、覆钵和塔刹四部分组成,2012年于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村佛造像埋藏坑出土。四面佛龛中供奉三尊佛和一尊菩萨,佛与菩萨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作许愿印,结跏趺坐。整个造像塔融合了大量的佛教元素,上有莲花、飞天,飞天手中持摩尼宝珠。四周有菩提树,下有护法力士、护法狮、神王像、香炉、侏儒力士等。神王像有河神、风神、珠神、象神、虎神、乐神等。该造像塔对研究北齐佛教文化及雕刻艺术具有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造像塔最早开始于北魏时期,与石窟中心塔柱有关。石窟内部中心位置,往往要建造高大的塔心柱,柱上雕刻各种佛像,造像塔便在此背景下产生,意为对佛的顶礼膜拜。后来,造像塔造型逐渐与砖砌佛塔一致。唐代时期造像塔继续发展。宋代以后造像塔逐渐消失。</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是磁县瓷器展览。没看进去。</p> <p class="ql-block">第四个展览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p><p class="ql-block">今天遇到的第二张好图。日本占领中国的进度和结果。</p> <p class="ql-block">今天遇到的第三张好图。晋冀鲁豫军区的迁徙时间表。对于确认老同志战斗足迹很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丛台公园。银杏树高且黄,梧桐夹道,城市有底蕴。</p> <p class="ql-block">秦异人为质赵国</p><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的赵国,处于列国的中央,国都邯郸是当时最开放的城市,经济发达、富有繁荣为世人所瞩目,齐、楚、燕、秦等地,甚至北方匈奴的人,都在邯郸留下活动足迹。战国后期,赵国成为与秦国实力相抗衡的强国,列国在邯郸的外交活动日益繁多,互派质子成为突出的现象。秦国公子异人在赵国为质子,他的到来,让邯郸发生并演绎出秦赵最为曲折跌宕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吕不韦经商邯郸</p><p class="ql-block">秦昭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往来于各地的商人吕不韦,在邯郸见到异人,敏锐察觉到失意的异人是蕴含巨大商机的"奇货"。经过与父亲的深入探讨,吕不韦获得了"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的结论,决定以自己的商业财富和交际才能,帮助异人在政治上崛起。</p> <p class="ql-block">赵正生子邯郸城</p><p class="ql-block">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秦始皇出生在赵国邯郸城中。他是秦昭襄王曾孙,秦公子子楚的儿子,其出生于正月,姓赵氏,名正。赵正虽然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但赵国邯郸"慷慨悲歌""好气任侠"的风气,也为幼小的他提供了一个富有文化情怀的环境,培养了其日后作为最高统治者刚勇果敢的气概与品质。</p> <p class="ql-block">母子流高终归秦</p><p class="ql-block">子楚回国后,赵姬、赵正母子留在邯郸,有着一段东躲西藏的流离生活。直到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子楚被确定为太子,才最终迎接夫人和儿子回到秦国。九岁的赵正,跟随着母亲赵姬,第一次离开赵国邯郸,来到秦国并踏上通往政治权力的大道。</p> <p class="ql-block">秦王再次至邯郸</p><p class="ql-block">回到秦国的赵正,很快更名赢政。三年后,他登上王位,成为最强大的秦国国君,并在吕不韦等人的辅佐下,开始了顺应大势、统一六国的战争。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军在进攻赵国的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听到消息的秦王于是自咸阳亲临邯郸,再次走进这座令他记忆深刻的城市。看着这座熟悉却又陌生的城市,一个更为宏伟的蓝图已在心里描绘。</p> <p class="ql-block">过街天桥。</p> <p class="ql-block">学步桥。</p> <p class="ql-block">桥有点怪,不知道是在学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