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旗下奏响“银龄互助”的幸福“交响乐” 武汉协和医院老同志共绘阳光晚年新画卷

芳仙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名:芳仙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204145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华中科技大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干部工作部离退休工作处</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今天带了好几份报纸,大家一起聊聊二十届四中全会绘制的发展新蓝图……”11月1日,位于武汉市江汉区马场路的三金华都小区活动室内,一群银发老人正在热烈地讨论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那一系列振奋人心的“热词”。“主持人”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协和医院原妇产科教授万贤华。由她领衔的这种交流,在这个小区里已成为一群银发党员每天的“必修课”。以协和医院离退休党总支为“圆心”,这群老医疗工作者们,逐渐构建起一个互相扶持、互相关爱、互助学习的“同心圆”。“党旗的颜色是红色与金色,我们也要在红霞映衬下,打造金色的晚年生活。”是这群老党员共同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小区广场上的“微党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不少有关民生服务、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目标,我们作为老医务工作者,尤其关心这些进步对医疗事业的帮助。”医院退休职工刘中翘欣喜地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种活动,被长期在三金华都小区活动的协和离退休第一党支部的老党员们称为“话疗”。 年过九旬的万贤华,因为热衷服务并且威望高,被大伙选为“话疗村长”。每天上午,大伙都会聚到小区广场的大树下畅谈,遇上下雨天便转移至活动室。话题从国际国内形势延伸到医院发展、生活琐事。老专家彭汉臣、协和医院原党委副书记熊继望还会不时开展专题宣讲。郑岳臣、刘克兰、刘中翘、肖小年、李水山、陈培玉等退休职工,以及三金华都的其他老人,都是这场“思想聚会”的常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活动形式,在大约三年前得以固化并延续至今。当时,因协和医院外科2号楼扩建,相关院区整体搬迁至马场路。临近的三金华都小区成为该院离退休党员新的“活动中心”,这里也成了吸引医院老党员的新“磁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区内有不少医院的离退休和在职职工居住,为我们服务老同志以及老同志开展自助服务提供了良好基础。”协和医院离退休党总支负责人介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同志们都已年届高龄,在居住地就地开展学习,一来可以保持思想建设的持续性,二来也可以让老同志之间、老同志与党组织保持沟通,大家的难事、心事,组织可以及时得知,并开展相应的服务。”第一党支部负责人表示,这种互助式活动加上党总支每月组织的集中学习,以及下属各党支部开展的党建知识问答、线上微信群“云课题”+线下“送学上门”等活动,“保证了思想不松劲,沟通不‘离线’,服务不断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用歌声激发银发活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0日14时30分,是这批老党员们一直牢记在心的时刻。那天,三金华都小区活动室里,飘出了激昂的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老党员宫淑莲组织的新活动——“银龄歌会”。那天,阳光洒满活动室,老党员们欢声笑语,气氛轻松而愉悦。交流过后,宫淑莲提议大家一同歌唱。她先引导大家熟悉歌谱,再带领老同志们唱出歌词,那天,大家学习了两首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与《再唱山歌给党听》。随着音乐缓缓响起,大家逐渐投入其中,歌声从小心翼翼变得激情澎湃。整个活动室洋溢着欢乐与温暖,大家仿佛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后,喜欢唱歌的老党员们自发成立了“红歌小分队”。每周二下午,小分队的嘹亮歌声便分准时在小区内响起。从耄耋老人到年过古稀,一片“银潮”中却涌起了激情的浪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宫淑莲也成为他们中的带头人,从识谱到演唱,既教新歌也重温老歌,她还会及时纠正老同志们演唱中的错误。每次活动前,宫淑莲都会提前发放自制的歌单方便大家在家预习;每学完一首歌,还会录音发给老同志们试听,并进一步改正演唱中的错误。宫淑莲、刘绍菊、张秋玲、胡引珍、万宝珠、邱润珍等老同志,在歌声中重温奋斗岁月,也唱出了晚年的精气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互相搀扶中打造“乐活晚年”</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转眼就过许多年,我的脸布满了沧桑,相约今生会一起走……搀扶,管它天不长地不久。”这是老同志们十分喜欢的歌曲《搀扶》中的一句歌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思想上互相关心,生活上相互帮助,活动中互相扶持,让晚年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医院退休职工邱冬娥说,她一直在参加三金华都“健身操小队”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这支由医院原护理部主任刘绍菊牵头的队伍,每天都会准时在小区内的绿地共练保健操。刘绍菊不仅坚持带队,还贴心为大家购置做操用的小音响等音响设备。“每天,她都会把充好电的音箱提前布置好,认真组织大家练习。”退休职工万宝珠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队伍“主力”大多年过八旬。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锻炼中,老人们强健了体魄,也延续着彼此的情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周启玉书记指导鼓励下,离退休第一党支部支委许丽娜、郑连新、陈琼芳,也时常到小区与大家合练保健操。“正好听听大家对党支部的建议,关心一下大家的身体与生活情况。”第一党支部书记陈琼芳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吴传芬、刘泗珍等因身体不便需借助轮椅活动的老同志,是其他老党员的重点关注对象。“我们要么上门帮忙,要么让护工或保姆帮忙,把他们推到小区活动室,大家一起打打牌、聊聊天,既交流感情,又活动了筋骨。”退休职工李智兰介绍,“我们还将这支相对固定的活动搭子,起了个‘活动手脑小分队’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幅晚年生活的幸福图景,也成为江汉区深耕老干部服务工作、激活“银发力量”的生动缩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互助式的党支部服务,也让我们有了进一步奉献余热的热情。”老同志刘克兰介绍,三金华都小区所在的马场社区联合武汉协和医院共同成立了“名医面对面工作室”,为居民答疑解惑,提供“家门口”的医疗服务。有部分老同志也响应了医院的号召,发挥专业特长,在三金华都小区的居民有健康需求时,参与在该小区开展的健康咨询、科普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或者在活动时,为居民在保健、就医方面提供初步指导。还有部分老专家发挥技术专长,退休后继续留在岗位上,通过 “传帮带教”为医院培养人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党旗下的“桑榆欢歌”</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老同志肖小年感慨道。以“彼此扶持、相互关怀”为纽带,依据特长、爱好与身体状况组建多支小分队,将退休生活过成了一首镌刻心间的欢歌,也诠释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新内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医院离退休党总支负责人表示,在这个“大家庭”中,有人主动扛起组织活动的责任,有人默默向同伴伸出援手,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中诠释晚年价值。“这批高龄老党员们,在活动中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也打造了‘日日有活动、周周有精彩’的银龄生活新格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想知道老同志真正需要什么,不是几张问卷、几次面对面沟通就能知道的,这种互相的方式加上我们经常性走到老同志身边,奏响了协和医院离退休党组织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交响曲’。”协和医院离退休党总支负责人表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图 武汉协和医院人事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ltxc.hust.edu.cn/info/1138/4707.htm"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查看原文</a><span style="font-size:15px;"> 原文转载自ltxc.hust.edu.cn,</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著作权归作者所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