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和女儿一起拆解难题的时光,早已超越“解决问题”本身,成为亲子间彼此滋养的珍贵旅程。每一次解决问题时,我不仅见证了孩子思维的蜕变,更读懂了陪伴的真正意义。<br> 答疑时最深刻的感悟,是“放下主导,成为伙伴”。起初我总忍不住急于给出答案,却发现孩子看似听懂了,下次遇到同类问题仍会困惑。后来我试着收起“指导者”的姿态,用“你觉得哪里卡住了?”“要不要换个角度试试?”这样的提问,引导她自己梳理思路。<br> 深度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吧,店里进货6箱肥桃,从没箱里取出6颗,箱子的剩下的个数和与原来两箱的和相同,原来每箱多少颗?从每箱拿出6个,总共拿出36个,这36个相当于原来4箱的桃子,因为剩下的相当于2箱,所以拿出的相当于4箱。那么每箱就是36除以4等于9个。“怎么样理解了吗?”她回答着“理解了”,那给妈妈再复述一遍好不好,果然她分析出来了!<br> 更意外的收获,和女儿一起探讨问题时,我会接触到当下更新的知识点和更灵活的解题方法,有时甚至需要向她请教课本里的新概念。这种“双向学习”的过程,让我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也让孩子感受到“妈妈也在和我一起成长”。我们会为共同解开一道难题击掌欢呼,也会为某个知识点争论不休,亲子关系在平等的交流中变得愈发亲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