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书院喜迎博导将军授课

<p class="ql-block">拍摄编辑:余深雅</p> <p class="ql-block">2025.10.17摄于福建古田县杉洋镇蓝田书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余爱水博导将军参观朱熹的《东斋记》石刻碑</p> <p class="ql-block">  位于福建省古田县杉洋镇近郊的蓝田书院,至今拥有千年的历史,有说不完的故事。10月17日又喜迎余爱水博导将军授课,给古老书院予以全新的定位,注入崭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余爱水系江西鄱阳人,原北京军区空军副政委、正军级少将,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财政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他知识渊博,与福建余氏宗亲感情深厚,虽已步入七十高龄,但半年多时间从京入闽三次,不顾旅途劳累、气候炎热,参加会议活动之余,挤出时间参观四所(耕村、翠屏、溪山、蓝田)书院,并分别在耕村书院和蓝田书院授课,传播正能量,深受宗亲们的欢迎与爱戴。</p> <p class="ql-block">  现将10月17日上午余爱水博导将军在蓝田书院授课的内容节录如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余爱水博导在蓝田书院授课</p> <p class="ql-block">  余爱水博导将军授课的标题是“生命的呼唤—书院的时代需要与选择”。简明扼要地概述了什么是书院及书院的五字核心特质。即:静、纯、和、雅、圣。</p> <p class="ql-block">  一踏入蓝田书院,我便被这里深深吸引。书院不仅地理位置优越,其布局、建筑与架构也独具特色。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真正具备了书院应有的气息:一种纯粹而深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书院?书院意味着什么?对中华民族而言,书院并非新鲜事物,它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书院从历史中走来,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它与社会其他地方有着本质的不同。书院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生态、一种场域,其核心特质可归纳为五个字:静,纯,和,雅,圣。一个真正完整、完美的书院,必然具备这五种特质,它们共同构成了书院的生态、气息与精神境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蓝田书院课堂</p> <p class="ql-block">  一是静。书院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静。这种静,不仅是声音上的寂静,静到落针可闻,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宁静。这种静,由所有进入书院的人共同营造。所以,书院的静,不仅仅是环境的安宁,归根结底是内心的安定,是一种静到毫无杂念的境界,这便是书院的第一品质。</p> <p class="ql-block">  二是纯。书院之所以为书院,还在于它的纯。来到书院,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聆听、交流与分享。无论是讲者还是听者,其出发点都应是纯洁无瑕、没有杂念与混沌的,如同万里无云的蓝天,如同清澈见底的山泉。这正是书院应当且必须具备的第二个特征,纯。</p> <p class="ql-block">  三是和。书院之中,处处弥漫着和的气息,平和,和睦,和好。但在很多人心中,和是一个既熟悉又无比陌生的概念。对和的理解,堪称人类学问的巅峰。和并非天然存在,它是人类应当追求、必须努力去创造和争取的境界。书院的特质在于和,我们在此接受心灵的洗礼,如同呼吸氧气一般,让和像维他命一样渗透进我们的生命,滋养着我们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蓝田书院课堂一角</p> <p class="ql-block">  四是雅。书院的第四大特质是雅。这种优雅,首先体现在建筑与环境上,但更核心的体现,在于身处其中的人。每一位来到书院的同仁,乃至每一个人,都应当展现出优雅的风度、风格、气息与品格。这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人们彬彬有礼,和和气气,展现出优雅大度与开放的胸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五是圣。书院的第五个特质是圣。这种神圣感,从一些精心组织的小仪式开始,便将人们带入一种崇高的境界。例如,向孔子行礼祭拜的环节,已在仪式层面让我们初涉神圣。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书院本身具备造圣之功、育圣之能。它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感化力量,能够洗礼、孕育、滋养并锻造出每一个到来的人,使其内心生出圣人般的品格与境界。</p> <p class="ql-block">  这里所提出书院的五大特质是书院的灵魂、品格与准入门槛。我们深入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教育资源大量过剩的背景下,我们为何还要创办书院?当我们真正探索并领会了这五大特质,便找到了答案。我们将这五大特质作为一把标尺,去衡量全世界所有的教育机构,看看有哪一个能够完全符合,如果没有,那么书院的存在就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必要性与特殊价值。这片领域仍是空白,而填补这片空白,是刚性的需求,更是我们必须担当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余爱水博导参观魁星阁</p> <p class="ql-block">  余云辉宗亲、博士,他深刻地懂得这一点,因此他发愿投身于建设书院的事业,立志要创建十所书院。这种情怀与精神品格,本身就体现了书院的特质与精神,也体现了他对党、对祖国、对文化、对宗亲的无限热爱。因此,我们每一位来到蓝田书院,来到余云辉宗亲所创办书院的宗亲、来宾与师生,都应当向他表示深深的感谢,并铭记他此举的重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  余爱水博导还就书院的时代需要与选择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要点概括为:</p> <p class="ql-block">  书院在中华大地已存在上千年。过去,他的主要功能是办学育人,因为教育资源匮乏。但今天,书院的格局已然不同。我们并非要将孩子拉来这里上常规课程,书院主要面向的也不再是孩子,它不面向应试、就业、赚钱或做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蓝田书院魁星阁</p> <p class="ql-block">  然而,书院有其鲜明的政治性、崇高的使命与独特的功能。它的使命、功能与政治意义,共同构成了书院特有的气息与生态。从它选址于幽静山水、古村落之间,便能感受它的宁静感、历史感与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来到这里,主要目的不是学习具体的学问,在这里我们所传授的,是比学问高出至少三个层次的东西,我们传授的是道、是理、是观,是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归根结底是是生命观。因此,我们创办书院,正是响应内心深处最根本的生命的呼唤。</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历经新中国七十余年与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积淀,我们面对着全球化、信息网络与智能时代的全新图景。正是在这样的新时代,我们愈发迫切地呼唤书院的诞生、创办与运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余爱水博导参观“蓝田书院简介石刻碑”</p> <p class="ql-block">  那么,时代究竟需要什么?答案是滋养生命。我们这个时代对书院的需要,其最核心、最神圣的使命,便是滋养生命、找回生命、呵护生命、强大生命。今天,我们的物质条件已极端丰富。物质越发达,灵魂却越显倒退,以至于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没有生命的时代。一个有灵魂的人,才是一个有生命的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文化中有一个词叫魂不守舍,当信仰、信念、善良、利他、耐心、定力、团结、创造、奉献与光荣全都缺失时,我们就如同失魂的躯壳。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召魂的地方。书院正是这样一个召魂的地方,它将那些飘散远去的灵魂拉回来,重新安放进我们的身体。</p> <p class="ql-block">  这正是由静、纯、和、雅、圣五大特质共同构成的终极功能与结构,是响应生命的呼唤,将生命呼唤回来。无论你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法找到这样一个呼唤生命的地方。唯有中国的书院,能够承担起这一时代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余爱水博导参观宗亲、宋代名儒余席珍堂训</p> <p class="ql-block">  书院面向谁?它面向所有在时代洪流中感到迷茫、寻求精神根基的人们,任何对生命意义有追问的人。</p> <p class="ql-block">  书院由谁来讲、讲什么?不仅是学者,更应包括那些在商业、艺术、科技、生活等领域践行了和、静、纯、雅、圣的书院特质并取得成就的实践家,他们是内心端正、言行合一的榜样。他们的生命状态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书院应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鼓励思想碰撞和分享,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书院当然有国学,但不拘泥于章句的考究,而是要从孔子、老子等先贤的思想中得出与当代生活紧密结合的智慧,解答现实中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根本性问题,帮助人们完成从扭曲到端正的灵魂转向,实现生命的升华,并改造外部世界,直面时代的痛处,给出源自中华文明的解救良方,成为精神灯塔和社会样板,塑造清朗的社会风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余席珍堂训</p> <p class="ql-block">  来到书院,所求在于:</p> <p class="ql-block">  一是求和。我们来到书院,是为和而来,在这里寻找和的真谛,彻底弄清楚和的内涵、意义和价值。这是走向和的起点。在社会生活中,和的状态,是从人们的亲和开始的,逐步走向融合。从求和到亲和、再到融合,这是一个完整的进程,本质上是我们的生命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  二、求安。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求安。我们到这里来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践行一种大爱。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实现四安:己安,家安,国安,天下安。</p> <p class="ql-block">  三是求爱。我们更追求的是宗亲之爱、乡亲之爱、家国之爱,是一种更为光明、博大的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余爱水博导与宗亲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  四是求本。本是事业根基,是万物之源与真相所在。在这里我将三把(本质,原理,原则)传世金钥匙赠于诸位宗亲,愿子孙世代相传。掌握这三把金钥匙,便掌握了开启成功之门的密码,可在求真之路上行稳致远。</p> <p class="ql-block">  五是求源。认清本源,我们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判断事物的本质。求源,就是要找到这个引领人类前进的正道之源。</p> <p class="ql-block">  六是求极。追求极致。事实上,极致的精神在今天非常稀缺。这正是书院存在的时代意义。在变革的洪流中,书院应成为一座精神的泰山,屹立于世界,以极致的智慧和精神,影响这个时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余爱水博导授课结束从书院返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余爱水将军博导在古田县杉洋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看望宗亲并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