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剂癸精汤,半生行医路·父亲是我行医风湿诊疗的第一盏灯】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如今治疗风湿成了我医疗门诊专科及擅长领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简介】家父官清公(生于民国十二年即公元1923年——卒于1999年,享受阳光77年),父亲是紫阳县航运社最早的一名船工,(紫阳县七十年代初,才通公路和铁路)。父亲年轻时那个旧社会年代,汉江是紫阳县上到汉中府,下到湖北汉口的唯一的交通黄金水道,父亲作为一名船工,一名纤夫,一名水手,一名光荣的劳动者挣钱养家糊口,也为紫阳县的水上运输行业奉献了一生,同时也被劳伤和风湿缠绕大半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的脊背,曾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坚实的船桅。作为紫阳县航运社的老船工,他的大半生都与汉江的涛声相伴,木船摇橹间,将一船船货物送往沿江的码头,也将一身风湿病痛刻进了骨血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水上行船的日子,风里来雨里去是常态。江风裹挟着水汽,浸透单薄的衣衫,船舱里的湿气终年不散,日复一日侵蚀着他的关节。印象里,父亲总在阴雨天皱紧眉头,手指关节肿胀得握不住橹柄,膝盖屈伸时发出“咯吱”的声响,就连简单的起身、弯腰,都要咬着牙缓上半晌。酸困、沉重、刺痛,这些旁人难以体会的苦楚,成了他晚年最频繁的伴侣。母亲带着他四处求医,乡间的土方、城里的西药,吃了一茬又一茬,可疼痛始终如影随形,不过是暂时缓解,终究治标不治本。看着父亲夜里因疼痛辗转难眠,蜷缩在床上轻声叹息,年少的我心里便埋下了一颗种子——有时候给父亲捶捶背,心想若有机会,定要找到能治好他的办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末,我有幸得遇恩师紫鹰道长,习得道医精髓,其中专为风湿痹痛研制的癸精汤,以及针灸、拔罐、艾灸推拿、三九熏蒸等古法技艺,如获至宝。捧着恩师传授的方剂和图谱,我仿佛握住了救治父亲的希望。 1991年的仲夏,父亲风湿病厉害了,出现行动不便了,母亲焦急万分,沟通后,第一次给父亲诊脉时,我的手还有些颤抖,他却笑着拍了拍我的肩:“娃儿,爹信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那间简陋卧室和书桌,成了我的第一个“诊室和诊桌”。我按照恩师所教,仔细辨证父亲的体质,将癸精汤加减君臣佐使处方开好、去街上药店捡药,回家熬煮,药香袅袅间,是父子间无声的信任。汤药入口微苦,父亲却一饮而尽,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随后便是针灸,银针在穴位上精准刺入,搭配拔罐时吸出的紫黑瘀血,艾灸时氤氲的温热气息,还有三九熏蒸法,精心调配的熏蒸药液蒸腾的雾气,一点点渗透他僵硬的关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起初,效果并不显著,父亲却从未抱怨,依旧按时服药、配合治疗。我心里焦急,恩师的教诲却在耳边回响:“风湿痹痛,根深蒂固,治病犹如抽丝剥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循序渐进,以药通络、以灸驱寒、以蒸祛湿。”我调整方剂配伍,优化针灸穴位,在推拿取经拨穴之术时更加注重力度与节奏。不知不觉间,变化悄然发生——父亲晨起时手指能灵活屈伸了,阴雨天一身的疼痛减轻了,甚至能慢慢走到院坝看江边,看他操劳了一辈子的汉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年冬天,汉江飘起了小雪,父亲竟能自己搬着小凳子坐在门口晒太阳,还笑着对我说:“娃儿,今年膝盖不那么冷了,你这手艺,比你恩师还厉害。”那一刻,我看着他眼角的皱纹里漾着笑意,眼眶突然湿润。那不仅是病痛缓解的欣慰,更是父亲以自身为证,给了我行医路上最珍贵的底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数年,我始终用这套疗法为父亲调理,他的风湿病痛再也没有严重发作,晚年生活也多了几分舒心。然而时光不居,岁月无情,父亲终究还是在二十多年前(1999年)离开了我们。他走的时候,面容安详,那些曾折磨他半生的关节疼痛,早已被中医药的温和力量抚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父亲离世已逾二十多年了,汉江的涛声依旧,而我早已从当年那个为父亲治病的懵懂后辈,成长为专注风湿痹病诊疗的门诊医生。癸精汤的配方烂熟于心,又抽时间外出学习,针灸的手法愈发精湛,拔罐、推拿,艾灸、三九熏蒸的技艺也在无数临床案例中不断精进。每当接诊被风湿困扰的患者,我总会想起父亲当年的模样,想起第一次熬制癸精汤时的忐忑,想起他那句“爹信你”的笃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是我治疗风湿病人的第一例,也是我从医路上最特殊的“患者”。他用自己的病痛,让我真正理解了道医推演和中医“辨证施治、标本兼顾”的真谛,也让我懂得了医者仁心的重量。那些为他熬药、针灸的日夜,那些看着他逐渐康复的喜悦,都化作了我如今诊疗时的耐心与坚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君世康中医诊所门诊的药香,一如当年灶屋房里的气息;患者康复后的笑容,恰似父亲当年坐在雪地里的暖阳。半生行医路,一剂癸精汤,父亲的身影始终在我前方指引,提醒我不忘初心,以恩师所传、以临床所学,为更多风湿痹病患者驱散疼痛,带来希望。这既是对父亲的告慰,感恩恩师教导,也是我作为医者,一生不变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医生朱清莙简介</p><p class="ql-block">朱清莙,字德田,号紫阳青君,1970年生,人称大胡子,陕西安康市紫阳人,大专学历,中医专长执业医师、三级推拿按摩师、高级中医康复理疗师。紫鹰道长嫡传弟子,深耕道家推拿、针灸、艾灸秘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道家针灸艾灸推演推拿技艺传承人。</p><p class="ql-block">自1989年从医以来,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专注风湿痹病及颈肩背腰腿痛治疗,擅长以内服中药、古法针灸、拔罐技术、道家拨穴推拿及艾灸秘法辨证施治,同时为亚健康人群提供精准调理,因见效快、疗效稳,广受患者信赖。</p><p class="ql-block">现任紫阳君世康中医诊所风湿疼痛专科医生,竭诚为您的健康极尽绵薄之力!</p><p class="ql-block">预约电话:1357146218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