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也说唐朝</p><p class="ql-block">: 九十</p><p class="ql-block">:李豫收复二京</p><p class="ql-block">:唐代宗李豫,原名李俶,初封广平郡王,唐肃宗乾元元年(1372年)四月,被立为皇太子。李豫是肃宗长子,玄宗上百个孙子中,他年龄最大。李豫为人宽厚,但城府很深。史载:“李俶,年十五,封广平王。玄宗有孙百余,李俶是嫡皇孙。他年幼之时,宇量弘深,宽而能断。喜惧不形于色。且仁孝温恭,动必由礼。幼而好学,尤专《礼》、《易》,深得唐玄宗钟爱”。</p><p class="ql-block">:安史之乱,李豫随父亲李亨、祖父李隆基向西逃亡。马嵬驿兵变后,随父一起前往灵武。李豫随父亲一起,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特别是在收复二京的战争后,李豫不充军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收到了二京百姓的人心。</p><p class="ql-block">: 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十二日,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师的李豫,共集大军十五万,向长安、洛阳两京进发,开始了收复二京的战争。</p><p class="ql-block">:九月十七日,李豫统领的平叛大军在沣水之东的香积寺以北下寨,与叛军对峙。</p><p class="ql-block">:叛军骁将李归仁领军进攻唐军,唐军前队与叛军相遇。叛军的精锐突然向唐军猛扑过来,唐军顿时大乱。</p><p class="ql-block">:危急关头,前军大将李嗣业站出来高呼:“今日不以身饵贼,军无孑遗矣!”接着他把上身脱了个精光,光着膀子,抡起大刀,向敌阵冲去。李嗣业的英勇行为,顿时提升了唐军的斗志。将士们奋不顾身地随着李嗣业一起,打退了叛军的疯狂进攻,稳住了唐军阵脚。接着,协助唐军的回纥部队也冲向了叛军,叛军见到回纥人顿时大惊,相互高呼:“回纥人来了!”叛军大溃。</p><p class="ql-block">。`:这场战争,从上午一起进行到了夜晚,叛军丟下六万多名尸体,退回长安城。当夜,叛军逃离长安。沦陷十五个月之久的长安城,终于回到大唐手中。</p><p class="ql-block">`:唐朝在请求回纥兵协助收复长安时,和回纥人签下了协议:“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女子皆归回纥。”这种不顾老百姓死活的混账条约,亏了这腐朽的唐王朝也敢签。长安城是收回了,但长安城的百姓将会受到回纥人的烧杀抢掠了,一场灭顶之灾在等待着长安百姓。</p><p class="ql-block">:当李豫想到长安百姓将又将遭受一次无妄之灾时,他苦苦哀求回纥王子叶护,请他放过长安百姓。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李豫竟然跪膝于回纥王子叶护马前说:“个始得西京,若遽俘掠,则东京之人皆为贼固守,不可复取矣,愿至东京乃如约。”(今译:今天初取得长安,如果马上抢掠,这样会让洛阳百姓都会为叛军一起固守洛阳,洛阳就没办法攻下来了,希望收复洛阳时才践行和你们的约定)。李豫的跪求,终于让长安百姓免去了一场灾难,保护了长安百姓的生命财产。</p><p class="ql-block">:因为此时的叛军已成颓势,收复洛阳的战斗对比起收复长安,要容易得多。只是进入洛阳的回纥兵,在长安城没捞到好处,在洛阳城中已是按奈不住了。李豫见状,赶快纠集洛阳城中百姓,收集万匹罗锦作为赎金,阻止了回纥人在洛阳城中的抢掠。无数军民都感激地说:“广平王真华夷之主!”当肃宗听到李豫所做的这些事情后,感叹道:“朕不及也!”李豫用自己的良善,保住了两京百姓的生命财产,赢得了民心。</p><p class="ql-block">: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十五日,李豫被进封为楚王;乾元元年(758年)三月,改封成王;到是年的四月十九日,李豫被册封为太子,确定了李豫的皇储位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