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走进赢东生态村。

张齐芳

<p class="ql-block">我站在“瀛东生态村 瀛东度假村”的石碑前,红外套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这名字念起来像一首小诗,把生态与生活轻轻叠在一起。身后是绿树掩映下的现代建筑,不张扬,也不突兀,像是从土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我扶了扶肩上的包,心想,这样的地方,适合慢下来,连呼吸都愿意多停留一秒。</p> <p class="ql-block">往前走不远,一面巨大的浮雕静静立在树影之间。人物群像层层叠叠,似在开垦、捕鱼、建屋,又像在举行某种仪式。下方刻着“崇明岛精神”几个字,没写解释,却让人忍不住驻足。我望着那些浮出石面的脸庞,忽然明白,所谓精神,不是口号,是日复一日在风沙与潮水中扎根的倔强。我站了一会儿,仿佛听见了时间深处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片竹林,一只白色的公鸡雕塑跃入眼帘,昂首挺胸,像是刚啼破晨雾。我忍不住笑了,这姿态,比许多人都有精气神。树影斑驳,洒在它身上,也洒在我脚边。我双臂轻轻交叉,没说话,只是觉得这一刻,自然与人造的界限忽然模糊了——它不是在模仿一只鸡,而是在替这片土地喊出第一声早安。</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间展馆,迎面是一台老石磨,我顺手扶了扶它的把手,粗糙的触感从掌心传来。墙上挂着的展板讲着石磨的年岁,从谷粒到米浆,从农耕到餐桌。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家院子里那台磨,也是这样沉默地转着,磨碎了无数个清晨。如今它站在这里,不再劳作,却比从前更有力——它磨出了记忆,也磨出了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一台织布机正被一双灵巧的手操作着。梭子来回,线在经纬间穿行,像在编织一段不会褪色的时光。窗外绿意盎然,墙上的蝴蝶装饰仿佛随时会振翅飞入布面。我没有打扰她,只是静静看了一会儿。那节奏,不急不缓,像心跳,也像风穿过稻田的声音。原来最古老的工艺,也能织出最安静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位老人坐在纺车前,竹竿与棉线在她手中驯服地转动。墙上的画有些泛黄,黑白花纹的墙面像是老照片的底色。她没抬头,却让我觉得整个空间都因她而活了过来。纺车吱呀,像是在低语,讲着那些被遗忘在棉絮里的故事。我忽然想,我们总说传承,可真正的传承,或许就藏在这样无人注视的角落里。</p> <p class="ql-block">展示柜里摆着木桶、竹篮、陶罐,都是些旧日生活的用具。我站在柜前,双臂交叉,像在参加一场无声的家宴。这些物件没有名字,却盛过多少人的晨昏与温饱。它们被精心陈列,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后来的人知道:我们曾这样生活过,朴素,却踏实。</p> <p class="ql-block">走廊是木结构的,顶上横梁清晰可见,墙上挂着老照片和说明牌。我慢慢走着,手搭在胸前,像在翻一本立体的村史。一侧是长椅,另一侧是窗,绿植在窗外轻轻摇曳。这里没有喧嚣,只有时间的步调。我忽然觉得,一个地方的温度,不在于它有多新,而在于它是否愿意把过去,好好地留下来。</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内,展板与玻璃柜整齐排列,木质天花板投下柔和的光影。我停下脚步,看一块介绍村落变迁的图板。从滩涂到村落,从渔火到炊烟,每一步都写在墙上,也写在脚下。地面光洁如镜,映出我的影子,也映出那些看不见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石桥横跨小河,栏杆雕工细致,桥下流水无声。我站在桥头,墨镜遮住了眼睛,却遮不住心情。背后是白墙灰瓦的传统建筑,像是从水墨画里走出来的一样。我肩上的包轻轻晃着,脚步也懒了下来——这样的景,适合发呆,适合什么都不做。</p> <p class="ql-block">湖边,几艘小船停在码头,黄顶棚在绿树间格外醒目。我站在一栋灰顶建筑前,风吹起外套的一角。远处水波不兴,近处鸟鸣隐约。这样的宁静,不是空无一人,而是人心与自然达成了默契。我掏出手机,没拍照,只是把这一刻,悄悄存进了心里。</p> <p class="ql-block">又回到那座石桥,天色阴沉,树影浓重。我靠在栏杆边,墨镜映着灰云。没有雨,却有种即将落下的预感。可我并不急着走。有时候,阴天反而让人更清醒,看得更远。我望着远处的屋檐,心想,这片土地,无论晴雨,都自有它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我回到那面刻着村名的石墙前,笑着扶了扶电动车。这车虽新,却和这片老树、旧墙配得刚刚好。它不是闯入者,而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信使。我轻轻拍了拍车座,像在鼓励一个伙伴:走吧,我们再绕一圈。</p> <p class="ql-block">电动车缓缓驶上小路,两旁绿树成荫,前方一个蓝色装饰物在阳光下闪着光。天气晴了,风也暖了。我沿着整洁的绿化带前行,车轮碾过落叶,发出细微的响。这条路,我走过一遍又一遍,可每一次,都觉得像是第一次看见。或许,是因为这里的一切,都在安静地生长——包括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