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下午宁波帮演出

张常红

<p class="ql-block">舞台上的大屏幕亮着,“上海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艺术团慰问汇演”的字样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下方一行字格外动人:“传承‘宁波帮’爱我中华爱乡传统 共赏乡韵视听盛宴”。我坐在观众席中,看着主持人稳步走上台,全场渐渐安静下来。那一刻,仿佛不只是演出的开始,更像是一场游子归乡的心灵仪式,熟悉的乡音还未响起,心头已泛起暖意。</p> <p class="ql-block">灯光渐暗,音乐前奏缓缓铺开,大合唱的队伍整齐列于舞台之上。他们身着素雅白衣,像一排排静待风起的帆,即将载着记忆驶向故土。没有繁复的舞美,只有背后那块巨大的屏幕映着会标,却让人感到无比庄重。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宁波帮”精神的一次集体回响——无论走得多远,根,始终在江南的烟雨里。</p> <p class="ql-block">第一首歌是《春风十万里》,旋律一起,我的心也跟着飞了起来。歌声如风,掠过山河湖海,吹进每一个漂泊者的心窝。那些曾在上海打拼、在异乡奋斗的宁波人,此刻都在这歌声里找到了共鸣。台上的人唱得深情,台下的人听得入神,有人轻轻跟着哼,有人悄悄抹眼角。这哪是唱歌?分明是在用音符写一封寄给故乡的长信。</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悠扬响起。我有些意外,却又瞬间理解了这份安排。宁波人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全国,他们不仅把家乡带在身上,也把别处的深情纳入胸怀。草原的辽阔,恰如“宁波帮”四海为家的胸襟。屏幕上的骑手驰骋在蓝天白云下,而我心里浮现的,却是老一辈宁波商人背着行囊、闯荡上海滩还有西藏高原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我举起手机,认真地拍下每一个瞬间。口罩遮住了脸,却挡不住眼里的光。身边有人低声说:“这歌,小时候妈妈常哼。”我点点头,没说话,只把镜头对准了舞台。这些画面,不只是留给今天的记忆,更是想告诉后来的人:曾有一群宁波人,用歌声和行动,把“家”字写得又深又长。</p><p class="ql-block">然后是经典甬剧《半把剪刀》的选段《后山大路有高低》,是位甬剧演员徐敏唱的。</p> <p class="ql-block">接着是一位老艺术家口琴独奏,一连几曲,从《老朋友再见》到《卡秋莎》……琴声如诉。没有华丽的舞台动作,只有指尖流淌出的岁月回响。我闭上眼,仿佛看见上世纪的老码头,汽笛声中,年轻人挥手告别家乡;也看见异国他乡的聚会里,老友们围坐一桌,用一首老歌化解乡愁。音乐,原来是“宁波帮”最柔软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然后时装表演来了,十位女士身着黑色长裙,裙摆缀着花边,步履轻盈地走过舞台。她们不是专业模特,却走得端庄大气,像极了那些在商海沉浮却始终优雅从容的宁波女性。黑色是沉稳,花边是柔情,这一身,恰如“宁波帮”精神的写照:刚柔并济,外圆内方。她们演出的题目是《搀扶》。</p> <p class="ql-block">一对男女穿上藏装,合唱《毛主席派人来》。这曲子乍听与宁波无关,可细细品味,却正是“宁波帮”胸怀天下的体现。他们从不只关心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始终心系国家与民族。歌声高亢嘹亮,像是在说:我们是宁波人,但我们更是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沪剧《金黛莱》选段“送夫参军”一出,乡音扑面而来。那吴侬软语里的坚毅与深情,让许多人直呼“久违了”。我虽不全听得懂词句,却被那腔调里的气节打动。这是属于江南的英雄叙事,温柔中带着刚强,像极了宁波商人——做生意时精明细致,国家需要时毫不犹豫。</p> <p class="ql-block">女声小合唱《含苞欲放的花》如春日细雨,轻轻洒落心田。蓝白衣裙的女声团站在花海背景前,歌声纯净得像未染尘的溪水。我忽然想到,这不正是宁波女性的写照吗?温婉却不柔弱,静待绽放,自有芬芳。</p> <p class="ql-block">接着是男声合唱,《游击队之歌》一响起,全场精神为之一振。熟悉的旋律让人忍不住打起节拍,第二首《猎人合唱》则多了几分豪迈。这些歌,早已超越了时代的界限,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机智、勇敢、团结、不屈。而这,也正是“宁波帮”能在百年风云中屹立不倒的密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场演出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流量明星,却让我看得热泪盈眶。因为它唱的不是热闹,而是记忆;演的不是节目,而是身份。我们从宁波出发,走向世界,但只要一声乡音,就能让我们停下脚步,回望来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今晚,我们不仅共赏了一场视听盛宴,更完成了一次灵魂的归乡。</p> <p class="ql-block">这当中还有数个节目。有著名演员刘家祯的朗诵《妈妈,稻子熟了》,是袁隆平写给已故母亲的信,特别感人。</p><p class="ql-block">还有女声小组唱《沂蒙颂》,</p><p class="ql-block">甬剧《乡音乡韵》,</p> <p class="ql-block">红歌联唱《我的祖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和《红星照我去战斗》。</p> <p class="ql-block">还有时装表演《东方旗袍》都是蛮有水平的好节目。</p> <p class="ql-block">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相当棒。</p> <p class="ql-block">京剧《光辉照儿永向前》</p> <p class="ql-block">结束是大合唱《歌声与微笑》,小朋友的歌被他们唱的活灵活现。但说真的,没有小朋友们唱的好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场演出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流量明星,却让我看得热泪盈眶。因为它唱的不是热闹,而是记忆;演的不是节目,而是身份。从宁波出发,走向世界,但只要一声乡音,就能让我们停下脚步,回望来路。</p><p class="ql-block">整个演出结束了,水平高,连京剧都上了,就是没有越剧,很是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