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中正道

玉书

<p class="ql-block">  有子问曾子:“你向夫子问过丢失官职后怎么办吗?”曾子说:“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意思是丢官后要赶快贫穷,死了后要赶快腐朽。有子说:“这不是夫子说的话。”曾子说:“我确实是从夫子那里听来的。”有子又说:“这肯定不是夫子说的话。”曾子说:“当时子游也与我一起听到了。”有子说:“可能确实说过吧,但夫子一定是针对某些具体情况而说的。” 原来,孔子看见桓司马为自己做石椁,劳民伤财,三年还没有完工,于是孔子说:“像这样奢靡,还不如死了赶快腐烂的好。”南宫敬叔在鲁国丢失了官职,过了一段时间,他带了很多贵重的礼物面见国君,孔子说:“像这样用贿赂求取官位,还不如赶快变贫穷的好。” 孔子讲的话,是针对具体的人、事、环境而言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可是到了曾子嘴里,就成了“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种混账话,可见断章取义的危害有多大了。 当今这个世道,各种新闻媒体充斥着人们的耳目,试想,得有多少断章取义呢?得有多少歪曲事实呢?要想获得真实的资讯,了解完整的来龙去脉简直比登天还难,何况,还有很多人刻意误导视听,利用各种手段撒着瞒天大谎,我们整天泡在这样虚伪欺诈的环境中,不可悲吗?不可怕吗?简直就是被那些坏人当成蠢猪在耍弄啊。 眼下,不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个人小圈子,都似迷宫一般,每个人身处其中,可是每个人都不可能知道真相。那么怎么办?人世间虽然布满迷障,可是有一条正道可走,只要坚守正道,即使不知道事情的全貌,即使不清楚真实的情况,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也能将事情做好。相反,如果偏离了正道,那么即使给人破了迷又能怎么样呢?即使将一切真相摆在眼前,你照样会误判,照样会走错,照样招致不好的结果。 最后的问题是,正道在哪儿呢?去哪儿找呢?只能去五千年正统文化中去找,那里有一切是非黑白对错正邪的方向标,但凡离开了正统传统文化的土壤,那就必然走偏。当然了,寻找的过程会很艰辛,也可能很费时,会有各种各样的阻碍,而且呢,很多人压根不相信什么传统文化,视之如敝屣,但是呢,那里几乎是走上正道的唯一的途径。云台书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