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落实之路,赋能青年教师成长——一场聚焦课堂实效的教育研讨

不戴眼镜三米不识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课堂的价值体现在成效。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夯实教学基本功,搭建教学交流与成长的平台,<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11月12日上午,济宁市实验中学</span>开展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活动——由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康金慧老师主讲,年级领导、学科组教师及青年教师们齐聚课堂,共同聆听、学习与交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峰松校长的开篇分享,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指明了关键方向:“不仅要会安排任务,更要会落实。”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直击教学核心。以课前默写为例,他强调任务设计并非终点,而是要通过同桌互查等环节,让每一项任务都落地生根,让知识在互动与检验中真正被学生吸收,避免“流于形式”的教学误区。这一观点,如同为教学工作注入了“强心剂”,提醒着教育者们:教学的成效,往往藏在“落实”的细节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峰老师的点评,则从教学逻辑与学生主体出发,挖掘了“落实”背后的深层内涵。他指出,教学中最易被忽视的,是“老师认为简单的,学生不一定认为简单”。真正的落实,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该学生做的事还给学生,对学生难以完成的任务,以引导代替包办,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用一般解决特殊”的教育闭环。在数学教学中,便是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学生拆解复杂难题、得出最终结论,让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从“听懂”到“会用”的跨越,既有宽度,又有深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敦超主任的评价,更是全面诠释了“落实”在教学全流程中的贯穿与体现。他感慨:“听会了,也学会了,充分体现了以落实为中心。”从课堂设计来看,紧凑高效的环节安排,每一步都围绕“学懂会用”展开,形成了“知识当堂消化”的闭环;从课下准备来讲,精准的备课、细致的课标研究,都源于“强化知识落实”的核心原则。而作业的全批全改、针对性布置、跟踪反馈,以及错题本的有效利用、个性化面批等举措,更是将“落实”延伸到了教学的每一个角落,让教师精准掌握学生学情,及时查缺补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针对性指导中稳步提升。这些具体而扎实的做法,成为了“落实”最好的范本,值得每一位教育者学习借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高校长的总结再次升华了主题:“娓娓道来,春风化雨,就能解决问题。”真正的教育,无需刻意说教,而是把功夫下在课下——抠细节、研方法,思考如何让知识以学生易接受的方式被复述、被落实在笔头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场研讨,没有空洞的理论,只有扎根教学实践的真知灼见;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对教育初心的坚守与践行。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学之路,唯有深耕“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细节为抓手,把每一项任务做细、做实、做深,才能让教育的春风化雨,滋养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愿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在“落实”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课堂绽放出更动人的育人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