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山. 鸡足山 ‍(2025.11.12)

WJ

<p class="ql-block">云南鸡足山:位于大理宾川县,因山形酷似鸡足而得名,是释迦牟尼大弟子迦叶尊者的道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p> <p class="ql-block">该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960年代被毁,1985年依原样重建。</p><p class="ql-block">灵山一会坊为一高两矮三座牌楼组成的一坊三门结构,上部用多层斗拱承托,顶上铺琉璃瓦,气势雄伟。</p><p class="ql-block">传说佛祖曾在此给天人讲经。</p> <p class="ql-block">文化内涵:中坊镶有赵朴初题写的"灵山一会"匾额,左右两坊分别镌刻"天开佛国"及"地涌化城"匾额。牌楼前楹联为"梵钟声彻三千界,鸡足名标第一山"。牌坊背面悬挂着清末云南状元袁嘉谷撰写的长联,高度概括了鸡足山的佛教文化和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鸡足山早期被称为青巅山、九曲岭等。因迦叶尊者入定于印度的鸡足山,明代时九曲山被易名为鸡足山,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宋代,佛教在鸡足山开始兴起。元代,相继有僧人结茅潜修。明代,鸡足山佛教文化到达鼎盛,建有“大寺八,小寺三十有四,庵院六十有五,静室一百七十余所”。清代至民国,鸡足山佛教经历了衰落与整治振兴。解放后,鸡足山寺院经历了修复、损毁、再修复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鸡足山是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是迦叶尊者的道场,也是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交汇共荣的地方。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登临鸡足山,完成了《徐霞客游记》的最后一篇,并编撰了第一部鸡足山志。</p> <p class="ql-block">鸡足山总面积28平方千米,最高天柱峰(金顶)海拔3248米,气候以高原季风气候类型为主,平均气温11.9℃。景区由山门、祝圣寺、迦叶殿、金顶寺4个片区组成,森林覆盖率达85%,有500余种高等植物和多种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进入山下停车场后,需步行500米至中巴车站,双程每人30元。尔后乘缆车上山顶,购往返票每人75元,再步行300多米到金顶。若体力甚好者,沿山间小路蜿蜒走行,可能要二个多小时吧。</p> <p class="ql-block">乘缆车到山顶:索道为奥地利进口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8人座吊厢式索道,运行速度约5m/s,运载量800-~1200人/小时,单程运行距离1198.38米,单程运行时间约5分钟,上下站海拔高差487米。</p> <p class="ql-block">10-11月,进入深秋季,鸡足山的树叶逐渐变色,红叶如火如荼,层林尽染,能让游客感受到浓郁的金秋氛围,是欣赏秋景的最佳时期。但今天我们没观赏到多少红叶,山顶气温较低,仅12度,云遮雾罩的,赶紧穿上羽绒服御寒。</p> <p class="ql-block">登山顶,路边有轿夫们等待需要帮助的人。</p> <p class="ql-block">牵手登山</p> <p class="ql-block">金顶寺:位于鸡足山天柱峰之巅,海拔3248米,寺内的楞严塔是鸡足山的标志性建筑,在这里可以敲钟祈福,还能东观日出、西望苍山、南赏祥云、北眺玉龙雪山,景色十分壮丽。这段时间正维修中。</p> <p class="ql-block">金殿始建于明朝,崇祯辛巳年(1641年),黔国公沐天波将昆明太和宫铜铸金殿移至鸡足山,废普光殿,在其地址上立金殿,寺院也因此更名为金顶寺。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殿阁遭火灾被毁,金殿幸存。2006年,金殿耗资1500多万,用23公斤黄金重建。</p> <p class="ql-block">(因楞严塔正大规模修缮,只能下载图片给大家分享 )</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其原址为明朝的光明宝塔,后被云贵总督范承勋拆除。1929年,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应僧人请求,决定在光明宝塔原址修建楞严塔,历时三年多,于1934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塔内保存有杨萌南《鸡足山楞严塔碑记》,周钟岳《鸡足山楞严塔碑铭》,龙云《法相庄严》等碑刻,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此外,抗日战争期间,楞严塔还曾是驼峰航线大理地区的重要航标,为抗日战争做出了独特贡献。</p> <p class="ql-block">求签问卜的一家人,小夫妻俩虔诚地写上"愿宝贝儿子学业有成…… ",儿子沉醉于手机,正打游戏。</p> <p class="ql-block">山顶的大雄宝殿香火缭绕</p> <p class="ql-block">山顶云遮雾罩</p> <p class="ql-block">迦叶殿位于云南省宾川县鸡足山天柱峰半山腰东侧,初名袈裟殿,相传因周灵王七年(公元前565年)佛陀在此传衣于迦叶尊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403~1424年,由三重殿组成,四周树木葱郁,门前有两棵百年香樟树,是供奉迦叶尊者的重要寺院。</p><p class="ql-block"> 迦叶殿山门悬孙太初先生书写的横匾"福在灵山",楹联为高僧担当撰写:"同见钵萝花开,阿谁解饮光微笑;幸有金襕衣在,何时无弥勒下生"。</p> <p class="ql-block">迦叶尊者入定传说:佛教典籍记载,释迦牟尼涅槃前将金缕袈裟与钵盂交予大弟子迦叶,嘱其入定鸡足山等待弥勒佛出世。</p> <p class="ql-block">随着岁月的流转,人们为了纪念迦叶尊者,在他入定的地方修建了迦叶殿。自建成之日起,这座古殿便吸引了无数信徒和修行者前来朝拜、参禅。不知从何时起,殿内的柱子上渐渐浮现出奇异的纹路,这些纹路宛如袈裟的褶皱与钵盂的轮廓交织在一起,栩栩如生,仿佛是迦叶尊者的衣钵化作了永恒的印记。有人说,这是迦叶尊者以大神通留下的佛法密语,只有真正有缘且心诚之人,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也有人传言,每当夜深人静,这些 “衣钵纹” 便会散发微光,为迷途的修行者指引方向。</p> <p class="ql-block">唐天宝年间(742~756年)迎供阿难尊者雕刻的檀香木迦叶像后更名迦叶殿,现存建筑为1992年重建。该殿被尊为鸡足山"山中第一寺"和"诸寺祖庭",是禅宗初祖迦叶尊者守衣入定五百年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鸡足山华首门被佛教称为“中华第一门”,是鸡足山的核心景点。</p><p class="ql-block">华首门位于鸡足山顶峰天柱峰西南,距金顶寺约670米,从左边小路可至后山,右返可经铜佛殿直上金顶寺。</p> <p class="ql-block">在华首门右下角,几块岩石突兀隆起,天然勾勒出一副人头像的模样,相传这便是虚云老和尚的头像。其眼睛、鼻子、嘴巴都较为明显,尤其是眼睛紧闭,极似僧人打坐时的样子。虚云老和尚与鸡足山有着深厚佛缘,他曾发愿重兴鸡足山,这一石脸也为华首门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华首门是一道天然绝壁,高40米,宽20米,中间有一道垂直下裂的石缝将石壁分为两扇,形似石门。“门”的中缝悬挂着距离大致相等的石块,如同“石锁”,檐口、门楣清晰可辨,宛如一扇紧闭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相传它是释迦牟尼大弟子迦叶守衣入定之处,迦叶尊者在此等待弥勒佛降生以传付佛衣。因此,华首门在佛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众多信徒朝拜的圣地。</p><p class="ql-block">华首门北端有受记泉,传说为迦叶尊者受记为僧处。门前有两座小塔,称“饮光双塔”,因迦叶又称“饮光佛”而得名。双塔居中位置有太子阁,为清末僧人可禅募化修建,楼中祀铜铸太子一尊。</p> <p class="ql-block">祝圣寺:是鸡足山最大的禅院,原名“迎祥寺”,清光绪年间虚云和尚扩建,孙中山先生曾为其题写“影光冉冉”,梁启超先生题写“凌云重辉”,寺内古木参天,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路边休息喝姜汤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虚云禅寺: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禅宗泰斗虚云和尚到山礼佛,讲经弘法。后来寺院修复后,称"虚云禅寺"。</p> <p class="ql-block">虚云和尚以重振鸡足山迦叶尊者道场为己任。他在鸡足山的活动,对包括虚云禅寺和迦叶殿在内的众多寺院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使得鸡足山作为迦叶尊者道场的佛教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弘扬。</p> <p class="ql-block">寺内有一株"宋朝古梅",相传为宋代僧人慈济栽植,梅下有碑刻诗一首:"阅尽千秋兴废事,移根古寺远红尘;花开不怨无人赏,鸡足山中独领春。"</p> <p class="ql-block">鸡足山的猴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有报道称,鸡足山约有3000余只猕猴。</p> <p class="ql-block">外形特征:猕猴头部和腹毛毛色浅棕,背部为淡黄色或金黄色,毛色油亮。</p> <p class="ql-block">它们喜欢在林间穿梭跳跃、嬉戏打闹,要注意自己手中的食物,它们会来争抢。</p> <p class="ql-block">主要分布在鸡足山山腰一带,如佛塔寺、五华庵、观光车站(猴街)等地,在登山步道沿途也经常能看到猴子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步履坚定,背满香烛及对未来寄托美好希望的朝拜者。</p> <p class="ql-block">(特别申明:因拍摄角度受限及寺院修𥛶及禁止拍摄尊佛原因,部分照片下载来自网络,目的是使读者能多方面得到了解)。</p><p class="ql-block">本篇完,谢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