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孩子们通过图片解析,进一步熟悉了火龙果的结构:外层带刺的绿色鳞片、饱满圆润的红色果身,以及果肉里星星点点的黑色种子,让孩子们对绘画对象建立直观认知。随后,我们重点分析结构与国画表现的结合——绿色鳞片的层叠生长规律、果身的圆润弧度,如何通过笔墨的轻重、虚实来呈现,帮孩子们把“看到的”转化为“能画的”,为创作打下扎实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 笔法:用中锋勾勒火龙果的轮廓,侧锋渲染果身的绿色叶片,通过提按转折的练习,锻炼孩子们对笔墨力度的控制;</p><p class="ql-block">2. 调色:指导孩子们用曙红调和出火龙果的鲜亮果色,用花青+藤黄调出层次丰富的绿色鳞片,同时学习水分控制,避免颜色晕染过度,让色彩既鲜亮又不失国画韵味。</p> <p class="ql-block">创作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性超高,不仅认真运用学到的技法表现火龙果的形态,还主动加入自己的小创意——有的给火龙果搭配了叶片点缀,有的调整了果身的角度,画出了独一无二的作品。从最初对结构的生疏,到逐步掌握笔法调色技巧,再到独立完成作品,孩子们不仅提升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更在笔墨晕染中感受到了国画的独特魅力,自信心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充分锻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