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关中书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书院门街西口,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被誉为"西北书院之冠"和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关中书院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由陕西布政使汪可授、按察使李天麟等将宝庆寺东小悉园改建而成,著名理学家冯从吾主持院事并亲任教席。明天启六年(1626年)曾遭毁坏,清康熙年间复修,乾隆时期获御赐"秦川浴德"匾额。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制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后历经多次更名,2008年并入西安文理学院,成为其书院校区,至今仍保留教学功能。</p> <p class="ql-block">关中书院最经典的一句是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镌刻于书院核心区域,是关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历代学者追求的理想。</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该句出自张载《横渠语录》,由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是关学(理学重要学派)的核心思想。关中书院作为明清陕西最高学府,自创立起便以传承关学为宗旨,将这句话视为书院之魂,彰显其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文化内涵:四句分别代表:</p><p class="ql-block">为天地立心:确立宇宙万物的道德</p><p class="ql-block">·为生民立命:为百姓提供安身立命樽领最神家园;</p><p class="ql-block">为往圣继绝学:继承发扬儒家文化传统</p><p class="ql-block">为万世开太平:以实现天下太平为终极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