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男纲根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凤仪先生曾说:“我把家人的道明白了,家人都佩服我,我就算齐家。”又说:“男子要知女人怎当,女人要知男子怎当。”这话是教女子知三纲、本三从以助夫成德,教男子明坤道、本乾道实行纲领之道,是皆求根本向上的用意,希望将来的贤子女,立后世的人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人人心里都想娶贤德之妇,但是其中还有因果的支配,亦不可幸致,有的说是“天作之合”的,有的说是“前生姻缘”的,根据这两句论点,男女的结配,不是偶然的。曹大家(音gū,即东汉班昭,著有《女诫》)说:“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若求得淑女做内助,那是一生的庆幸和幸福。如遇性情偏僻之女、刁愚妇人,不顺情理,不遵妇道,做男子的是必要定住自己本位,用纲领导入正轨,示当然之义理,明夫妇之正谊。若不以乾纲道去领导,那可就失去夫为妻纲的责任了。这三纲里头夫为妻纲的道,就是给男子预备的,可不是让你打三纲、骂三纲,若是管不起,再来个怕三纲,那就太可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听王凤仪先生说:“夫为天妇为地,不以道处夫妇便是违天地。”又说:“男子打自己女人还有罪过。”这话越想越对,证明君子之道造端夫妇,不但是尽伦常之道,还希望生男育女,承继祖德,将来光大门庭,倘或加以毒打恶骂的责斥或压制,为妇女的多半心狭意窄,要每日愤恨不休,抱屈含怨。这样的气质,于根本教育上有极大的影响——如果适逢其会,在这时候有的孕儿,将来生的子女,恐怕是忤逆的,或者恶劣的。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中寓意是说,无好后人,败坏祖德那是大事,不专指无儿女的片面说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说为男子的,若明乎三纲之道,这性纲、心纲、身纲之内,还包括有三纲正、三纲领、三纲法、三纲制之要领,最好是能以身作则,外立德善,内行孝悌。夫义妇自顺,感到夫妇好合,如鼓琴瑟,自然夫唱妇随,相敬如宾。这是夫妇道行到圆满的景象。所以凤仪先生说:“道是阴阳,阴阳就是夫妇,夫妇各正本位就是了。”先立阴阳和合的根本,将来定生贵子,对于祖德才算尽孝,不然是真有罪过。凤仪先生的话包藏深意,是太对了。希望男界们要明天理、明道理、明性理,加以深刻的理解,做到纲德中正天清的地步,立根本教育的基础,留贤明子孙,万世其昌。此是专为男界们立身于根本教育上说的,望高明之士斧正,幸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本教育诗云:</p><p class="ql-block">喜星媳妇得贤良,天性温柔是妙方。</p><p class="ql-block">若欲家庭生贵子,劝君切莫打三纲。</p>